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保利、孟海罗、王振杰
22010219821022****
37292519890906****
37292819931116****
摘要:在工程的施工中,对混凝土建筑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是保证整个工程建筑质量的两项关键工作。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和严格过硬的施工质量,也是对施工单位管理工作能力的一种体现和考验。充分考虑混凝土施工可能遇到的水化热等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对基础的原材料进行质量和价格的监督和控制,制定合理的工程预算标准;建立健全完善的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整个企业的环境质量和施工质量,促进企业的健康蓬勃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
引言
混凝土结构设计质量跟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息息相关,同时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未来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因此对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予以解决,为建筑项目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从而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平稳的发展。
1、混凝土建筑结构的设计
1.1结构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国家制定了各种建筑施工的规定和准则,借以规范和提高建筑的结构设计和工程质量。在混凝土建筑施工前进行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是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满足建筑要求的重要前提。在设计建筑结构前,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了解清楚需求方提供的工程资料,根据资料看需要采用什么样的建筑结构,然后考察和监测影响建筑工程的一些外在因素,如建筑物所属地区的风压和地基地质问题,建立力学模型评估结构设计涉及的各项参数,通过反复校验参数使之达到建筑结构的要求,并结合工程的成本预算标准,考虑建筑工程交工使用中遇到的环境和病害因素的影响,以建设美观实用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为目的做好结构设计的准备工作。
1.2进行结构布局和计算简图的设计
在确定好结构设计的大体框架后,下一步的工作是进行结构内部购件的布置,对工程中的柱子和主、次梁等进行布置。在框架结构的设计时,要考虑板和主次梁的经济跨度问题,在设计中使他们处在合理的长度范围区间,完成这部分的布置后,根据自己的积累的经验,在不需要挠度验算时估算一下构件的截面尺寸,据此确定构件的跨度和支座形式,完成结构设计的计算简图。
1.3绘制结构设计计算书和施工图
完成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计算后,整理并绘制完善的设计图纸,通过图纸体现出工程师对工程的设计要求,为施工人员提供施工参考依据,做好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期结构设计工作。
2、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计算环节和分析环节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现代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获得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建筑行业。无论是建筑工程图纸绘制、建筑内部结构设计还是混凝土结构设计都是通过专业计算机软件完成的。计算机软件所绘制出来的施工图纸、结构空间,不仅比例精准度高,而且清晰度也很高。然而目前部分设计人员在制作图纸时,并未根据建筑工程的真实需要以及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等进行合理设计,这导致最后施工图纸与该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再加之计算机软件系统设计出的结果跟实际施工环节的应用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这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顺利有序开展带来了极大阻碍。
2.2地基环节和基础设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础结构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而言至关重要。对任何事物来说,只要基础夯实,后期才能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成长,特别是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
混凝土结构自身优势众多,因此在各种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而混凝土基础结构是否稳定、是否夯实,都对建筑项目施工顺利有序进行起着决定性作用。最为显著的是混凝土自身特殊性质问题,导致地基基础结构进行建设时,沉降、裂缝等现象极为常见。
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3.1混凝土制备
混凝土材料质量,对后续施工安全的影响非常大,为了顺利开展大体积混凝土项目,必须科学管理和控制混凝土制备质量。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完整性与连续性,必须采用建模方式,对项目所需混凝土量进行计算,按照计算用料需求制备混凝土。不同应用场景与工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不同。在制备混凝土时,必须全面遵循施工要求,确保混凝土原材料比例配置的合理性,同时添加钢纤维、减水剂、粘结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性能。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所应用的设备比较多,为了全面确保施工设备稳定运行,必须加强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在施工之前,必须科学检测设备性能的质量,确保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以此维护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
3.2温度控制
混凝土温度变化,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影响非常大。混凝土浇筑温度大于设计误差标准后,极大增加混凝土裂缝概率,从而使混凝土结构质量与安全下降。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科学检测混凝土温度。如果混凝土温度大于设计标准,可以通过雾化法降温,不能直接加水稀释。若施工人员加水稀释,将会改变混凝土整体性能,雾化法可以改变混凝土周边温度,降低混凝土自身温度。当采用人工控温法时,应当避免超冷和过速冷却问题。当出现过速冷却时,将会加大混凝土温度梯度,并且对水泥胶体水化度、强度造成影响,从而出现早期热裂缝。超冷会加大混凝土温度差,从而引发温度差裂缝。为了控制混凝土温度,还应当设置测温孔,采用上、中、下分布法。在大气内设置两个测温点,对混凝土温度、大气温度进行比较。
3.3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过程
浇筑混凝土前,先要制作好试件,以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同时方便后续检测,合理控制结构质量水平。在混凝土实际进行浇筑时,做好振捣工作,同时还要保证插点的均匀性,避免任何问题的产生。混凝土浇筑可间歇进行,但要确保预留一定的施工缝。完成浇筑工作以后,还要对其表面进行再次抹压,同时覆盖好塑料薄膜,做好保温与养护工作,待混凝土初凝,还要做好洒水工作。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养护时间是7d,如果养护不到位,就会产生裂缝问题。如未达到规定期限,不得将底模拆除,但可以拆除侧模,但须待结构达到设计强度以后,再开展下道工序。
3.4落实混凝土试配比和材料选择工作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需要落实到位,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风险防控手段,确保操作水平能够达到标准,有效解决实际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施工质量问题,严格的控制措施必须应用于工程工艺控制和质量管理过程中。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重落实前期准备工作,优化混凝土配比和浇筑方式,严格选择施工队伍,深入研究混凝土结构,在保证工程整体稳定和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混凝土配比技术和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技术,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技术管控和建设质量。工作人员要充分关注混凝土配比技术和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技术,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广泛。为了全面保障施工效率与质量,必须遵循施工方案、标准要求执行操作,同时做好施工组织安排。混凝土质量对施工技术影响非常大,必须深入分析和处理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裂缝问题,采取科学化处理措施,全面提升大体及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向梅,王克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实践探析[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0,20(18):60-61.
[2]窦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8):20-21.
[3]李昌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中外企业家,2020,15(21):128.
[4]刘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20,22(05):67+69.
[5]许超.研究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20,16(09):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