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经济管理要点探析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第4月11期   作者:王廷廷 王威 王爽爽
[导读]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大背景下,政策、市场等各方面都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工程经济管理风险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王廷廷、王威、王爽爽
        37292619901010****
        37292819930821****
        37292619901003****
        摘要: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大背景下,政策、市场等各方面都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工程经济管理风险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项目各方也应重视风险的潜在影响,树立风险意识,守牢风险底线红线:在施工前,应做好防范风险的相关计划,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应加大对市政工程的监管,有效保障市政工程计划和进度的同步性;在市政工程结束后,要做好后期审计等监督管理工作,对项目取得的效益进行回头看,有效评估项目产生的经济价值;对存在市政工程项目预期之外的各类风险,应该群策群力,宏观把握,以积极统筹的方式予以解决,增强项目抵御经济管理风险的能力,提升项目整体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市政工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市政工程经济管理要点探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特点是结合了工程学和经济学,要对其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就必须引入市场经济思维理念,基于市场的调节功能,不断提升市政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近年来,随着市政行业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日趋增加,风险事件的发生也对项目各方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进一步增大了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因此,对市政工程经济管理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警和管控,提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从而化解、规避各种显性和潜在的风险,是项目各方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1、市政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风险
1.1投标报价环节风险
        投标报价是项目正式实施前的必要条件,也是市政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该环节存在的风险往往反映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低价竞标风险。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施工单位准入门槛不高,社会参与度较大,市场竞争激烈。项目单位处于较为强势的地位,往往将不合理的市政工程需求强加于施工单位,从而使得施工单位不得不压价而提高中标概率,低价中标风险凸显,往往对施工安全和市政工程质量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项目综合效益因此大打折扣;其二,招标市政工程量与实际存在偏差。一方面,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未能明确相关计量规则和技术规范,导致双方对报价理解上存在偏差,从而产生报价失误风险;另一方面,随着市政工程规模日趋加大,各方面分工逐渐细分,施工单位往往会对招标工作外包设计。然而由于设计单位对施工环境缺乏充分了解,经常出现设计方案与实际契合度不高的问题。上述情况都会对项目的顺利实施产生负面影响,无论是项目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也都因此承担着较大的经济风险和金融风险。
1.2市政工程施工方案风险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不确定因素,会对既定施工方案形成挑战。施工过程中,施工环节涉及的技术原因、设备使用、施工环境等问题频繁出现,为了解决问题而制定的方案往往需要更高的技术标准,使得市政工程经济管理过程应对风险的难度大大增加,具体如下:项目各方意图最大程度降低、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往往在施工方案的制定中引入更新形式的技术性手段,在综合考量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而在市政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现场各方面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新技术应用的难度,以至于优化的方案导致施工难度的增加大于预期,新技术应用而产生的增量投资未能产生应有的效益。施工方案存在的市政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更加容易被放大,是市政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1.3施工管理风险
        施工管理风险潜藏于市政工程各个环节,这些风险可能会因政策规范的变化、外界环境因素等影响而被放大。在施工初期可能由于施工方案的不合理、施工考察的不准确等原因造成整个市政工程出现较大经济损失,影响市政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质量和效益。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工作意识不强、施工设备出现问题、施工进度缓慢等都会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在市政工程的后期,也可能因为审核手续不完善等原因进而影响市政工程的结算、决算、投入使用等,从而给承包单位和施工单位带来额外的财务、金融损失。此外,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廉政风险也不可忽视。
2、市政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2.1建立完善的市政工程经济管理体系
        市政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控制,离不开系统的经济管理体系的支持。对于市政市政工程企业而言,需要结合项目情况,请专业人员对市政工程进行经济管理,也需要其他相关人员的协调配合,确保经济管理体系的网络全覆盖且具有可实操性。设立专门的市政工程经济管理部门,明确经济管理部门的各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及职责,对于内部需要协调开展工作的其他各个部门,应在职责划分上予以明确。各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互相监督,加强市政工程经济的管控。传统的经济管理体系一般主要是对市政市政工程施工过程的管控,有一定的局限性,完善后的市政工程经济管理体系应包含全过程,不仅要约束施工过程,还应该约束市政工程项目的投资、设计、竣工结算等一系列过程,确保经济管理贯穿市政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之中。
2.2加强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
        为了更好地做好市政工程经济管理,还需要加强对于市政工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第一,合同签订阶段,需要认真核对项目的各种指标以及相关报价,保障市政企业掌握施工周期以及施工质量等因素,根据这是设计指标来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从而进行成本控制。另外合同签订的各项指标能够合理的控制各个阶段的成本。第二,设计方案可以更好的指导市政施工,设计直接影响到施工方案的选择,也就决定了不同方案的成本。因此需要根据各个方案来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从而将成本维持在一个可靠的范围。
2.3采取相关措施,实现市政工程经济的应用
        在进行项目管理工作时,有必要采用有效的方法,以实现对市政工程经济学的应用。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将其与项目管理的真实情况相结合。所涉及项目的成本要实现其经济目标,并且只有通过仔细分析建设项目的经济状况才能完成。通过此过程,企业可以通过项目的构建对关键市政工程材料、设备和设计链接的成本进行优化分析,最大限度地利用项目资金,并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4做好事后监理工作
        还需要做好事后监理工作,从而更好地保障市政市政工程项目工作正常开展。事后监理工作主要是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单据,需要对于每一笔单据进行审核和核实,只有监理方和施工方单位单据数据保持一致时,才能够进行签字确定。如果发现施工方和监理方的单据存在出入时,需要进行核实,判断哪个环节存在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可以签字进行确认。另外在事后监理工作过程当中,还需要对于施工出现的事故进行相应的处理,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确保市政市政工程工作正常开展。
结束语
        市政工程经济管理的实施过程针对的是市政市政工程的全过程,包括最初的项目投资、设计方案、投标决策、施工中的各项管理,以及竣工后的工作等。管理人员应意识到市政工程管理过程中所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以及会面临的各种经济风险,在这一过程中以市政工程建设为核心,对市政工程进行经济管理分析,根据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预防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继宁.装配式市政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市政工程技术研究,2020,5(15):161-162.
[2]陈智敏.影响市政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9):146.
[3]田志远.影响市政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6):222.
[4]谭洋.浅谈市政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西部,2017(9):85-86.
[5]张智光,纳森.市政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4):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