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庆
身份证号:37132119920206****
摘要:在大部分房屋建筑建设的过程中,都会应用到较大体积的混凝土材料,在此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重点关注施工建设技术方面的应用与创新问题。针对房屋建筑行业而言,也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结合房屋建筑的具体施工建设要求,不断的探索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建设技术的优化与改进方法。本文也将针对相关的房屋建筑施工建设问题,详细地分析房屋建筑施工建设技术的改进与创新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保证建筑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只有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把控,注重各方面的防控和管理,才能有效完善施工质量,控制裂缝问题的出现。本文就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并给出组织管理方案,以切实的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征
目前,工程项目开展中所采用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程,是一种施工建设横断面尺寸超出1m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材料温度,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充分散热,以保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内外温度差。其次,加强对混凝土裂缝处理,以保障混凝土不受温度影响,避免出现大面积裂缝问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相较于传统混凝土施工有着自己的特征,一些大型、高层建筑或是使用大型设备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都具有较高要求。如在高层建筑的箱型结构设计过程中,如果能避免施工缝的产生,就可以保证整个浇筑工作呈现出连续性。最后,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建设中,由于浇筑的混凝土体积较大,在实际浇筑过程中会受到水泥水化放热的影响,产生大量热量聚集到混凝土内部后无法全部散发,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较大的温度差,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严重问题。
二、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建设的现状
房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的施工建设需要以及房屋建设应用的需要,往往需要考虑到房屋施工建设的施工工艺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考虑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问题。房屋建筑的施工工艺主要涉及到的就是振捣环节,尤其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振捣环节对施工建设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也需要多名施工建设工作人员之间的积极配合,并且将与振捣环节相关的施工环境有机地融入施工建设总体施工环节之中,同时需要注意振捣环节与其他施工建设环节之间的关联性与互通性,这也就意味着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环节而言,就增加了一定的技术操作难度。施工建设团队首先需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进展的连续性,不可以断断续续地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以免影响到房屋建筑施工建设整体的美观效果以及施工效果。也正因如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针对房屋施工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要求,合理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以及振捣环节的技术操作过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配筋应满足房屋建筑的结构承载力以及房屋建筑的构造要求,并以此为基础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结构变得更加均匀。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凝土制备
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由于混凝土用量较大,考虑到成本因素,选择自行制备混凝土材料,而非直接采购商品混凝土,对混凝土制备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制备步骤如下。(1)原材料选择。为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达标,需要采购适当品种的原材料。
例如,选用质量稳定、C2S含量较高的水泥材料,配置级配良好、细度模数超过2.3的中砂,使用缓凝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2)根据工程情况制订混凝土配合比方案。(3)对材料进行预处理。例如,筛除砂石骨料中混入的杂质,将含泥量控制在5%以内。检测砂石含水率,对砂石进行翻晒晾干处理或是喷淋加湿处理。(4)使用计量装置对原材料用量进行称重计量,将材料用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5)根据现场情况、气候条件制订混凝土搅拌方案,如搅拌时间、搅拌方式等。(6)根据工程施工需求,针对性制订混凝土制备方案,明确混凝土制备量。如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将会延长施工工期,有可能形成施工缝。如混凝土过量制备,将会造成材料浪费。(7)将混凝土罐车在现场指定位置停放,保持罐体匀速转动状态,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3.2混凝土的振捣、收面、水平施工缝方法
1)混凝土的浇注及振捣方法。采用薄层浇注,斜向推进,逐步均匀升高一次到顶的连续浇注工艺,分层厚度为500mm,按1∶6的斜坡向前推进。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棒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插点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内约50m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振捣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摊铺坡度1∶3,如图1所示。重点注意布料口周围、钢筋、转角、各区段作业接缝等部位。在柱插筋振捣时还应注意不可使柱插筋发生移位或倾斜。在混凝土浇筑操作面上配5根振捣棒和1台平板振动器,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序采用斜面分层薄层推移法进行施工且混凝土均匀上升。在混凝土斜面分上、中、下三层振捣区,沿宽度方向布置4组混凝土工,每组2人负责振捣,在浇筑区形成一定作业面后,用平板振动器进行面层振实、振平。同时安排8人随后摊平、排实。除表层选择平板式振动以外,其余部分选用插入式振动器。插入式振动器的操作要快插慢拨振捣均匀。插入点间距应该在30~40cm,每个振动点持续时间应大于30s,当混凝土表面没有明显塌陷、不再冒气泡时为止,防止漏振。振动器与模板之间的距离应该控制在振动器作用半径的50%范围以内,振捣点移动间距要控制在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4倍以内。浇筑一次完成,不能出现施工缝隙。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水泥浆比较厚,而且泌水多,需要人为将浆水引向低洼部位集中然后排出。
3.3运输
在混凝土运输中需要关注的内容主要有:混凝土运输使使用到罐车,确保混凝土在运输途中仍在持续搅拌,避免离析情况的出现;考虑到运输的畅通性和安全性,一般会考虑在夜间运输混凝土,不过夜间运输中所选线路应保持照明的清晰性,防止发生交通事故;运输前要对运输车辆予以明确标注,详细标注运输混凝土的批次、等级,使现场作业人员准确了解混凝土信息,做好混凝土科学配置;在现场建设调度站,与搅拌站实行良性沟通,及时对混凝土的类型、数量等加以把控,使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符合规范要求;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从出机到浇筑施工完成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要实施覆盖养护;在运输过程中,罐车需保持匀速运转,加强内部浆料的搅拌效果,卸料前加快运转速度,以此实现混凝土的良好搅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建筑项目规模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经常会出现大批量的混凝土工程项目,因此,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建设,要明确大体积混凝土项目施工的技术要点,合理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静.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0,27(12):110+112.
[2]钱久贤.建筑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裂缝控制[J].四川水泥,2020(11):55-56.
[3]朱玉慧.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0(11):63-64.
[4]张庆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砖瓦,2020(11):159+161.
[5]李爱忠.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新型工业化,2020,10(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