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祯
身份证号:37148219870721****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相关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对提高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土木工程的具体施工工艺。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建筑施工
引言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建设工程质量,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施工质量标准,特别是混凝土施工技术,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只有不断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才能保证整体质量的提高,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要求
在施工中,合理配置各种混凝土材料,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在混凝土材料应用标准的制定中,主要包括混凝土应用水质、施工情况、原材料质量等。在混凝土水质的判定中,要做好水质环境的判定。对水的pH值、离子含量、碱含量进行集中检测,保证多项指标在科学范围内,才能进行施工。在施工中,要注意集中分析各施工环节的特点,为混凝土的选用提供基本参考。在混凝土的应用中,不仅要考虑质量因素,还要分析费用。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有关技术人员应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选择更多的、材质更好的骨料。通过有效地混合质量更好的骨料,可以生产出更高质量的混凝土。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露筋问题
在现代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外露钢筋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它会导致钢筋暴露在混凝土外,造成钢筋内部空腔现象的发生,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而影响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由于混凝土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不规范、不合理,主筋不能完全封闭在钢筋和水泥浇筑阶段。混凝土表面保护层的厚度设置不能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有效设置,也会导致混凝土空腔问题的发生。此外,还有一些混凝土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阶段对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不科学、不合理,导致浇筑过远或过高,这也会造成混凝土施工中出现配筋现象。
2.2混凝土存在裂缝现象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的因素很多,经常出现许多裂缝,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结合具体情况,混凝土裂缝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结构表面出现裂缝;二是存在结构性裂缝;三是土壤出现裂缝。事实上,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材料配置的原因外,还包括施工顺序、技术和人员。要避免混凝土裂缝,施工人员必须严格要求整个施工过程规范化。
2.3施工环节出现问题
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一般情况下,如果模板使用不当,混凝土凝固后会开裂或变形。如果材料组成比例不当,使用后形成的混凝土质量难以保证。浇注材料时,如果没有高超的振动技术,房屋工程完工时可能会出现蜂窝表面。如果后期混凝土施工完成后一段时间内养护不够,就会产生灰皮。
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凝土施工准备
建筑工程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砂石、水泥等混凝土材料,要根据合同要求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采购,同时要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材料进场时的检查工作,杜绝质量差、不符合规格要求的材料进场;材料进场后按材料的类型和规格进行分类堆放,同时也要保障材料存放过程中的材料质量,避免因天气等原因降低材料质量;在施工前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材料要立刻更换。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控,才能确保施工时材料的质量依旧达标,从而保障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基础施工质量。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施工之前,应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浇筑方案,通过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制定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指定搅拌混凝土所使用机械设备,并做好原材料的运输计划和混凝土施工结束后的养护工作,才能确保下一步工序的有序进行,也能提高搅拌配合比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2混凝土运输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大部分混凝土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其中搅拌运输车处于运动状态,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会对运输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导致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正常情况下,施工管理部门应注意准确计算混凝土运输线路和运输时间,减少运输偏差,避免对混凝土的现有状态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防止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技术人员应注意泵内易损坏部件的合理配置,规范对泵密封状况的检查。
3.3浇筑技术
浇注技术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核心技术。混凝土浇筑前,施工人员必须参照有关标准,严格检查混凝土模板和钢筋材料,从源头上控制浇筑质量。在浇筑期间,必须进行连续浇筑,并在上层完全固化之前浇筑下一层土。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应严格按有关标准检查模板的严密性,检查模板附近是否有污染物。如发现异常,必须及时解决。
3.4混凝土捣实
混凝土夯实类型也包括机械夯实和人工夯实。人工夯实仅在工作量较小时使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捣固施工一般采用机械捣固。与人工夯法相比,机械夯法具有强度高、效率快、质量好的特点。机械夯用振捣器按使用方法不同可分为外振捣器、内振捣器和表面振捣器。振动器应根据施工结构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施工中使用最多的是插入式振捣器;表面振动器用于捣实较薄建筑构件的混凝土;振捣器用于梁、柱等夯实截面较小的构件。另外,在混凝土捣实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以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根据不同建设项目的要求,混凝土捣棒的长度不同。如混凝土浇筑深度为9米时,用约5米长的混凝土捣棒振捣三次,每3米振捣一次。将捣棒插入模板下3米的孔内。混凝土捣实后,用模板封模。当混凝土为6米和9米时,过程相同。在混凝土捣实过程中,应注意全过程,以便在合理时间内将混凝土捣实至合理密度,避免冷缝。
3.5土建工程中混凝土养护要点
根据混凝土温控的使用情况,通常我们主要采取的温控措施有采用水库养护法、循环水箱冷却法、温度加固和表面覆盖法等,将中心温度和混凝土表面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其次,要做好早期养护。如果要避免阳光、风、温差等因素的影响,应采用覆盖养护和洒水的方法,实现混凝土的全湿养护。全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的侧膜应在48小时内清除,清除的表面不应覆盖草席或草袋,否则会出现一些永久性的黄色污染物,影响混凝土外观。可采用塑料薄膜密封覆盖,固化时间不少于14天。另外,土建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室温养护。一般情况下,我们采取的养护措施是总的湿养护时间约为14天,然后在混凝土养护完成前,我们还要继续养护21天。
结语
综上所述,在土木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混凝土施工。目前,为了突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必须提高施工质量。有关施工管理部门要集中控制施工缝,合理应用各种技术,做好各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徐云平, 王春晖. 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21):248-248.
和子尧. 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 四川水泥, 2014, 000(007):169-169.
王林栋, 申八只. 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 商品与质量, 2015, 000(017):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