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康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房屋建筑数量不断增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居民对建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提升建筑层数,解决人地矛盾,混凝土浇筑技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技术。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本文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概述,并通过对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常见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提出了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的相应保障策略。旨在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参考,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企业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所以,如何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就成为了建筑企业间竞争的一个重点。现如今大多数的建筑主体结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说混凝土浇筑施工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结构质量。一旦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出现问题,将对建筑工程整体工期、成本及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同时埋下安全隐患。所以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把控混凝土浇筑技术,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并不断创新优化混凝土浇筑技术,继而提升房屋建筑质量和经济价值。
1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石等材料和水进行合理配合,并添加一定的外加剂进行搅拌而成的材料为混凝土,其可塑性良好、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质量优良。混凝土由多种原材料配比而成,与其它施工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整体性更强,强度更高,更符合建筑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一般没有特殊要求,正是由于混凝土具有以上多种优势,所以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2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现状
2.1施工温度问题
当外部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会影响混凝土搅拌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强度变化和混凝土养护施工中的水分变化。当外部温度达到夏季施工温度值,环境中湿度降低,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加快,若不能采取措施稳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最终与设计不符;当环境温度过高,混凝土内水分蒸发速度加快,也会影响并缩短施工时间,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施工完成就容易造成混凝土出现冷缝等问题;当环境温度过高,在混凝土养护时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容易造成混凝土脱水现象,从而出现干缩裂缝等质量问题;当外部环境温度达到冬季施工温度标准时,普通混凝土施工项目应取消,或按照冬季施工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
2.2拉结筋常见问题
在混凝土工程中,拉结筋存在着未按墙体通长设置,拉结筋搭接长度不足,拉筋末端无弯勾,位置不准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般是施工过程技术交底及样板引路落实不到位,施工过程不认真,砌砖工擅自将钢筋取消或未按要求进行搭接,空心砌块砌筑拉结筋未放置纵肋上。
2.3原材料选用不当
混凝土浇筑所采用的原材料对于混凝土浇筑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但通常在实际的房屋建筑施工当中,因为企业的监管力度不足,混凝土原材料采购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对原材料的性能与质量等缺乏完整的认知,容易采购一些不符合房屋建筑施工需求的混凝土原材料,致使混凝土强度不达标,从而导致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与麻面等现象。除去采购方面的问题,施工人员对原材料配比方面出现的误差也容易使房屋建筑混凝土表面质量与构件强度出现问题。
3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3.1全面分层浇筑技术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规模的增加,混凝土构件的体积更大,结构更加复杂,为了保障构件的质量,在浇筑施工时通常会采用全面分层浇筑技术。这种浇筑技术是最常见的浇筑方式,施工技术含量不高,通常会使用在小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利用全面分层浇筑技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往往自下而上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混凝土构件体积较小,进行全面浇筑成型。首层浇筑前需要控制好混凝土浇筑厚度,然后按照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好浇筑速度,分层完成剩余的浇筑工作。为了防止混凝土初凝影响构件的整体性,往往全面分层浇筑只能应用在体积较小的混凝土结构上,避免浇筑速度影响构件质量。
3.2分段分层浇筑技术
分段分层浇筑与全面分层浇筑不同,通过上文的介绍可以发现,全面分层浇筑是连续分层浇筑作业,完成施工。但是对于较大的混凝土构件,全面分层浇筑无法有效把控构件的质量,只能将构件分为不同的区段,完成分层浇筑。在浇筑过程中,首层混凝土浇筑需要分为不同的区段,分层完成不同区段的浇筑作业。区段的划分需要根据构件的体积和结构,在最顶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首层混凝土应在初凝时间之内,然后进行相邻区段的分层浇筑工作,以确保浇筑过程能够更好地把握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3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所采用的混凝土的横截面积较大,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其水化的过程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用合理的措施来保障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就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为了有效地对这类问题进行解决,需要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小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在砼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3.4混凝土搅拌技术
混凝土搅拌技术应根据设计好的配合比确认各种材料的用量,调整骨料的含水率,并且经常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在装料的过程中,通常要先倒石子,然后装入水泥,最后倒砂。掺入外加剂的过程中,要根据每盘需添加的量,将粉状外加剂预先加入小包装中,在使用过程中和粗细骨料同时加入即可。如果采用液状外加剂,则根据用量要求混水加入。为确保搅拌均匀,拌合料装入后,搅拌筒开始搅拌,直到混凝土卸掉再停止,搅拌时间应超过90s;在混凝土运输方面,如果采用泵送的方式,要保障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出现故障问题,要将停歇时间控制在45min之内,超过45min则会出现离析的情况,需使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进行冲洗,避免混凝土残留;在振捣方面,混凝土自料口下落的过程中,自用倾落的高度应控制在2m以内,如果在3m以上,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工程结构和规模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了更好地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众多先进的浇筑方法和浇筑过程管理手段被研发。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采取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浇筑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等性能符合施工要求,全面提升建筑房屋的质量,同时控制各类质量问题,强化施工管控,保障工程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任碧波.关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索[J].城市周刊,2019(34):27-28.
[2]冯立民.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5):289-290.
[3]丁玉萍.高层建筑房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18):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