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宇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科学技术发展的进步推动了建筑测量技术的升级,传统建筑测量方式存在着许多缺陷和问题,在面对许多规模较大的建筑工程时,传统人工建筑测量方式的局限性逐渐体现出来,而GPS技术在建筑测量中的应用,使得建筑测量工作效率和精准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随着GPS技术在建筑测量领域应用程度的不断加深,GPS技术多种优势得以体现,为建筑测量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本文对GPS技术在建筑测量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GPS技术;建筑测量;运用分析
引言
GPS定位系统的研究起源于美国,主要应用于军事研究,而后新一代的定位系统建成,功能更加全面,主要涉及的领域是地形图的测量。GPS定位系统是基于无线传输系统,借助卫星导航仪开展的地形图测量工作,其在应用过程中具有速度快、自动化能力、地理测量坐标准确等特点,因此其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应用。本研究主要以其在建筑工程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结合案例分析法,阐述GPS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同时对其控制网主要技术参数要求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参考。
1 GPS技术的构成和原理分析
所谓的GPS,主要由三个部分共同组合而成,分别是:接收装置、地面监控设备和空间卫星群。而在这三部分中,还系统地包含很多具体设施。其中,地面监控设备是由注入站、监控站和主控站组成。接收装置主要的组成部件包括主机、电源等。空间卫星群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备用卫星和运行卫星。并且,信号接收设备能够将最终的测绘结果精准显示出来。现阶段,气象仪和接收机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卫星接收设备。在对GPS技术进行应用阶段,信号接收设备可以在对数据资源接收完毕之后,第一时间进行分析,快速计算,从而得出最后的测绘结果。此外,除了对上述设备应用之外,还能将数据处理软件涵盖其中。经分析,有效地运用这些软件,有利于GPS技术效能的发挥。GPS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在卫星设备发出GPS的信号后,地面信号装置接收到了GPS的信号,精准地测算信号发出的具体位置和接收设备等。之后,将接收信号的测算坐标作为依据,获取相对精准的测绘数值。同时,GPS接收设备在对信号接收完毕以后,可以运用相应软件,对接收信号展开直接分析。通过这一做法,项目工作量可以有效减少,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2 GPS系统测量特点分析
2.1侧量基准站可远程对接
在测量过程中,不受到距离的限制,根据实际测量需要确定待测点,各测站之间无需通视,选点灵活方便。
2.2仪器操作简便,可进行全天候作业
GPS系统属于信息化、自动化系统设计,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进行简单调试,保证数据网络的稳定性即可使用,对于开机后的参数进行标准化设定,以防数据测量精度不够;此外,GPS系统卫星分布均匀,由于可进行数据的自动检测,因此测量工作效率高,不受天气变化影响,可实现全天候检测作业。
3 GPS技术在建筑测量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3.1 GPS技术在参数确定方面的应用
参数确定是建筑测量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建筑测量结果完整性和准确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使用GPS技术进行建筑测量时,需要注重对参数的确定。GPS技术测量网络设计对于参数确定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运用GPS技术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和侧边情况,选择最为合理的首级测量控制网,才能够确保测量误差减小,最大限度提高测量精准度。
在设计GPS技术测量控制网时,需要对GPS信号接收器的位置和布局进行规划,保证GPS信号接收器能够覆盖所需要测量的全部区域,从而能够全面提高建筑测量效果。在GPS技术测量实践的选择上,需要以卫星和与之对应的卫星观测实践效果为基础,对测量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选择最适宜、测量精准度最高的测量时间。在确定GPS技术测量应用方案后,测量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测量相关规定,把控好各测量设备的衔接,从而能够测量出最为精确的参数,该参数能够完整、真实地反映出建筑信息,参数数据并能够对后续的施工、测量工作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
3.2 GPS技术在外业测量中的应用
GPS技术主要应用在外业测量方面,外业是建筑测量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例如在测量建筑所属行政区、行政街道、建筑外形、建筑结构等方面,都是外业测量的主要内容。传统人工测量外业的工作量较大,所以需要采用GPS技术进行外业测量。在采用GPS技术进行外业测量时,需要制定科学的测量方案,通过计算机计算的方式,结合观测选址、测量角度和测量时间等信息,制定科学的测量计划,从而能够实现对建筑外业全部信息的测量。
3.3建筑工程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像控点测量应用
像控点的测量与GPS测量技术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且联系紧密,在应用过程中,应首先选择完成像控点的测量位置,通过架设控制点坐标,实现交会点处的全面测量。另外,由于在建筑工程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过程中存在不易测量的点,因此应紧密结合像控点测量的准确获取渠道,根据像控点测量的优势,及时分析对控制点的逐级测量标准化控制,能够根据像控点位置的确定,缩短作业周期,提升GPS系统测量的效率。此外,在建筑工程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中的建筑物规划、用地测量及小方位的调控技术中,应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GPS技术应用及实现的理论,同时确立界址点的坐标及位置,促进大比例地形图测量过程中的相互整合图层的形式规范化。融入数字化、自动化测量技术,根据三维坐标的获取理论能够在地形的勘察及有效调控过程中融入数据结合理论。
3.4 GPS网的图形设计和误差控制
经分析,GPS网的图形设计是一项较为繁琐的工作,除了会被多方面因素限制和干扰之外,还需要综合现场的实际建设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图形进行设计,保证可以从整体的角度上满足用户的具体需求。而若想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对GPS网的图形设计所涉及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合理分析,保证交通、卫星以及设备等都可以满足要求。同时,针对GPS网的结构,务必强化重视,明确其是否能够达到观测站对卫星观测的时间以及次数标准,只有这些要求全都达到,用户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并且,在组织开展建筑测绘工作期间,由于内容以及所处环境等比较复杂,所以不可避免会有误差问题出现。对此,为了可以整体提高GPS技术在建筑测绘领域中的应用水平,应该科学地规避误差。一般,在位置测定以及信号测定等环节,误差出现的概率比较大。因此,相关人员在工作期间,应该认真对待,减小误差,从而有效提升建筑测绘的精准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中,GPS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实现了测量效率、测量精度与项目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大对GPS技术的应用力度,将其作为工程测量技术体系的重要补充措施及核心技术手段。同时,GPS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GPS技术体系进行创新探索,积极采取各项技术改进措施,提高技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蔡庆文.GP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4}(33):52.
[2]张清波.浅议GPS技术在建筑测量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9,{4}(06):145.
[3]李健.关于GPS技术在建筑测量中的运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4}(13):223-224.
[4]关利成.GP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11):231-232.
[5]吴晓锐.GPS技术在建筑测量中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8,{4}(01):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