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身份证号:12011319930927****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包含许多内容,主要涵盖施工安全、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三个板块,贯穿于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行之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平稳进行的决定性因素,在整个工程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就能更好地确保工程的整体效益,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对策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技术
斜屋面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较广,多用于现代房屋的建造,斜屋面的坡度和板厚都有严格要求,坡度通常要求高于40°,低于60°,板子厚度应大于12cm。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经常出现因钢筋密度过大、间距较小,从而引起双面支撑操作时振动棒难以出入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实际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往往会使用单面支模的方法进行操作。不仅如此,混凝土的浇铸方式对施工质量也有较大影响,如果混凝土表面平整度不够或者振捣不够密实,就容易产生空洞、蜂窝等质量问题,因此在进行浇铸时应当在混凝土从泵管流出的同时进行振捣,将浇筑区域溢出的混凝土移动到没有及时浇筑的区域。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浇铸均匀,初步浇铸结束后需要静置干燥60min,然后使用平板振捣器,利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振捣操作。
1.2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软土层中有很多孔隙,这些孔隙会因为含水量而发生压缩或膨胀,进而导致地基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软土地基工程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地质的特殊性,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施工的平稳推进。如果施工区域的地下水深较大,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可以对地基进行浅埋处理,从而减少地基的变形。除此之外,在实际的工程建设施工中,还经常运用竖向排水固结技术、表层处理技术等方式处理软土地基,进而控制软土层的变形,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表层处理技术能够强化土层,有效提高施工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建筑底基层的基础层较为薄弱的地质情况,在工程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3钢筋施工技术
首先,在材料采购环节需要严格把关,按照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选取具备良好性能的钢筋材料,在确定供应商时,应当充分考察商家的经营资质,尽量选择信誉良好、成交量高的供应商生产的钢筋材料。在进行最终选择时,还需要对钢筋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钢筋材料质量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其次,在完成钢筋材料的采购后,在正式使用前也需要进行专业的性能检测,检测内容一般包括弯曲性能、抗拉性能等多项指标,然后结合工程建设的性能要求,淘汰不达标的钢筋材料,避免因钢筋材料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最后,在实际的应用中,施工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施工技能,按照施工的实际需要对钢筋进行焊接、捆扎等处理,保证钢筋在工程建设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管理
2.1施工现场的管理内容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牵涉内容众多,应当基于施工的现实情况,综合考量对项目施工有一定影响的各种要素,进而达成对建筑施工总体控制的目标,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一般来说,施工现场的管理内容包含施工材料数量的测算、联系材料供货商进行供货、确认材料的材质、规格、品牌、质量等内容。由于建筑工程涉及的施工材料种类较多,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材料的不同特质做好标识,以便在后续施工中使用,标识内容通常包括品牌、规格、产地、数量等。另外,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还包含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管理、脚手架搭设、做好防火准备等。
2.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不仅包含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的管理,还应涵盖对施工成本与市场的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职能。施工现场的工程管理工作旨在确保工程的建造质量、控制工程的施工成本、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在进行建筑工程的生产经营中,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可以确保施工合理,减少或避免工程施工中的浪费。想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施工原则,并要求各部门严格执行,这样才能协调好各部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观随意性,这样就能充分保障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作业秩序,提高工程建设施工的整体效率,提升工程的管理效益,确保工程的建造质量。
2.3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
在建筑项目作业现场管理活动开展期间,施工技术管理十分关键,将这项工作开展到位,不但要求管理工作者提前确定好施工计划,还要求施工期间施工人员依据作业现场的状况采用科学的施工举措。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有多种方法,可以将施工技术人员作为管理的中心,通过提升施工技术的综合素质,达到技术管理的效果;也可以从技术经济指标入手,针对管理效益进行优化;还可以将施工人员划分为班组单位进行管理,进而优化现场管理的组织架构。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围绕施工技术人员展开技术管理,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充分激发施工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对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与思想素质培训教育,这样就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其管理职能,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
3.1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信息化管理
建筑项目牵涉的企业与人员众多,一般会涉及到地方政府涉及部门、监督管理部门、项目建设部门等诸多部门的权益,为提升建筑项目的管理效果,建筑公司应当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开展管理活动。施工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内容通常涵盖财务管理、施工管理、机械材料管理、预算管理、合同管理等多个部分,在进行管理时,需要结合不同单位的不同功能需求以及综合利益进行全面考量,进而构建一个集知识管理、远程监控、情报管理、工程协调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践等功能于一身的,能够对建筑工程相关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综合化信息平台。举例来说,如果建立了完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就可以针对工程施工相关的所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进而确保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这样就能更好地制定施工的具体方案,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举例来说,如果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因雨雪等恶劣天气导致停工,就会拖延工程进度,产生额外的建设成本,进而影响整体工程的经济效益,而利用信息化系统,就能针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减少或避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额外损失,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2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机械化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机械化管理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机械化管理离不开健全的机械操作管理制度,并且对设备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进行机械化管理时,一定要做好工作人员的甄选工作。此外,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涉及较多复杂机械设备的使用,一旦出现操作错误,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还可能对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施工企业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培训审查,并设置定期的培训考核制度,严禁不具备专业技能、不符合考核标准的人员上岗工作,这样才能充分保障施工安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结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起着导向作用,做好施工技术管理与项目管理,设置合理的综合管理制度,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就能充分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从而推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汝波.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探析[J].建筑知识,2016(14):110-111.
[2]陈璐璐.简析新时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J].名城绘,2018(6):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