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元俊
身份证号:44068319900821****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稳步提升促进了各行各业的繁荣,在当前社会中,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常见,由于机电安装是装配式建筑中至关重要的施工环节,因此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同时投向了装配式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与施工。基于此,本文针对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
引言
从目前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来看,机电安装施工长久以来都发挥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其特征是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涉及的机械设备数量多、运用到的安装技术较为复杂。
1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的优势
在传统机电安装现场中,需要数量较大的工作人员,而有非常多的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先进的操作技术,使得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直接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而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运用当中,非常大一部分的材料构件都能够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加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施工工作量,降低了场地占用率,减小了材料使用率。与此同时,需要把预制完成的材料构件在现场展开拼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施工工艺差异带来的质量问题[1]。
2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问题
2.1施工图纸质量不高
(1)制定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时,一般都是由招投标两方一同参与并且进行设置。施工图纸可以给后续工程施工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利用装配式的工艺最为重要的目的是实现大批量的统一生产,良好地控制好施工成本,可质量不高的施工图纸会容易造成施工资源的浪费问题。(2)详细标注好固定支架当中所设置的不同零部件的种类与大小,使用专业技术设计三维图纸,判断施工所需不同材料数量、类型,使用工厂预制机电安装设备,布设线路与管道。实施外部墙体结构建造时,插座位置准确程度与后续工作展开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位置不能符合实际情况,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外墙结构的建造,一直到完成插座结构的安装工作[2]。
2.2安装质量不符合标准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中,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机械设备因素、人为因素、施工环境因素等都会对机械设备安装质量带来影响。现如今,有些施工工作人员在安装机电设备时,未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施工,为了节省成本,追求施工进度,将施工标准进行简单化操作,造成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质量不符合标准,产生了安全隐患。
2.3运输成本增加
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当中,管线能够实现工厂化的加工、标准件也能实现批量化的生产,可针对特殊构建与特殊要求的模块实施工厂机械生产,有时可能产生构建不规则现象,容易产生超高、超重等问题,对运输来讲极为不便,对比现场制作生产的施工形式,运输成本高出许多。
2.4管线设备、墙体二次拼接误差
装配式机电安装施工技术运用中,要高度重视砌体预留管线,其需要预先在工厂中预制,严格按照加工图纸预制,保证实施精准的处理。如果预制当中精准度不足,或者在实际施工安装当中产生了人为的误差值,造成箱体和预留管线接口间产生错位,或者完全不能进行连接,造成现场预留线管位置不准确,出现连接困难[3]。
3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优化途径探讨
3.1叠合板电气预埋盒
在过去的机电安装施工中,一般灯线盒的高度是6cm,往往会造成叠合板堵塞现象,致使完成线管连接后的操作不易推进,造成人力与物力等各种资源的严重浪费。
为了改善这种问题,相关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调试,最终对灯线盒进行了合理改良,将灯线盒高度调整为9.9cm,相较于应用的叠合板超出了4cm左右,敲落孔与灯线盒顶部直接呈现2cm间距,并且在灯线盒两边对称设置了钢筋套管。开展管线预埋作业时,要将预埋灯线盒准确预埋至相应的叠合板位置,利用定位型钢筋将其固定在主筋上,以免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时线盒出现移位。与以往所用的灯线盒相比较,应用经过改良的灯线盒可以有效减少叠合板堵塞问题的出现,最大限度消减作业人员和安装资源的投入。
3.2管路定位及叠合楼板插座
在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中,管理定位和安装叠合楼板插座是必不可少的作业内容,在叠合楼板上浇层进行线管预埋,一般情况下,墙板的预留空间是20×20×10cm,亦或是20×10×10cm,经常会出现定位线管移位以及挤压引上线管现象,造成线管堵塞,对施工质量形成不利影响。针对这种局面,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加以处理,应用PVC材质的建筑线管预埋辅助定位模板,线管预埋辅助定位模板具有定位精准的使用优势,可以充分促进放置位置的准确性,将定位误差降低到最低范围,保证线管安装质量,再者,这种模板并非只可使用一次,而且不需重复调整定位,因此,非常有利于实现线管材料和人力资源的节约,同时也可发挥缩短工期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利用线管预埋辅助定位模板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机电安装施工中线管堵塞现象,同时也可以保证配管安全[4]。
3.3线管预埋作业
众所周知,接通线管和线管预埋也是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的重要内容,此项作业的开展,必须以机电安装图纸中的线路设计为指导,全面遵循施工图纸各项要求开展施工作业。在进行现浇层浇筑作业时,要注意不可出现三管线重叠或者双管线交叉问题,合理掌握各条电路管线的间距,管线间距最好控制在3cm以内,这样可以有效规避混凝土空洞或故障的出现。实施管线敷设作业时,需要绕开预留孔洞,从线盒顶端探入电管,注意对电管弯度进行有效调整,保证弯度合理,若是出现弯度偏大问题,会超出楼板层,在实践中发现,管线上方混凝土厚度不可低于3cm。此外,要注意保证配电箱以及弱电箱中管线的整齐性,并保证各条管路之间合理间隙。需要充分说明的是,开展线管预埋作业时,其规格与坐标必须全面符合机电安装图纸的设计要求,并且应严密观察混凝土浇筑作业中混凝土的实时状态,切实保证其施工质量。只有保证线管预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才能确保机电安装施工的顺利高效推进,有效规避施工质量与安全隐患,同时,最大限度控制环境污染现象。
3.4套管预留施工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对洞口和套管预留的精准度有比较高的要求,进行机电安装时,安装管道如需穿越建筑墙体构件,必须要保证墙体构件上套管和相应洞口预留的合理性,比如说,厨卫下水道部位除了要做好预埋件作业之外,还要注意设置钢套管以及保温层。如果套管不具保温性能,要适当加大套管直径,套管长度应以保温层、现浇层厚度为参考,空调等高位挂机的插座、开关水平线上部的叠合楼板需进行现浇层施工,为了保证开关导线顺利穿过叠合楼板,应预留8cm的孔径。预留套管是为保证管道安全提供保障,若出现预留偏差,会严重影响机电安装施工的顺利有序开展,同时极易引发质量缺陷,因此,必须保证套管预留的准确性。
结束语
纵观目前的建筑行业,推行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鉴于机电安装施工对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性,相关人员必须充分重视装配式建筑的机电安装施工。全面分析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与常规型建筑的不同之处能够得出,装配式建筑的机电安装施工具备更高的优质施工条件,其安全性与便捷性也更有保障,但是由于机电安装技术等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所以还需要针对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加强研究探讨,以便有效消除其中的弊端,促进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培屹.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地产,2019(21):109.
[2]南嘉菥.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5):28-29.
[3]王秀龙.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9(09):85-86.
[4]高莉,郑添丰.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9):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