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第4月11期   作者:崔豪斌 崔辰辉
[导读]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民生,还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崔豪斌  崔辰辉
        东明县水务局   274500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民生,还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想促进农业的进步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随着社会科技的优化,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农业工作中也得到了应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能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还能带动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围绕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水利工程;应用对策
        引言:中国水资源丰富,但人均用水量较少。如今,我国也步入世界缺水国家的行列,所以在此严峻的水资源紧缺形势下,我国必须重视对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在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农业部门选择的灌溉方式也关系着水资源的利用率,要想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部门必须采用科学、可行的节水灌溉方式。目前,喷灌、微灌以及低压管道灌溉等都是常用的节水灌溉方式,其中喷灌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至于微灌技术可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而低压管道灌溉技术通常应用在井灌区。
一、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一)推广力度有待提高
        自1970年后,节水灌溉在我国开始盛行,不过相较于其他的发达国家,我国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因为缺少系统的机制体系进行规范,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始终无法得到全面的推广。再加上中国地形复杂,目前还未探索出适合各地形的节水灌溉方式,在此背景下,很多地区采用的仍是传统的大水漫灌灌溉方法,这也致使节水灌溉技术得不到大力的推广。
        (二)缺乏充足的资金
        在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期间,很多地区不仅缺乏健全的节水灌溉管理机制,每年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较少,所以很多农户不得不自主筹钱,但由于农户的筹资能力有限,农田水利建设仍缺乏大量资金,再加上部分水利设施年久老化,其作用逐渐弱化,这也致使每年汛期都易出现事故问题。
        (三)管理职责未明确
        因为缺少有效政策的扶持,所以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作业经常出现问题,甚至个别灌溉区域缺少专人管理,使得农田的灌溉工作呈现为自由化状态。农业部门未明确管理职责,在开展管理工作时未明确分工各部门的工作,而部分地区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重建轻管问题,也致使水利工程建设后没有专人进行管理,这不仅会使水利工程逐渐荒废,还会浪费大量的土地、水资源。
        (四)设施不规范
        如今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最大的问题便是资金不充足,因为缺少资金所以很多设备在出现问题后无法及时修理,对于那些已失去作用的水利设备也未及时更换。最近几年,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进行了快速的发展,国家也意识到农业灌溉的重要性,不过由于推广力度较弱,很多水利设施都年久老化出现了很多问题,因为水利设施的不规范,使得工程的建设质量无法达到规定标准。
二、常见的节水灌溉技术
        (一)喷灌技术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喷灌技术是一种应用较广泛的节水灌溉技术。使用喷头、管道等部件,在压力的作用下水会喷射到空中并以水雾的方式洒落在地面和植被上。在应用喷灌技术的过程中,其不仅能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还能降低农户的工作强度,农作物也能实现增产。据数据统计,使用喷灌方式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可达80%,在该方式的作用下,农田土壤也不会出现板结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可防止过度灌溉致使土壤出现盐碱化问题。此外,喷灌技术还可冲洗农作物的叶面,这样也有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如今我国很多地区的果树、蔬菜等作物都是采用喷灌形式进行灌溉的[1] 。


        (二)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是借助工程措施防止水资源在输水渠道出现渗漏问题而实现节约用水的技术。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采用的传统土渠输水法对水资源的利用系数是0.4,有时还小于0.3,这也代表着大部分的水资源在渗漏以及蒸发的影响下白白流失。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利用塑料薄膜、三合土等材料改造工程的输水渠道,其不仅能将水资源的利用系数提升到0.7左右,还能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三)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将水由微喷头喷洒成水滴进行农作物的灌溉,微灌技术不仅具备不易堵塞的优势,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微灌技术不仅融合了喷灌以及滴灌技术的优势,还将二者存在的不足有效解决。在应用微灌技术的过程中,其可提升空气中的湿度,农田气候也能得到改善,再通过和化肥配合也能实现水肥的一体化灌溉。如今,果树、温室以及花卉等都是采用微灌技术进行灌溉作业。
        (四)低压管道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灌溉属于地面灌溉类,其又有管道输水灌溉之称。低压管道灌溉技术是以管道代替明渠灌溉系统进行农作物灌溉,在较低压力下,水会由压力管道系统输送到农田起到灌溉的作用。通常情况下,低压管道输水是在低压条件下使用的,如今在一级或二级的输配水系统的小型罐区,如井灌区较为适用[2] 。
三、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一)综合运用灌溉技术,大幅度提升农作物的灌溉效果
        如今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包含很多,在实际应用期间需综合运用这些节水灌溉技术,这样农田的灌溉效果也会提升。应用喷灌技术不仅体系简单、操作效果好,还有利于农户的掌握和应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农户需配置加压水泵以及动力机械等辅助设备。至于微灌技术适用需水量小的农作物,而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农作物也能得到有效灌溉,所以在实际开展灌溉工作的过程中,部门以及农户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选择并应用灌溉技术,这样节约用水的目的可以实现,而农作物的产量也能得到保障。
        (二)加大宣传力度
        由于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发展较晚,所以在农业种植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基层种植人员还无法合理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对先进的灌溉技术也不易接纳。所以当地农业部门必须加大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宣传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与使用效果,注重对农户种植技术的培训,其不仅能帮助农户规划完善的浇水灌溉体系,还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果。
        (三)科学选用节水灌溉技术
        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农业部门不仅要杜绝盲目推广现象,还要避免水资源与资金被肆意浪费。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农户应结合不同灌溉技术的特点、优势,再根据农作物的种植需求科学选用节水灌溉技术。首先,农户需全面了解农田位置以及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时间等,如若农田的地理位置偏高,他们可应用压力灌溉技术,若位置偏低则可应用顺流节水技术。合理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避免盲目使用技术而导致农户浪费大量的资金,还能将节水系统的作用全面的发挥。不仅如此,依据农作物种植结构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农户还可构建防护系统,如动态实时监测系统等,这样在多功能系统的辅助下,节水灌溉技术的作用能全面的发挥,而水资源的利用率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3] 。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促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我国必须全面研究并落实节水灌溉技术。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不仅能缓解我国存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还能尽可能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这样人们的生活能得到保障,我国国力也会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明. 试分析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实践[J]. 商品与质量,2015(50):348-349.
[2] 刘贤刚. 试分析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实践[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199-199.
[3] 韦健宜.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实践 研究[J]. 农村科学实验,2017(2):126,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