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春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高空作业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种常见的施工方式。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可知,高空作业占建筑施工作业的比例高达九成以上。而高处坠落也是工程施工事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全国发生的高处坠落工程安全事多达600多起。但在实际工程施工中难以避免高空作业,尽管近年来有很多施工单位开始重视建筑安全管理工作,但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概率仍然没有下降。因此,做好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工作已成为施工单位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高处坠落的原因;预防措施
引言
根据历年来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高处坠落在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总数中占比第一,某些地区甚至达到了当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伤亡人数众多,经济损失巨大,惨痛教训和社会影响非常值得我们管理者深思。在建筑施工活动中,人主观意识的误判、客观环境防护的缺位和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缺失,都会造成诸多安全漏洞。当不当安全行为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提高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建筑施工高处坠落的成因,重视与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有针对性地研究和探索出一套防范高处坠落的方法和措施。
一、高空坠落事故成因
1.1人为因素
总体来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人为因素是造成高空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一些施工事故案例可知,部分施工单位并未按照规定安排具有高空作业资质的人员从事高空作业。例如,某施工单位领导随意指派无高空作业经验、无作业证件的民工去拆除脚手架,最终造成坠落事故的发生。另外,部分施工单位未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我国高空作业标准要求,从事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不能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但仍有许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省人力成本而没有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导致高处坠落事故发生。部分施工单位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和施工监理批准的情况下,就对建筑洞口及边坡防护设施进行随意拆除,从而导致建筑坍塌等事故。此外,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在高处作业时不佩戴安全绳、安全帽,甚至酒后作业,最终发生安全事故。除以上因素外,施工作业人员的个人因素也是造成高处坠落事故频繁发生的核心原因。例如,许多高空坠落事故都是由于施工作业人员没有对施工环境进行仔细勘察,造成了踩空坠落事件。同时,施工作业人员自身健康状况也是引起高空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以河南某工地发生的高空坠落事故为例,这是一起施工人员瞒报自身癫痫疾病、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病发导致的高处坠落事故。此外,一些施工人员由于施工作业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导致注意力下降、反应灵活度降低、在走动中不慎滑倒导致高处坠落事故。
1.2建筑施工作业环境的安全防护
临边防护。在建工程的楼面临边、屋面临边、阳台临边、楼梯临边和基坑临边的安全防护设施,存在施工进度跟不上施工作业面、防护设施缺失、防护高度或牢固度不够等情况。(2)洞口防护。在建工程的预留洞口、电梯井口、通道口和楼梯口的安全防护设施,存在施工不及时、洞口防护不严密、使用过程随意拆除等情况。例如,砌墙时拆除管道井预留洞口平面防护设施,电梯安装时拆除平面洞口防护设施,在预留洞口边进行电缆和管道施工时未采取防护措施,等等。(3)攀登作业。使用不规范的梯子、通道等设施和用具。例如,施工人员现场使用木方、板材自行制作简陋、强度低、荷载小的攀登梯子,或使用不合格的折梯、单梯等便携式梯子。(4)悬空作业。在无可靠的立足点或无操作平台的条件下作业。例如,施工人员在无可靠的立足点或未安装合格操作平台的情况下,在高度大于2m处进行框架柱钢筋绑扎、钢结构梁柱安装、外立面涂料施工、高处管道安装等。(5)高处作业。
没有为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提供其他防护设施。
1.3施工人员缺乏较高的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以农民工的数量最多,但农民工本身就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经常因为安全意识偏低而出现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情况。首先,部分施工人员存在着严重的侥幸心理,不仅经常出现违规操作现象,也经常在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的情况直接进行高处作业。其次,施工人员没有经过施工单位的安全培训,不了解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也不了解哪一种操作行为会对自身或者他人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最后,高处作业对于施工人员的身体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如果施工人员没有一个较强的身体素质,在高处出现头晕或者发抖等症状,那么就必须要暂停高处作业。如果强行作业,那么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几率就会增大。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2.1针对人为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
人为因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鉴于此,为了最大限度避免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高处作业的性质制定特殊的安全规章制度。对于违反安全施工的行为,一定要加大处罚力度。例如,针对施工单位没有做好施工人员体检以及无证施工的行为,监理单位要严格予以查处。通过提高违法成本,才能让施工单位意识到高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此外,在高空搭设脚手架、支撑架以及起重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要安排专门的安全员负责监督,最大限度降低因操作失误导致的危害。
2.2加强高处作业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
在每个班组作业前,专职安全员和施工班组长对施工人员进行班前教育和交底,并提醒他们当日高处作业的要点和危险点。在施工人员上岗前,施工班组长和专职安全员认真检查、逐一确认施工人员安全帽和安全带的佩戴情况;检查作业环境的安全防护状况,确认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对施工人员无高处坠落安全隐患后,方可允许施工人员进入作业环境进行工作。在施工人员作业过程中,专职安全员须监督检查施工人员是否遵循专项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检查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的佩戴状况。若发现施工人员未按照专项方案施工、未按照规范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发现现场安全防护存在拆除或破损等安全隐患,发现有高处坠落危险,则责令施工人员及时纠正;情况危急时,要求施工人员即刻停止施工并撤离危险区域,以防高处坠落安全事故的发生。
2.3优化施工环境
改善施工现场环境,使“人-机-环系统”达到一种最优化的配置状态。建筑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参与人员多,机械设施多,建筑原材料多且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存在非常多的事故隐患。所以应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物料以及设备的安全管理,通过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来实现物的不安全状态。“人、机、环”都井然有序,达到最佳的一种状态,事故发生率也就降低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现场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偏低、安全设施质量不过关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中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几率非常高。一旦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对此,建议施工单位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对现有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完善、加强施工设备的管理,通过各种安全预防措施来提升高处作业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李珊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高处坠落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20,{4}(36):144+151.
[2]常茂森.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高处坠落的原因以及预防[J].四川水泥,2020,{4}(06):210.
[3]赵文超,顾建军,杨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高处坠落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0,{4}(05):201+204.
[4]张僚.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分析与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2019,14(02):36-38.
[5]李亚迪.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关键成功因素研究[D].东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