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梅
新疆睿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导流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将施工导流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中,不仅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和效能。在实际应用中,有必要根据有关建设要求和具体条件,着力有效运行,以确保建设效率和建设水平全面改进。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
引言
新发展环境下,随着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项目相继出现,相应的工程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导流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工程使用中各种问题的预防和应对,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效果。
1施工导流技术
1.1施工导流技术
施工导流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洞导流、渡槽导流、底孔导流、缺口导流、疏齿导流等。而明渠导流和隧洞导流是最常用的方式。
1.1.1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一般适用于地势较为平缓的河道以及相对宽广的平原地区的滩地。其主要布渠的方式为,在基坑的上下游修建围堰,引导河水经过渠道流淌,以使河水下泄。明渠导流拥有显著的优势,施工成本和工程量均是最低的,同时,导水量也相对较大,更容易满足排水以及通航的功能。明渠导流在实际的应用中,首先应该规划相对明确的导流线路,同时应该注意满足防洪的要求,尤其是有弯道时,转弯半径应该至少是渠道最底处宽度的5倍,这样才能不至于转弯处成为引流的瓶颈。
1.1.2隧洞导流
隧洞导流,通常在水流量较小,以及地形地势相对狭窄的区域采用,尤其是在河床既狭窄又陡峭的区域,特别适合采用隧洞导流的施工方式。但是,隧道导流也有显著的缺点,即隧道导流的泄洪排流效果相对较差,引水排水量相对较小。但是,隧道导流施工效率很高,并且能够有效地保障施工质量。隧道施工的主要程序在于,施工前需要确定导流的施工轴线,在有弯道的区域,也应该注意弯道的长度以及转弯角度。
2水利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2.1科学合理地选择坝址
选择坝址是施工导流技术运用的核心环节,水利工程坝址选择对导流施工质量影响非常大。在导流施工设计阶段,就需要结合地质勘察结果,对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和水文状况进行详细分析,按照水能指标、水利工程特点、施工技术应用的难易程度、工程量、施工工期等选择合理的坝址,以便为后期施工提供良好的条件。
2.2合理编制施工方案
对水利工程导流施工而言,施工方案是后期施工的主要参考依据,能使各道工序高效、有序、安全地开展,保证导流施工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在施工之前,需要结合现场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说明,提前制定好预防措施。
2.3合理选择导流方式
水利施工常用的导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明渠导流,另一种隧道导流。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应用方式和施工方法不同。明渠导流指的是在河道两岸或者滩地上开挖渠道,并在水利工程基坑上游和下游,修建围堰,促使河道中的水流通过渠道下泄。适用于岸坡相对平缓的平原河道施工。如果河道附近已有老河道,可充分利用老河道导流,以减少明渠导流开挖作业量,降低成本。隧道导流多应用山区河流中,由于隧道空间有限,泄水能力也是有限的,造价要高于明渠导流。在汛期泄水时,需要重新寻找导流方式。在应用隧道导流时,要尽量和永久性隧道相互结合。
3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
3.1做好施工准备
良好的施工准备是确保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技术合理应用的前提。
在水利工程建设前,建设单位和技术人员需要对工程的安全性指数进行测评,明确工程建设中的相关责任,完善问责机制,确保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到负责人,督促工作人员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完成各项工作。同时,应做好实地考察工作,了解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区域的水文条件和地形地势,对照水能指标、工期要求等做好相应的导流设计,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考虑到导流技术应用环节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在进行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做好风险评估,制订应急预案。
3.2选择导流方式
3.2.1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需要在河岸或者滩涂位置对河道进行开挖,然后于基坑上下游位置做好相应的围堰设计工作,将流水排出。明渠导流技术适用于相对平缓的河道、缓坡或者比较宽阔的海滩,若施工区域周边存在旧通道,可以在旧通道中对明渠进行改道,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成本,减少工作量。
3.2.2隧道导流
隧道导流主要是通过在河岸上方建造隧道的方式,对水流进行引导,虽然单个隧道的引流量较小,但可以通过增加隧道数量的方式增加引流量。隧道导流适用于环境条件相对恶劣的山区,如河流两侧地势险峻,水流迅速的山区,可以采用隧道导流的方法进行施工。在隧道转弯位置,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选择恰当的转弯方式,避免在隧道底部出现泥沙淤积或者强力冲刷的问题。
3.2.3涵洞导流
涵洞导流常见于部分小型石坝或水闸中,通过将水引入涵洞的方式实现导流。涵洞可以设置在山中或大坝岩石中,也可以设置在岩石海滩上,若涵洞需要经过墙壁,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渗工作,以免其对墙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若施工现场环境条件恶劣,需要将涵洞构建在坚硬的土层上,以避免土层沉降而造成对涵洞的影响。
3.2.4全段导流
全段导流适用于水流量小、施工区域小、工期短的工程。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需要一次性完成河流的截断工作,对河道内的建筑物进行充分运用,若周边地质环境存在差异,则应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例如,当河流位于山区时,两侧围岩比较坚硬,或者存在永久性隧道时,可采用隧道分流方案;当河流处于平原,两侧地形平坦时,可采用明渠改道方案;当河流分流量较小时,可选择涵管导流的方式。
3.2.5分段围堰导流
分段围堰导流指借助围堰对河床上的各类建筑进行均匀划分,然后开展分段施工。当河床被包围后,河流流经河床时可以对其进行截断。分段围堰导流技术适用于河流量巨大,河床宽度大且工程周期长的情况。
3.3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合理的设计方案,而且还要求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这也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方面。建筑部门选择高技术人才,并对其综合素质进行评估,以使施工过程更加顺利和安全。同时,可以进行定期培训,以确保建筑工人掌握先进的导流和围堰技术,使他们能够不断更新其技术知识。对于不同基础、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指导措施,使职工的知识更加扎实。另外,施工单位应提高对施工人员的重视程度,组建一支高度专业的施工队伍,建立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监督,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分析和讨论,不难看出,施工导流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地完成整个工程。在设计具体的施工导流过程中,要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并结合现场的具体条件和客观需求来设计相应的导流方案。
参考文献
[1]程伊彪,都恩伯.用于文物老桥水中墩基础维修加固的围堰施工技术[J].桥梁建设,2019,49(3):102-107.
[2]黄备,黄浩馨.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9,16(09):151-152.
[3]程东普.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9):52.
[4]曹际妹,乔鹏.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的应用分析[J].冶金管理,2020(1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