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富、庞向艳、刘路
37131119920820****
37290119850406****
42900619910101****
摘要:给排水管道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可正常运转的关键点所在。排水管道在防洪排涝、防污染等多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的排水管道可有效地将城市的废水、污水排放到合适的地点,给城市人口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但是我国现阶段许多城市的给排水管道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措施
引言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由此促进了建筑领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城市高楼建筑比比皆是,而给排水设计是建筑结构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良好温馨的居住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层建筑用水量呈上升趋势,人们对水资源的质量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的难度。因此,如何加强建筑给排水设计合理性以及提升施工质量已然成为目前建设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
1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
1.1排水管和通气管设计不当
建筑结构中的排气管和通气管设计不科学不仅会引起排水管道堵塞、有害气体扩散,还会提高维修难度,如排水沟和排水管道结合处无水封装置,有害气体会沿管道渗进室内;卫生间排水管选择普通的PVC管,水流在管道中流动容易出现噪声,并顺着管道传播。
1.2给水压力问题
为了实现土地面积的使用利益最大化,目前城市建筑结构以高层建筑为主,这对于给水设备的水压供应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般而言,建筑结构越高,所需要的给水压力越大。如果供水设备提供的水压过小,则难以满足高层居民的用水设备出水大小及力度要求。水压过大,容易导致能量损失、水资源浪费,经济上不合理。同时,建筑给排水管道系统的混乱也会明显提高给排水管道的压力。设计人员通常会选择低区供水+高区供水(屋顶水箱供水)的方案来为实现建筑给水,但施工单位为了施工方便、节约成本,会将水箱设置在高度较低的位置,造成高层水流量过小或无水可用的现象。
1.3给水系统分区选择不合理
在进行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楼层内居民的基本用水需求。在给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易出现给水系统分区选择不合理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均会采用竖向分区的模式,多进行低区、高区的简单划分。为了满足高层建筑较弱楼层用水需求,通过增加供水压力的模式,部分楼层易出现给水压力比较大的情况,需要利用减压处理模式,确保给水压力稳定性、流畅性,会增加给排水系统应用成本。在低区给水系统应用过程中,多采用高位水箱进行给水处理,对最高供水点进行给水处理时,导致最低处的压力水平过大,严重时会导致节水软管出现被损坏的情况,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应用效果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2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优化措施
2.1给水管道的合理设计
在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做好给水管道的设计工作,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在给水管道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当地的环境因素,考虑不同户型居民的实际用水需求。保障给水管道内部结构的合理性,提升水压的稳定性、管道线路的运行效率。我国建筑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给水管管道设计过程中,多采用暗设的方式,可提升建筑物使用功能、美观性能。在给水管道设计过程中,需要预留充足的空间,避免发生碰撞、交叉等问题,保障给水管道系统的运行效果。
2.2合理规划给水分区
在进行给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在结合建筑物实际结构特点基础上,合理进行分区处理,严格按照国家、行业的标准规范进行给水分区的设计工作。一般情况下需要将10~12层作为一个供水区,可较好地控制供水的能量损耗,保障管道的维护、管理效率。
2.3合理设计排水管和通气管
为了避免排水管道堵塞,应加大排水沟横管管径,确保支路排水管直径>75cm,支路排水管直径大于>100cm,且排水管道与卧室应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水流噪音干扰人的休息,如有必要可把排水立管改为“乙”型排水管,以降低水流速度,减小噪音分贝量。同时,设计的通气管应高于楼层,以降低有毒有害气体扩散至于室内的概率。根据通气形式的不同,通气管可分成伸顶通气管、环形通气管、专用通气管等,可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3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
3.1给排水施工前的技术要点分析
为确保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在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针对现有的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应对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内容进行优化,综合考虑管道走向,管道布置顺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内容和施工方法,指导施工技术人员完成施工任务,减少工程材料的浪费,降低施工难度,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规定要求。(2)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会对给排水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安装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在施工材料进场前,质量检验人员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必要时要进行材料的现场试验工作,重要材料要送至专业机构进行复检,杜绝不合格材料或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材料的质量问题,最大限度消除质量和安全隐患。
3.2管道定位放线
管道定位放线是管道安装中的重要内容,放线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认真审核施工设计方案,并根据管道预埋的实际情况,绘制可行的管线布局图。放线前,技术人员必须严格审核相应的设计图纸,保证管道放线中不存在问题。针对管道重叠的部分,施工人员需要保证其不影响正常使用。针对管道防线规划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全面的调整。实际放线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吊架的具体位置,保证管道放线更加精确。
3.3管道的安装
在现场给排水管道安装过程中,由于管道是隐藏在地底下,并不裸露在地表,所以出现问题是难以通过肉眼进行观察的,须在安装过程中做好安全质量监管及定期的土质复查和监测,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提前把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保证管道的连续性和安全性,避免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连接中断和渗水的情况。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导致连接中断,要做好入口的封闭和停止运转,防止杂物进入管道,污染整个管道。最后,在管道的一些关键环节和位置做好套管,在一些连接处做好填补材料的工作,以确保管道能够正常运转,避免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发生。
3.4阀门安装
针对给排水系统中涉及的多种不同规格的阀门,安装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施工设计方案确定好阀门的安装位置。同时,阀门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检查阀门是否存在泄漏的问题,提高阀门的密封性。此外,不同型号的阀门作用有很大的差别,施工人员必须保证阀门安装的准确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项目中的给排水系统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造良好舒适的家居环境以及节约水资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建筑领域应当加强对给排水系统设计以及施工质量的研究力度,并明确分析传统排水系统实际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最大限度地保障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并结合建筑项目实际需求合理采用施工技术,保障施工流程的有效衔接,提升给排水系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志祥.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居舍,2020,{4}(17):107-108.
[2]吕国晓.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产业科技创新,2019,1(16):81-82.
[3]乔彦.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及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9):28-29.
[4]朱丽娜.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不足及改进[J].住宅与房地产,2018,{4}(34):174.
[5]欧小梅.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时代农机,2018,45(0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