建筑工程中预制装配式结构关键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第4月11期   作者:杨挺
[导读] 现阶段我国建筑领域发展逐步进入到绿色发展时期,各类新型建筑形式逐步出现。
        杨挺
        重庆迪赛因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20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领域发展逐步进入到绿色发展时期,各类新型建筑形式逐步出现。例如常见的标准化设计、工业化设计等,在工业建筑项目建设发展中,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属于基础性施工方式,有助于实现建筑领域多项理念全面创新,能保障绿色社会发展构想有效落实。目前建筑企业要注重全面实施标准化设计模式,在各个设计环节中全面落实,能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综合效益,实现建筑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 装配式结构
引言
        在1950年到1960年之间预制装配式建筑在美国“造城运动”中得到了大规模运用。现如今我国奉行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国务院的政策推动下预制装配式结构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大幅度提高。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已有30余个省市区相继推出了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以大力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并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进入“十三五”以来,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呈现以欣欣向荣的态势,在这个“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预制装配式结构会将发展得更加迅猛。
1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移动式住宅是比较先进的预制装配式建筑类型。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操作比较简单,只需要按照设定好的图纸完成预埋件和管道铺设,并根据建筑的具体构架构造柱梁板等结构框架,最后完成构件装配就能完成整个建筑施工。随着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为了能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建筑生产标准,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对原有的传统建筑施工工艺进行改进,使其朝着简单快捷的方向转变。而预制装配式建筑是解决传统建筑工程中由繁到简的重要技术,能够有效改变传统建筑施工现场作业流程,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性,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施工现场环境质量,有利于降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的预制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相对较晚,而日本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初,就已经提出了预制装配式住宅的理念,并且在 90 年代已经开始利用工厂化以及部件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建筑行业施工效率,并且住宅内部结构也能够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目前,日本的预制装配式技术也相对先进。在推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中,需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预制装配式技术以及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理念,才能够不断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推动我国装备式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
2预制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方法
2.1构件标准化设计
        要注重保障预制装配式建筑功能能全面发挥,全面遵循构件建筑标准化设计原则,能保障各类构件设计组合方式趋向于多样化发展。当前要注重选取更为合理的构件材质,对各类构件应用耐腐蚀性、耐火性等进行分析。在构件设计中要注重保障构件一边尺寸有效控制,之后对建筑设计另外一端实施有效调控,这样能适度延伸与收缩控制。在墙预制中,对一端尺寸进行固定控制。比如一端尺寸控制在2600mm,再对另外一端模数进行有效控制,基于 100mm 为基础单位进行调整。在叠合楼板预制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实际现状对尺寸规格进行控制。在构件设计中要注重突出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基本原则,为构件高效化施工提升动力。对各类构件标准化设计实施有效优化,全面提升生产技术工艺精确性。

在构件标准化设计中的钢筋笼设计环节,要注重对钢筋位置进行判定。对钢筋笼、钢筋直径间距合理控制,能全面优化钢筋笼设计成效。
2.2平面标准化设计
        在此基础上能保障预制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方法能稳定实施,在设计中重点做好各项细节部分处理。集中优化项目整体设计结构,能提升标准化设计价值。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平面标准化设计中,要注重对各项内容集中管控。首先是有效判定平面标准化设计执行原则、协调模数等。当建筑项目主体户型相同,模数调整以及数据拓展需要以 200mm为基础,在保持开间不变、进深有效控制基础上进行平面标准化设计。有部分户型不同,对应的便捷尺寸相同。要注重对基本模块实施有效组合,保障户型能呈现出各类新的状态。其中在建筑项目中客厅以及卫生间属于平面设计基础模块,此类模块在各类条件中对应的构件设计比重不同,对应数量也会产生较大变化。在展开模块化户型标准化设计中,要注重适应接口通用基本原则,对各类户型实施有效的整合设计,对各类模块实施有效组合,这样能建设更为规范化的住宅项目。在协同、便捷化的组合模块设计中,通过多系列元素组成,能有效延伸楼栋高效化设计。
3建筑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3.1叠合板的安装
叠合板吊装前应搭设支撑体系,且应注意立杆距离,不宜过近,亦不宜过远。搭设完成后根据提前筹划好的顺序,由相应负责人员将叠合板挂钩就位。挂钩时,将叠合板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落位。相应人员挂钩完成且检查无误后,应迅速撤离该区域,并由信号工负责查看起吊附近安全状况,待其确认安全后,给予塔吊司机相应信号手势指挥起吊,在此期间为确保吊点受力均匀,应缓慢吊起。
3.2预制剪力墙施工
        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预制剪力墙按图纸吊装至相应位置,同时注意墙体正反面是否与图纸一致,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放置,随后根据图纸调整墙板横缝。调整墙体垂直度通常采用设置固定斜支撑的方式,采取这种方式时,应注意先安装长斜支撑随后立即安装短斜支撑,并且还应注意防止墙体受扭,即同一墙体斜支撑需向同一方向转动。调节完成后从而进行节点处混凝土的浇筑,待到预剪力墙节点处混凝土达到足够的强度后,拆除斜支撑[1]。
3.3墙面工程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要点
        先对施工现场进行精准测量,结合设计要求分析研究墙体结构,根据工程需求在工厂内完成连接构件、基层构件、饰面板的机械化生产,再运输至施工现场完成各构件的组装和调试。墙面工程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已经具备了墙体结构,需要对整个墙体的表面进行预制装配式饰面,其中各个部件的结构层次如下:根据装饰工程实际要求将水电管固定在墙体结构表面;避开水电管的位置把轻钢龙骨固定在墙体表面;将加工好的饰面板固定在轻钢龙骨上。对于第二种没有墙体结构的情形,墙体以及饰面都需要新建。通常的做法是使用轻钢龙骨来构建整个墙体的结构,第一步先在龙骨框架内部铺设水电管,第二步是固定好其中一侧的饰面板,第三步是把吸音、防火等材料填塞到龙骨框架内部,第四步把另一侧的饰面板固定好[2]。
结束语
对现今高层建筑叠合板、预制剪力墙、安全围护三个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对其中的重点注意事项进行了一定层次的探索,就结果而言,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高层建筑具有较高的推动效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我国绿色发展的政策推动下,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能够迈上更高层的台阶[3]。
参考文献:
[1]刘永平,谢其盛,陶施全,谢其阳.预制装配式高层建筑施工电梯翻板通道施工技术及应用[J].建筑机械,2021(07):58-59.
[2]张立平.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江西建材,2021(06):96+98.
[3]郭泽皓,孙春蕾,孟祥荫.高层预制装配式结构关键施工技术分析[J].陶瓷,2021(06):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