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晓雨
宁津县昌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400
摘要:路桥工程的建设规模和质量代表着中国的基础设施水平,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必须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路桥施工质量的控制,完善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道路桥梁工程;应用
1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桥梁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单位施工技术工艺,包括混凝土材料配比设计技术、混凝土材料搅拌生产技术、混凝土搭设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振捣技术、混凝土养护技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等内容。通过混凝土各项控制技术应用,保证混凝土应用建设更高效,使混凝土控制应用更合理,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在工程施工中,除了特殊的全钢结构施工,大部分工程均须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完成工程整体施工。
2道路桥梁工程中的特性
2.1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单一性
建造道路桥梁是发展国民经济和保障人民行动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国家和社会对建造公路桥梁有很高的要求。目前,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彼此独立,但由于各种因素,工程的实际内容不同于建筑单元,与设计内容有一定的差别。
2.2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复杂性
由于工程设计、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规模的复杂化,导致工程中缺乏专业合作,工地处于混乱状态,影响了建筑质量和效率。一些长途道路桥梁工程必须改善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3道路桥梁施工中有待解决的事项
近年来,混凝土工程在我国路桥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混凝土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想要提高我国路桥建设水平,必须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措施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混合料的混凝土,是一种对外界因素非常敏感的材料,往往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旦路桥结构变形,改变了路桥整体的结构,也就影响了路桥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混凝土变形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
3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策略
3.1混凝土拌和技术的应用
在应用混凝土拌和技术之前,需要利用专门的工程测算机器对道路桥梁施工原材料进行质量审核,选择符合要求的原材料进行专业配比。原材料投入比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质量,因此,需要检测混凝土材料的成分组成以及确定最佳混合比例,以达到最优原材料混合效果。在确定配比后不能直接应用到混凝土施工现场,需要进行事前配比结果测试实验,考察该混合比例是否可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混合比例的测试结果可以进行现场采样,利用设备对其进行准确性分析与研究,判断该测试结果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在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搅拌的过程中,要使用专门的搅拌技术与机器进行充分拌和,促使材料之间有效融合,更大程度上发挥混凝土混合的有效作用。混合过程中,需要测算混凝土的实际含水量,由于混凝土暴露在空气中会存在吸收水分过量的问题,导致含水量逐渐提高,所以,除了考虑混凝土混合中本身就存在的水分含量外,还需要考虑空气中所含水分。结合空气中的水分状况,适当降低混凝土中本来的含水量,保证总含水量达标。此外,为了保障混凝土混合材料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工程中可以适当往混合材料中添加外加剂,通过外加剂的混合作用,促使混凝土材料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以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更好状态。
3.2混凝土运输技术的应用
由于运输途中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和运输车内壁接触、与工作人员接触等现象,都会导致混凝土成分出现变化、缺失,或是材料粘合到内壁上,不利于保证混凝土质量。为防止发生这些现象,在运输混凝土时可以盖上一层保护膜,有效隔断与空气以及运输车内壁的接触。此外,还可以在运输车内壁刷上一层防护剂,更好保持材料效果。为减少人员接触,可以采用装卸自动化和机械程度较高的运输车辆装卸和运输材料,提高运输的自动化技术水平。此外,选用性能较强的运输车辆运输材料,可以在保证材料质量前提下缩短运输时间,将材料及时送到施工现场。当然,在不同环境下工程可以采用不同的原材料运输设备,除了普通运输车以外,还可以考虑起重机、泵送等运输方式。
3.3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
在混凝土施工浇筑阶段,要根据现场施工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浇筑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凝土材料的水灰比以及混凝土初凝时间。对于时间的控制是极为关键的,在混凝土浇筑中,时间把控不好会提高混凝土裂缝产生概率,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因此,要计算好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及时进行混凝土的路面保护。浇筑阶段,混凝土会产生大量热量,温度太高导致的内外温差会影响混凝土强度,从而形成混凝土内部挤压现象。因此,在浇筑阶段,要及时对混凝土内部散热,可以在浇筑前的混凝土材料中添加外加剂进行热量调节,也可以增加浇筑时间,使产热阶段变长、最高温度下降。另外,浇筑期间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确定高度。根据钢筋之间的距离以及工程结构,在浇筑前准确计算出混凝土的浇筑高度,避免出现因高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发生离析、造成断裂的现象。
3.4混凝土振捣技术的应用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振捣技术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人工振捣,另一方面是指机器振捣。人工振捣是混凝土施工中较为传统的振捣方法,主要应用于工程施工规模较小的情况。机器振捣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振捣方式,属于机械化的方法。在混凝土振捣施工过程中,需要细致考虑振捣力度等问题,要对振捣工作的细节进行相关设计与规定。为避免出现漏振、过振等现象,工程混凝土振捣工作需要进行严格规划,设计合理的振捣方案。另外,在一次振捣中还会出现混凝土土层表面气泡的问题,为了消除这种气泡现象,可以进行二次振捣,保证振捣均匀、密实。
3.5混凝土压实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摊铺结束后,需要采用机械设备对混凝土进行压实,保证土层之间无缝隙混合,实现整体结构的优化与稳固。提高压实技术水平十分必要,这与道路桥梁整体的平整性与稳定性息息相关。压实后的道路桥梁更加安全、稳定,混凝土结构也会更加稳固,其土层性能与强度得到更好保障。工程需要采用专门的压实器对铺设完成的混凝土路面进行压实,在压实前对路线做好标记,防止出现漏压或重复压实的现象。机械设备根据标记好的路线运行,对凹凸不平的区域进行平面检测,以判断是否增加混凝土材料的投放。
3.6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应用
在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需要模板技术的使用。首先,需要对混凝土模板进行设计,设计时要考虑模板多方面因素与指标,如模板强度、稳定性、坚硬度以及平整度等情况,同时,施工也需要考虑模板在工程安装过程中的便利程度。另外,要重视模板材料的选择,选择耐久性较强的材料,比如需要有较强的耐侵蚀性。同时,模板材料需要具备较强的吸水性能,防止混凝土土层中含水量过高。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道路运输体系逐步完善,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但是在生活中有许多因素都对施工建筑中的混凝土质量有着影响,如建筑工艺、环境、建筑材料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损坏。因此,要大力发展混凝土技术的研究,让我国的道路桥梁施工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徐辉.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06):230.
[2]杨琳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6):33-34.
[3]杨世英.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J].居舍,2020(02):45.
[4]石强强.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居舍,2020(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