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工实名制管理平台解决方案探索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第4月11期   作者:陈伟
[导读]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项目建设的加强,对场地实名制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场地实名制的管理存在重大问题,导致工人工资低。
        陈伟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项目建设的加强,对场地实名制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场地实名制的管理存在重大问题,导致工人工资低。政府呼吁各地区尽最大努力保护移徙工人的权利和利益,根据目前建筑工地实际发展管理和管理实名制的情况,努力提高人们对管理实名制重要性的认识 妥善管理实名制管理,优化实名制管理,保护建筑单位和农民工权益,适应需要。
        关键词:建筑用工;实名制;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引言
        工程建设领域是工人工资冲突最频繁的领域。每年新年和春节期间,各部都发布公告,加强保护移徙工人免受工资冲突的影响。然而,在项目框架内支付工资和工人报酬方面的拖延仍在继续,甚至造成了对社会稳定与和谐产生重大影响的有害群体的事件。因此,迫切需要加快落实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建立建筑工人综合管理平台。
1推行劳务实名制管理存在的难题
        1.1建设单位资金短缺
        建设单位和房地产开发商的发展和建设资金大多使用银行贷款,股本较少,许多工程低价中标后,工程金额存在争议,容易造成融资链中断,导致工程不按时付款;以及建筑单位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开始施工,程序不完善,资金不足,进度付款不及时,建筑单位、建筑单位和分包单位之间的债务最终由移徙工人承担工程建设中的长期利率链和管理不善加剧了供应链末尾的农民工拖欠工资问题。
        1.2农民工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建筑领域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低,法律权益保护和劳动合同意识不足,缺乏保护意识,农忙等季节性因素。对于“放下镰刀,拿起瓦刀”的农民工来说,一到工地就马上离开的情况经常发生。很多农民工自己都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害怕签订劳动合同后输入实名登记系统信息,泄露自己的基本个人信息,不利于自身安全,也害怕合同签订后被限制寻找更好的工作自由。农民工对实名制管理抵触,害怕被束缚,维权意识相对较弱。一旦发生拖欠工资,农民工就处于被动地位。
        1.3劳务纠纷频频发生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综合素质也不高,学习能力较弱,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足,在实名制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服从管理的情况。如果强制执行还会导致激烈的矛盾事件,同时对于农民工的工资发放不及时,拖拉以及农民工做完这些工程项目后找不到总包单位,造成施工人员的工资被迫拖欠或无法取得等,从而造成劳务纠纷频频发生。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对于劳务人员的管理一般都是使用劳务组织管理模式,这样的组织管理形式也增加了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难度。由于建筑劳务施工的劳动力组织一般都是由包工头带领,开展实质性的管理工作,现场劳务人员同时也听从包工头的指挥。但是很多不法的包工头会赚取工人工资的差价作为自己的利润,经过实名制管理之后,由于劳务人员的工资发放管理更加透明化,就会导致包工头对于劳务人员的管控能力降低,进而难以获取不法利润,而这部分人员会在这个过程中打着为施工人员讨薪的旗号,进行恶意的讨薪,对于施工人员他们对这些包工头等恶意的讨薪并得不到任何的好处,相反工资到手的时间会被迫延长。针对这些现象总包单位对劳务纠纷、恶意讨薪等出现的问题并没有一个较好地解决办法。
2建设用工实名制管理优化策略分析
        2.1制定公司管理制度,总包单位落实施工现场人员实名制管理
        总包单位要想落实好现场施工人员的实名制管理,就要制定出公司的管理制度。完善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针对施工现场人员实名制管理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还应该成立劳务管理部门,将其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由指定的专人全权负责实名制管理工作,总包单位成立施工现场人员实名制领导小组。

