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变化,建筑行业也在蓬勃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建筑的质量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建筑的基础材料,混凝土浇筑施工无疑是决定建筑质量的重要施工部分,因此,提高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是保障建筑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引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稳定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各方面都息息相关,因此,建筑市场对高质量建筑的需求在增加,低质量建筑正在逐渐被市场淘汰掉。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工序较多,施工过程也较为复杂,但混凝土作为工程施工的基础材料,施工工艺是否专业将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混凝土施工的整个环节中,需要技术水平较高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对整个施工环节的把控,才能有效改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从而保障建筑混凝土施工项目的顺利施工。
1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概述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石等材料和水进行合理配合,并添加一定的外加剂进行搅拌而成的材料为混凝土,其可塑性良好、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质量优良。混凝土由多种原材料配比而成,与其它施工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整体性更强,强度更高,更符合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一般没有特殊要求,正是由于混凝土具有以上多种优势,所以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2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现状
2.1混凝土浇筑难点
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水平分析,针对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其已经取得了相对良好的效果。但是,因为建筑工程整体的规模较大,项目十分复杂。所以,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其存在的问题也非常多。对于混凝土浇筑工作而言,在具体的浇筑时,必须要强化对混凝土标号的重视,能够依照相应的顺序开展。同时,在对钢筋数量较多的施工部位开展混凝土浇筑时,应该让专业的施工人员借助较为专业的设备进行操作,以确保可以进一步的对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提升,有效规避混凝土浇筑不符合相关标准的情况,全面提升浇筑的效果。
2.2混凝土保护与养护
建筑结构浇筑完毕,在尚未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前,应做好保护防撞措施,严禁上人通行。建筑工程混凝土养护应及时采用保湿养护,宜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进行覆盖洒水,连续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对于后浇带部位养护则不少于28天,养护过程需安排专人管理,以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以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2.3材料使用问题
混凝土材料选购一般由采购部门的采购人员进行,而采购人员往往对材料质量了解不够透彻,在进行材料选择时,更考虑规格合理、价格优惠的混凝土施工材料,对厂家信誉缺乏一定调查和了解。从而导致后期混凝土原材料搅拌施工时,混凝土质量不达标的问题,进一步影响工程质量。在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过程中,因施工人员专业性不足,配比过程合方式不科学、不合理,从而导致原材料配比不均衡,而这种不均衡的混凝土无法用人眼轻易观测出来,最终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3.1科学的对模板体系进行设计
在对混凝土开展浇筑作业期间,应在科学的对木板体系进行选择,以保证能够从整体的角度上对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进行提升。
一般而言,在实际的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该对设计的意图以及浇筑的特点进行综合考量,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并且,在设计时,需要结合使用要求,对模板的技术先进性以及构造的便捷性进行全面的了解,保证可以为后续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此外,在对模板进行制作以及安装阶段,应该在对工程现场施工现状进行明确的基础上,对防护措施进行合理制定,并结合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对面板材料进行严格的管控,不断的对面板的高度、硬度、强度进行强化,进而可以综合的对施工质量以及效果进行提升。
3.2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全面检查与审核工作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对质量进行检查也是至关重要,其控制涵盖全施工全过程。准备阶段,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检查,以保证材料质量完全符合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对每项工作的环节进行安全质量监测,不能够让其他不必要的问题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施工完毕后,仍然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复核检测,从整个方面对质量问题进行把关。通过这样对整个施工过程作出全面的检查和审核工作,不仅能够让施工质量减少问题出现,还能够提高混凝土实际的浇筑质量和工作效率。
3.3混凝土浇筑后测温养护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进行确保,首先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与施工要求相符合,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的12h之内,也应对其进行相应的养护工作,并在养护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混凝土的表面处于一个较为湿润的状态。同时,也应对温度的控制进行强化,应保证定期进行测温工作,以此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正常温度进行确保,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保证由于散热而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再者,也应对混凝土表面的温差问题进行杜绝,以此避免温差过大而出现的裂缝问题。细化来说,应保证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不得高于大气温度22℃,并保证表面温度与内部最高温度的温差不应超出26℃。而对于冬季来说,则应注意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工作,谨防混凝土被冻裂,而在夏季则应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并保证浇水养护作业应高于一周。再者,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来说,也应注意由于在露天的情况下,混凝土会产生脱水问题,以此使得水泥颗粒较难进行充分的水化,进而对混凝土的粘结力造成影响,进而也逐步会对混凝土的自身强度造成影响。而且,由于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会出现蒸发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会使得混凝土由于体积收缩而出现开裂,这就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造成影响。也就是说,应在养护的过程中尤其应注意保护混凝土的温度及湿度。并且,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需要在收浆环节,尽快对其进行洒水养护以及覆盖养护,并注意养护用水和混凝土的拌和用水相同,此外,也应根据水泥品种、湿度、温度、气温以及外加剂的掺入情况,对洒水的天数进行适当缩短或延长。
3.4保证混凝土的科学配比
混凝土施工中常因配比不合理而造成材料浪费、工期拖延等问题,因此,提高对混凝土材料的科学配比,等减少混凝土材料浪费等问题。首先,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施工前,相关施工人员应明确水泥、砂石等材料的用量,并按照用量和顺序依次添加搅拌,才能保证混凝土的科学配比;其次,相关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施工相关图纸进行详细了解,才能结合实际情况确保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并在搅拌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和搅拌时间,以免因搅拌时间过长、过段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再次,混凝土搅拌完成后,相关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进行检验,避免有质量不合格的混凝土进入施工区域;混凝土搅拌是一项共同协作的施工环节,因此,应加强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才能有效避免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出现。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对混凝土材料的需求也会越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选择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材料,运用专业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从而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对建筑企业品牌建设具有正面影响,同时也是建筑企业在行业中最有效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顾鹏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砖瓦,2020(5):188+190.
[2]李玉胜.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议[J].建筑·建材·装饰,2020(15):68-69+94.
[3]李琦.探究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20(4):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