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第4月11期   作者:史大浩
[导读] 在水利工程中,其防渗技术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整体工程所具有的防渗性能将产生决定作用,同时关系到整体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国家标准是否相符合。
        史大浩
        莱西市河道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莱西 266600
        摘要:在水利工程中,其防渗技术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整体工程所具有的防渗性能将产生决定作用,同时关系到整体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国家标准是否相符合。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就需要针对防渗技术的使用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实现技术创新,使水利工程的防渗效果大幅度提升,延长工程的使用年限与寿命,对经济发展也将带来非常直观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实践探究
        1导言
        在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的发展,经济水平提升的需要,水利工程从过去简单的农田灌溉,沟渠挖掘形式,发展到今天的多功能、多样式的水利工程。这在极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水利工程,对于国家进行河道疏通治理、保持水土以及农田灌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多种形式的水利工程,对于国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以及经济发展质量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在水利工程中使用防渗技术的价值所在
        在水利工程中,进行具体建设之前,必须由相关的设计部门进行详细的设计,其图纸包含了建筑结构图以及具体的施工图纸,包括剖立面图等,且还包含了施工技术、施工准备以及施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科技强国成为发展的主题,并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引擎部分,使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涌现出来,并且将其实际运用在具体施工中,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目前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河流流域的整治,工业的持续发展与生产,农业的生产与灌溉以及防洪蓄洪、水力发电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方面都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建设以及人民生活的正常所需。在水利工程中,其渗漏现象是当前相关的施工企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需要高度关注的重点质量问题。加之在进行具体施工的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对其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工程建设质量的不达标。
        3导致水利工程出现渗漏问题的原因
        3.1自然因素
        水利工程规模大、施工环节多、施工条件复杂,设计与施工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及环境。在复杂的野外条件下,无论是地势地貌、水文条件,还是当地的气候条件,都会给水利工程的施工产生不利影响。在水利工程大坝、引流渠等部分的施工中,需要处理好地表水、地下水的问题,否则就很可能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引发渗漏问题。
        3.2人为因素
        (1)设计因素。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需要对一定区域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的环境改造内容更多。这意味着设计人员需要对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全面的勘查分析,制订更为合适的工程设计方案。但是,在实际的设计环节中,如果设计人员考虑不周全,采用的整体或细节设计方案不合理,会导致后续施工难度增加,进而引发各类渗漏问题。(2)施工因素。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环境比较复杂,对施工单位团队素养的要求较高。部分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环节中采用的施工工艺技术比较落后,或是与当地环境特点不相符,导致施工质量无法达到设计标准,导致渗漏问题。另外,部分一线施工人员不具备严谨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施工中没有做到严谨、细致,加上施工过程的巡检管理不到位,也会影响工程质量,导致渗漏问题。
        4防渗技术分析
        4.1防渗墙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经常性使用的防渗技术,即防渗墙技术,是众多防渗技术中的重要部分。

同时,其拥有的防渗作用非常明显。其具有耐久性、强度高、柔韧性强、渗透系数低、墙体厚度小等优势,且需要的施工成本投入较低。这些优势使其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可以得到极大范围的推广与使用。防渗墙施工技术也分为多种类型,每一种防渗墙施工技术所具有的施工工艺、流程、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项目选择相适应的防渗墙施工技术、施工方法与样式,才能使其防渗的功能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比如,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这种施工工艺的运用方法,主要是利用搅拌设备,且对搅拌设备的要求较高,要求使用多头且深层次的搅拌机,可以在具体的作业中实现多头钻进,然后将搅拌后的水泥喷涂在土墙上,凝固之后形成稳定程度较高的水泥桩。再结合相关的施工技术,使桩与桩之间可搭建成为一道具有防渗作用的墙体。这种墙体的深度会随着施工技术的优化,使深度逐步增加。当前,在施工技术的制约下,其深度的最高值可以达到22m左右。其具有的防渗系数以及抗压强度都比较高。该方法主要使用在砂砾、淤泥、沙土、粘土的颗粒直径保持在小于5cm的砂砾层土质中。其具有造价低、工艺简单、防渗效果好、成墙速度快的优势,且没有泥浆的产生,使该施工技术在各个施工企业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也将成为未来发展与研究的主要方向。而链斗法成墙工艺,在使用该施工技术时,需要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做好开槽施工,且相应的技术人员需要对开槽的厚度、宽度进行测量,将开槽机做好调整,确保在使用该设备进行防渗墙结构的施工过程中,确保安全性与稳定性。在通常情况下,需要将开槽的宽度以及深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种施工技术主要是运用在沙土、黏土的沙砾地中。此外,还可以利用倒挂式工艺进行防渗墙的施工。该方法的使用期限较长,历史久远,属于传统的修筑工艺。主要是利用人工挖掘的方法,进行建设防渗墙,确保其墙体的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第四种,可以称之为薄形抓斗成墙工艺。该施工方法需要由相关的作业人员、技术人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利用薄型抓斗的挖土设备,对施工地进行开槽处理,同时其设备的斗宽,要保持在0.3m左右,完成开槽后,就要利用泥浆对护壁进行施工。
        4.2灌浆技术
        调研发现,在具体的作业中,利用灌浆技术进行施工,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之处。主要体现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作业面非常多,操作施工技术复杂程度较高,无法保障施工效率,同时需要使用到的材料类型多样且复杂。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灌浆技术分为两种。首先,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该施工技术需要利用高压设备,应用水泥所具有的物理性质,使水利工程进行灌浆的施工层,形成稳定程度较高的结构,其技术的关键要点在于,当水泥结构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时,可以产生具有不规则性的结构体。而这种结构体的产生,可以对工程形成良好的保护作用,将工程所具有的防渗性能体现出来,使防渗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其次,控制性的灌浆技术。在使用过程当中,主要是对水泥压力进行改变,并积极引进与使用先进的控制系统。该施工技术所包含的科技含量非常高。同时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对灌浆的范围做高强度、高效的把控,才能在根本上使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墙体的结构稳定得到保障,为工程的应有作用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
        5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分析可以得出,防渗技术始终是水利工程施工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技术较为复杂,但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防渗技术有所提高,但总体还存在一定问题、尚有发展空间。相关工作人员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从而系统化地推进防渗技术升级,进一步保障水利工程质量,让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小川.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292-293.
        [2]周斌.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J].农家参谋,2019(24):145.
        [3]黄珍.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194.
        [4]严辉.水利工程施工中堤坝防渗加固技术应用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