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珊
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兰州市;730000
【摘要】自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在稳步提升,建筑市场不断扩大,建筑企业将面临更多机遇。有分析表明,2019年全年实现中国建筑业的总产值约24.7万亿元,预计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08%,到2023年中国建筑业的总产值达到33.05万亿元。而工程造价在建筑项目过程中起到特殊作用,负责管理参建企业的资金与成本分析,保护各个参与企业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作为最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中国的建筑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建筑企业想要在机遇和挑战中蓬勃发展,就要正视工程造价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国还存在着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这就是当今企业对造价工作不重视的结果。只有加强对国内外工程造价的了解和管理,重视造价工作,才能让建筑企业抓住新的市场机会。
1.国内技术创新发展研究现状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建立时间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定额计价法,这种计价模式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供求关系和分配制度发展的体现。国家有关部门确定工程造价,主要包括了规定的各项费用构成、造价定额和材料价格等部分。我国政府还设有不同的管理机构,他们有各自的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另外,在我国其他各地方也成立了地方性质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最终形成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组织系统。
我国的工程造价有以下几特点:①设计阶段是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关键阶段。在以往的项目建设中,设计阶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这种影响能占到70%左右,但我国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更重视建设项目的后期,导致投资超限频发。因此设计质量对于整个工程的效益而言是十分重要的。②我们应该积极控制造价。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期、造价和质量等因素进行科学控制,同时要求符合工程实际,以此确保整个工程的造价和质量。③运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将技术与经济结合作为优化工程造价管理和实行全程监控。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科学落实造价管理水平,完善行业规范,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工程造价。
2.美国住宅建筑工程造价实践考察
在美国一些行业协会和工程顾问公司在工程造价行业影响较大,多数从业人员采用他们推出的方法和遵守他们制定的规则。建筑领域的行业协会CSI编制的工程项目分类和编码、建筑设计规范和说明被美国企业广泛采用。而且大多数美国建筑师还会按照CSI协会的统一格式来写详细说明。按照系统要求将建筑工程分成16个部分,然后再将每一部分分解成诸多章来完成。每一分部和章都拥有属于自己固定不变的统一编码。16个分部分别是:①通用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s)②场地工作(Site work)③混凝土(Concrete)④砖石(Masonry)⑤金属材料(Metals)⑥木和塑料(Wood and Piastics)⑦保温和防水(Thermal and Moisture Prtection)⑧门窗(Doors and windows)⑨表面材料(Finishes)⑩特殊设备(SPecialties)?设备(Equipment)?装饰材料(FUrnishings)?特殊建筑系统(SPecial Construction)?运输系统(ConVeying Systerns)?机械(Mechanical)?电气(Electrical)
CSI的这种分类和编码方式既符合工程施工的专业和工种划分,也满足建筑设计和供货的专业分工。是同时兼顾考虑了建筑工程专业和工种两个问题。为各专业信息交流提供基础,使得设计、施工、供货各方在同一个信息平台进行交流沟通,而不是在限于某一专业或行业内,给各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为估算人员是按照统一的系统分类和编码编制工程量清单和进行投标报价活动的。
与国内的工程费用相比美国工程费用的组成有很大区别。最主要区别在于直接费部分。
国内一直以来都是按照定额站发布的定额价来确定价格,分项工程需要分析人、材、机费用的组成然后编制单位估价表,以此组成分项工程价格,却忽视考虑承包商组织结构。而与之不同的是美国将分包商的费用列入直接费。这种划分方式充分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由供给双方确定。
3.日本住宅建筑工程造价实践考察
日本拥有一套独特的“量”、“价”分离的计价模式。而日本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与我国定额取费的计价方式相近,按照日本“建筑工程积算基准”的计价标准,应该先确定工程数量,在确定价格。而工程量的计算则需要按照建筑积算研究会编制的《建筑数量积算基准》来进行计算。这种被政府工程和民间工程使用的积算基准,以设计图及设计书为基础,积算人员按此规则积算出工程量然后对结果进行调查、记录和合计,然后对构成建筑物的各部分进行计量。具体方法是将工程量分成三级,按照种目、科目、细目三级由大到小逐渐细化,积算人员将整个工程按准则分为几大种目(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工程等),再将每一种目按准则划分出各自包含的科目,最后每一科目再细分到各自包含的细目,这里的细目相当于我国的单位工程。基准对每一细目以列表的形式明确计列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及其他相关费用,基准规定的计量单位为“一套”,积算人员根据材料、人工、机具的市场价格计算出细目的费用,最终得到整个工程的纯工程费。
在日本项目费用主要由纯工程费、现场经费、一般管理费、临时设施费及消费税五部分组成。除纯工程费按基准规则计算外,其他费用按实际成本计算,也可以根据以往经验按对纯工程费乘以一定比率进行计算。
日本同欧美一样属于发达的经济大国,建筑市场非常巨大。而且日本市场成熟,法制健全,市场化程度高且相对规范,日本有两个专门负责收集各种相关经济数据和指标的官方机构建设物价调查会和经济调查会。他们负责发布建筑工程造价相关信息,通过《建设物价杂志》、《物价版》(周刊)、《积算资料》(月刊)等刊物进行发布,还会在internet上发布《物价版》(周刊)登载建筑工程造价的资料。另外调查会还受托去调查政府对“积算基准”使用状况,其中包括各种经费的使用情况和有关建筑、电气、设备工程等的定额。实地调查各地商社、建材店、货场以获得价格的资料。标明每种材料由库房、工厂或商店运至工地的差别,详细注明每个月的升降情况。因此日本积算人员编制的工程预算更加贴近实际,充分体现了“市场定价”的原则。
在建设省发包建筑工程承包施工时,使用积算基准的可以将规定应计入工程清单的工程费和必要事项的费用准确计列,这有助于工程费的积算。并作为决策中标者的依据。日本政府的工程预算价格(与我国招标的标底类似)就是以建筑数量积算基准为依据进行计算。
结束语: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慢慢转变为政府减少干涉,价格由市场自主确定,这让传统的计价方法很难适应这种转变。 因此需要我国的造价管理工作及时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与研究成果,做到取长补短,找到一种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又能提升工程计价效率方法,结合上述考察情况,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
(1)定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借鉴美英等国的经验,建立通用的工程计价规则、计量单位等,建立和国际惯例一致的工程项目费用项目和计算程序,严格区分工程实体性费用和项目措施费,这样利于各企业发挥自身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参与竞标。促进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不断发展优化自身。
(2)采用量价分离的工程计价方式
借鉴日本的经验,将定额计价形式向量价分离的计价模式转变,并且把计算规则进行统一,将计算方法标准化。方便参与建设的各方人员在同一个信息平台进行交流沟通。这种做法有利于我国现阶段市场化的发展,实现买卖双方自由交易市场自主定价。而政府作为市场的辅助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市场也更为灵活。
参考文献:
[1]可淑玲.英国工程造价计价对我国的启示[J].建筑经济,2014(7):63-66.
[2]白洁如.日本工程造价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