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顺利1
1.重庆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074
摘要:土木工程受自然天气影响较大,尤其在建造过程中极易遭遇灾害。我国的自然灾害类型众多,地震、火灾、地质灾害等等,这些灾害的发生,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土木工程的结构,进而造成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的情况。土木工程灾害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两种灾害具有不同的特征。所以防范土木工程的灾害就显得特别重要。
1 引言
建筑受气候影响比较大,尤其在施工中很容易受伤。因为我国的地方比较大,自然的灾害比较多,这些灾害,会破坏建筑的构造,因此会导致大量的损失[1]。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灾难对人们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因为过去科技落后,人们一般认为这是天意。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于灾害地了解又来越丰富,灾害对建筑的影响巨大。因此,设计师应该做好防犯措施,减小灾难带給人们的影响[2]。
2 土木工程灾害
土木工程灾害分为自然与人为这两个方面,两种灾害具有不同的特征 自然灾害是天然产生的灾害,这种灾害又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来讲。第一,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类型,比如飓风、水灾等等。第二,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另外一种,比如山体的塌陷、滑坡等。第三,生物灾害。指的是由于自然界的细菌或者病毒造成的或者生态连遭到破坏。
人为灾害也分为三个方面来讲,第一,人们发明的科技造成的灾祸。例如人们发明的玻璃幕墙,鸟类因为看到幕墙反射的天空误以为那是真正的天空,而导致鸟类撞向了幕墙而导致的灾难。第二,人类由于无意而发生的灾难。比如最常见的交通事故,就属于人类无意所产生的灾害。第三,人类故意行为而发生的灾难,比如发动战争、袭击等[3]。
3 灾害的性质
第一:常见和永久性灾害是地质运动普遍发生,不间断,直到永远。第二:种类繁多且差异比较明显每一项灾害都有着它自己独特的特点,它们既有差异的一面,也有相同的一面。第三:范围比较大。灾害的发生具有全球性这一特点,灾害在全球的每个地方都存在,而且都不可避免的。不同的地方的灾害种类可能会有所不同,不同的地方承受灾害的程度有所不同。例如:日本和中国这两个国家都会产生地震,但是日本几乎年年都有地震,中国好几年才会出现一次地震,而且日本的地震的震级要比中国的要大的多。
第四:灾害具有随机性,而且灾害预测比较困难。现在的技术虽然已经很发达了,但是灾害的发生还是很难预测例如地震的预测很困难,至今人类都没有发现一种方法去预测地震。第五: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突发性的灾害例如地震、火山、海啸爆发,还有土地沙漠化等 自然灾害。第六:灾害具有迁移性、滞后性与重现性 比如:加拿大的酸雨和美国的污染有关,美国的污染的空气通过大风传入到加拿大从而造成了酸雨;灾害的滞后性表现在因为地区的差异的,人们得到的灾害的信息不同,得到的先后顺序以及营救的先后性会有所不同。灾害的周期性主要表现在灾害的发生具有周期性[4]。
4 灾害的危害
灾害由于其突发性和破坏性大而被人们恐惧,接下里将举个例子。首先是泥石流可直接埋没建筑,火车站、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设施,导致交通中断,还可能导致火车翻车、汽车颠覆,导致重大的人员死亡。有时的时候泥石流流到河道,引发河道变道,可能会破坏公路、铁路和其它的构筑物,有的时候会迫使公路改变线路,造成很大的经济的伤害。比如甘肃四川川公路3百多公里处的石门沟,20世纪80年代暴发了泥石流,堵塞了河流,公路因此被破坏,河流改变路径使大约两公里的路变成了主河道,公使周边的基础设施遭到了破坏,;例如:公路,铁路,房屋等。由于泥石流的影响,铁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因为受到泥石流的损坏导致3次改线。
5 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措施
5.1 灾难的监测
灾难的监测对于建筑建设至关重要,重点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建筑的地区进行监测。工程的选址特别重要,应该尽量避开容易发生灾害地带,对工地可能涉的灾害进行全面分析。在分析的时候,监测人员应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实时监测,积极得到灾害的监测信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灾害的规律,慢慢形成灾难监测系统,提高对工程灾难的监测功能[5]。
5.2 提高抗灾设计
抗灾功能是建筑需具有的非常重要的要求,抗灾的功能是设计人员必须要得到加强的方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有判断灾害的功能,根据工地地质的情况,利用先进的仪器来准确地制做施工的标准,提出操作性比较好的抵御灾难的政策。第一,要对防灾的措施做出技术方面的设计,提升建筑的防灾能力。第二,要在有限的资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场地的地质规律。最后,方便利用科技措施准确的分析出最佳的实施办法,进而制定出最好的操作流程,使施工方面的人员在进行操作时有规范可以做,可以减少施工导致的失误[6]。
5.3 灾后善后的工作
在灾难发生以后,灾难的处理工作也是及其重要的的。对于在建的建筑来讲,灾害的善后工作主要包含灾害后的恢复生产与重建功能。这就要求建筑方面的人员对灾害发生的具体要素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总结,是什么原因导致灾害的发生。根据研制的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案,尽可能恢复工地的正常建设。此外,相关人员应该从灾害中积极吸取经验,避免灾害在此发生,在薄弱处加强灾害的监测,尽最大的能力从可能源头的灾害方向的可能性,最好做好防灾的工作。在完成工程的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时候,工程建设的管理部门应明确规定这个工程的承受的重量,和正确使用的方法,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好的现象。与此同时,尽量做好后面的维修与工作的完善,建立好的保障机制,最大可能确保施工方面的安全和有效管理[7]。
4 结论
从上面的讨论得,土木的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大的威胁,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们可以从对灾难的预测,提升建筑材料的防火等级,灾难后的善后,对高层建筑的特殊设计来减小土木工程的灾害,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进而防范土木工程灾害对人类造成的伤害。高层的建筑具有复杂的结构、功能具有极其丰富的特点,因此,高层的建筑属于人员的聚集区,管理的相关部门对建筑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层的建筑在进行施工的时候,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原始材料的检测,确保材料的供应方能够提供材料的质量的检测报告,出示材料的质检单位的资质等。最大可能的减少灾害的潜在的威胁。土木工程灾害是和人们利益最严密的一种灾害,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建设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国家推动灾害防范科学和土木工程科学发展的积极的动力。为了深化对土木工程灾害的认识并有效减轻其损失,尚有大量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有待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嘉霖.关于土木工程灾害及防御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165-166.
[2]胡慧,曾云川.论自然灾害对土木工程的影响[J].民营科技,2017(02):122.
[3]谢礼立,曲哲.论土木工程灾害及其防御[J].自然灾害学报,2016,25(01):1-10.
[4]鲁正,夏子祺.中外土木工程防灾专业工程结构抗火课程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06):52-57.
[5]石若利.土木工程的灾害及其防御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2):232.
[6]刘任峰.分析灾害的严重性及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2):163-164.
[7]张晋平.土木工程材料在泥石流自然灾害治理中的作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5,24(03):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