其次,企业还应建立健全施工现场人员实名制管理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为其配备管理专员开展实名制管理工作,对不同分包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因此,总包单位需要制定施工现场人员实名制管理的办法。最后,劳务(专业)队伍还同时需要制定与管理办法相对应的制度。企业在管理人员时应该建立工作人员信用档案,在不同部门之间共享工作人员的信用信息,保障建筑施工工作的正常进行。而总承包企业在自身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借助实名制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施工队伍,这样就能够留住施工技术人才,进而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通过实名制管理,企业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择优选择,同时成立长期合作的劳务企业,这样就能够有效规避用工风险。
        2.2推行网络平台培训,提高建筑工人素质
        从劳动力转向工业劳动力的主要优先事项是职业技能和安全培训。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指导方针,将逐步建立工人就业许可证制度。面对如此庞大的劳动力,专业培训和职业认同被用来满足和满足系统的设计需求。可以在实名制管理平台上增加职业培训单元。正规工人的初步或入职专业认证也是实名制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工人能够通过互联网终端和移动应用程序接受在线培训和评估。建筑物实名制的管理是大数据时代初建筑业的一个重大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科技的发展,信息、情报和数字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将导致建筑劳动力质量的重大变化,大大提高建筑生产效率,提高建筑劳动力的连续性我国建设的发展将越来越注重管理完善、技术专业化、组织效率和劳动法规的途径。当然,为了解决工作问题,医生的身心不应受到伤害,有必要保护行业的就业特点,设计一个完善的制度,确保建筑行业就业信息的透明度,并更好地保护权利和利益。
        2.3规范合同签订,强化工资支付
        项目部设立了两名专职劳工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和维护移徙工人工作文件的建筑工地实名制平台。为每一个被剥削的移徙工人订立了就业合同,并简要解释了合同内容,以便移徙工人澄清其权利和义务。以及输入诸如签订合同的移徙工人面具之类的信息。该网站根据移徙工人的存在情况自动记录一天的工作时间,每月总结移徙工人的工作天数,并根据合同规定按工作组确定移徙工人的工资标准。并在每月权利公告表上公布服务表和工资表,使移徙工人能够核实和确认。该项目为移徙工人的工资设立了一个特别账户,处理现场移徙工人的银行卡,并通过一个特别账户支付工资。确保移徙工人的工资达到实际水平。银行的自来水可以独立使用,工资支付保证了公平和透明,消除了移徙工人拖欠工资和虚报问题。
        2.4转变施工单位发展模式
        一方面,从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入手,积极推广新技术,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钢铁建筑,运用BIM技术理念,可以有效减少施工现场的劳动人口,促进建筑产业化。建筑信息建模技术目前正在发展中,它通过数字模拟准确、迅速地计算工程数量,为准确的劳动力规划提供基础,并有效地减少移徙工人和移徙工人的人数。技术和效率的提高通过优化人力资源分配降低了工程成本和成本。另一方面,虽然引入建筑工人实名制使企业管理更加困难、成本更高,但实名制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企业发展。建筑和建筑公司可以建立劳动力联营集团,以补充优势并加强信息共享。企业职能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管理企业工作人员的劳动部,各企业可以建立企业特有的建设团队,这主要体现在专业水平上,同时将企业孤立的数据系统联系起来,从而减少本企业自有人员的成本支出。
结束语
        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是行业各方对行业信息准确性和管理的真正要求。以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为契机大力支持建筑技术企业创新创业。有效降低建筑运营管理成本,提高行业准确性和信息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共同建设精细建筑。
参考文献
[1]林翔.浅谈劳务实名制在施工项目中的应用[J].产业科技创新,2020,2(06):104-105.
[2]孙国帅,冯娇,左娜,赵见阳.建筑企业农民工实名制管理障碍与实施途径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5):34-36+40.
[3]方成龙.对劳务实名制的再认识再思考[J].施工企业管理,2019(07):79-80+13.
[4]张应珍,徐鹏鹏,刘贵文.建筑劳务用工模式及其问题研究[J].建筑经济,2018,39(07):9-13.
[5]胡兴良.深化建筑业改革,突出实名制载体[J].施工企业管理,2018(07):53-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