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禹立
身份证号:12010519680721****
摘要: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要从整体管控建筑中的电力系统以及安全管理系统,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工程实现智能化发展,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性,此时就要提高运作的效率。
关键词: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
1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分析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其一即远程处理机,其二即中央处理系统,在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运作基础之上实现信息数据上的实时反馈和交互。而中央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这就涵括了控制件、中央设施、测量元件以及建筑系统信息资料收集器。其中,中央设备属于核心性的设施之一,其主要包括持续电源以及标配设备,它们的作用体现在其能够针对数据资料收集器所采集到的信息,迅速地予以接受并处置,根据已经预先设置的程序对数据信息予以呈现和打印,然后再对相关指令予以发布,然后再针对外围分站予以管控和引导。在此之中,分站内还包含了多个种类的资料收集器,其可以实时地管控各项数据,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数据控制、信息预算和数据传输的作用。通常来说,测量元件涵括了流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实际温度等三个部分。而控制器件则主要涵括了通阀以及直流继电器两个组成部分,其常常处在监控设施的末端方位,可以基于互联网运作期间产生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2 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施工技术分析
2.1 管线装置施工技术分析
通常情形下,在建筑电气自动化体系之中包括通讯线、讯号线和电源线这几种,而在实际操作期间,相关的施工人员要适时地安置一定的金属管保护设施,接着保证通讯线和讯号线不会处在同一处的保护管之中,根据建筑项目的有关规范,相关的操作人员务必要将二者安置在同一个金属管中,此时在中端方位上要加设一处间隔壁。除此之外,在安置管槽线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可以采取钢管暗铺设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调控加工规格尺寸,同时还要仔细地核查钢管外部,确保不会出现变形或者缝隙等现象,进而确保施工材料的安全可靠。
2.2 配电柜装置技术分析
在建筑工程作业期间,配电柜装置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效用,其已经成为保证建筑电气设施稳定运作的关键所在。对此,相关的施工人员要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条件,合理掌控配电柜装置,提高该装置的运作效率。具体来说,首先,相关的施工人员合理调控该装置的实际规格,在配电柜配备期间,确保电源适时地通过配电柜后再继续侧入线,从而保证运作过程中的顺畅性,同时还应该在墙体装配一定的人为操纵开关以及间隔开关,同时还要保证配电柜后侧的方位间隔要超过1.5m,而且相关的施工人员还应该合理布局绝缘子以及套管,最低绝缘方位与地板间隔要把控在2~3m内,同时还要配备一定的保护栏杆。其次,在装置过程中,相关的操作人员还要牢牢遵循工程方案,由于配电柜属于成排设施,那么要求在两端入手找齐,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控柜体高程,确保垫片不要超过三片。在找平环节结束后,操作人员要仔细核查检测柜与侧挡间、柜与柜间是否稳固,适时采取螺栓进行加固处置,允许出现一定的缝隙,但是尽可能地不要超出2mm。
2.3 直接数字式掌控器装置
该装置属于八位处置器,也就利用输出、输入设施、基本软件以及自检软件进行运作,对于电气自动化体系的顺利运作起着显著性的效用,同时由于它们的构成较为复杂,所以就对装置技术提出更为严苛的标准,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操作人员要结合施工条件,采取高效的装置技术。
具体来说,首先,相关的施工人员要依据工程样图,参考工程样图所明确的装置地点,所选取的地点务必要便于人们后续开展检查维护工作,同时还要保证光线以及通风良好,由于该施工选取在监控设施较为集中的地方,进一步减少了管线铺设施工的难度系数,而且也给初始数据材料采集创造了有益的条件。其次,相关的施工人员要保证现场仪表讯号以及掌控器输出、输进讯号的精准性,牢牢地遵循体系装置所测定以及掌握的需求,在此前提下给出数据转变以及测定的高效化需求,提升设施装置的运作效率。最后,相关的施工人员要合理布局掌控器的电源,在该施工范围中,其电气自动化体系属于二类体系,在选取掌控器电源期间,可以优先考虑周边动力盘专路,这样也可以提升电源的运作稳定性,在布置期间加设一定的备用电池组,能够大幅度地缩减因为停电而引发的物质损耗。
2.4 远程处理机安装技术分析
远程处理机安装技术是利用远程监控设备对内部的空调机组进行监控。对于各个单位以及各个体系间的通讯,都需在系统上安装不同的设备单位,由此更高地发挥监控体系的功能。特别是针对各个处置单元RPU,将其装配至机房内部以及周边区域。除此之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把控暖通空调控制系统信号输入以及输出,注水流量与水位信息的关系,如此一来,可以系统化地解析空调机组,同时还能够较为合理地把控其方位。除此之外,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为其预留四分之一的设备单元接口,以便于后续安装。
2.5 输入设备安装技术分析
之所以安装输入设备,就是为了更好地分析性能方位,提升实际调试以及维护的效率。值得注意地是,考虑到传感器种类繁多,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确保其可以契合产品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相关的施工人员还要根据现场条件确定方位,尽可能地不要将其装到管道的焊接位置。在安装风汽压力的传感器、室内温度的传感器等设备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绕开蒸汽放空口以及风口。与此同时,相关的操作人员还要将其与工艺管道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最后,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确保风管保温结束后进行风管压力或者空气速度检测。
2.6 设备输出安装技术
实际上,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装配风阀箭头以及电动阀门箭头期间,务必要确保它们是根据风门、电动阀门开闭和水流方向开展的,从而能够保持总体的统一性,而且在正式装配前,还需要适时地预先模拟动作。例如在实际装配期间,若察觉到电动阀门的口径与管道口径不统一,那么就要采取渐缩管件阀门口径两个档次,同时还需要提供一系列的计算,确保它们能够契合一定设计规范。
3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设备已经成为我国当代建筑发展的基础保障。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与施工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且设备安装顺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代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高低,以及有关装置设施能否被顺利地投入运作,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的挑战以及风险,此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综合实际条件,灵活地利用上述施工技术,确保体系所有环节契合施工需求,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体系的积极效用,如此一来,这不但可以进一步确保该系统稳定运作,推动该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为老百姓们的生活生产提供较大方便。
参考文献
[1]周世超.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探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6):151-151.
[2]谢念,顾涛.建筑电气安装中强电配电箱的常见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J].建筑·建材·装饰,2015(21):185-185.
[3]邹洪宝.对楼宇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施工问题探讨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5):8-8.
[4]祝嵩阳.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