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第4月第11期   作者:李金龙
[导读] 近些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提高。现阶段,水利工程与其他建筑工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施工质量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李金龙
        新疆睿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提高。现阶段,水利工程与其他建筑工程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施工质量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保障水利工程后期投入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施工阶段要落实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但是由于水利工程项目涉及人员和部门较多,工程项目内容也较为复杂,无法避免质量监督管理问题的发生,无形中增加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研究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介绍了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特征和其存在的问题,并重点研究了提升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旨在保障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规范;施工安全
        引言
        水利工程对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部分。水利工程对于区域内的防洪减灾非常重要,因此,是区域内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本身的功能和作用,必须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使用安全,落实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这必须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1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历史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作为政府对使用国有资金建设的工程进行监管的手段,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史。早在80年代初期,原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标准局联合下发《关于试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条例>的通知》,提出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做好质量监督工作。随后,国家先后颁布《国务院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出要建立专门的机构开展质量监督工作。1990年,国家建设部制定并颁布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明确了由政府主管部门授权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各类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交通和民用、市政公用工程及建筑配件、原材料实行质量监督的权力。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起步于1986年,水利电力部颁布《水利电力部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条例》,并成立水利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1997年,国家水利部制定并颁布《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同年12月又颁布《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正式明确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权利与职责,水利工程正式进入了业主质量负责、监理质量控制、设计质量服务、施工质量保证、政府质量监督的全方面质量管理体系。2000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经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将工程质量监督以法规条例的方式确定下来,赋予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责任主体的权责和义务,为我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不够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复杂性,随着水利工程施工规模越来越大,施工过程更加需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只有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每个阶段进行安全检查和质量监督,我们才能够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其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还很不够。由于建设团队对水利工程的监管工作还不够重视,大量工程项目仍然缺乏相应的水利工程行业许可证,导致实际施工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标准无法得到保障。现阶段的水利项目工程非常需要进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然而,在实际的建设的过程中,很少有施工单位能够重视项目建设前期的项目研究。如果水利工程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建设可行性分析,建设团队的施工将出现脱离实际的问题我。总体而言,水利工程的现场施工和监督管理应当充分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而不能仅仅关注项目建设的虚假表象,浪费人力物力资源。


        2.2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经费不足
        质量监督管理计划是否能够得到落实,与经费有直接关系,只要保障经费的充足,就能够在水利工程项目中落实质量监督管理计划。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缺少活动经费的问题,甚至存在连工作人员正常开支都难以兑现的情况,这样不但阻碍了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计划的顺利实施,也降低了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水平。
        3加强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策略
        3.1科学改进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
        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政绩,更是为了实现惠民工程的实际使用性能。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应认识监管力度不足的缺陷,立足于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出发原则,以健全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保障工程的性能,这同时也是优化配置资源、节约建设资金的重要方式。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避免由于施工质量的缺陷而导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现。科学改进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是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举措。维护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是实践中构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构的最主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严格落实管理的规章制度。首先,只有督促为了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工作单位和部门遵守法律法规,才能够从根本上改进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参与工程管理的人员都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开展施工工作,确保监督管理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才能够充分发挥施工单位、政府、社会舆论和施工设计单位等在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的作用。
        3.2增加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资金投入
        按照相关规定,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前需要交纳质量监督管理费,目的是确保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质量监督管理活动经费经常会出现不足的问题,无法保障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针对这一问题,水利工程施工方应该主动追加质量监督管理费用,使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当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启动应急预案,尽可能避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3.3加强质量信息化工作。
        目前工程质量资料仍以纸质资料为主,检查资料需要到项目部查阅,同时资料的及时性和真实性难以确保。工程重要的质量信息应该系统化整理并归档,如果能建立一个质量监管系统,各参建方依照不同的权限操作,将不同阶段的质量文件上传、审查、保存、调阅等,同时可以附加管理人员人脸识别打卡等相关监管功能,形成透明施工、质量溯源的模式,必将改革工程质量发展的阻碍,提升政府监管水平能力,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的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项目不但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因此要给予水利工程项目足够的重视。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只有真正落实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才能够保障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为此,要通过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重新划分质量监督管理职责以及增加质量监督管理资金投入等方式,提升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水平,保障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使水利工程项目早日投入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建华.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思考[J].低碳世界,2020,10(07):149-150.
        [2]高志伟.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的思考[J].中国标准化,2019(24):200-201.
        [3]马小明.分析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应用[J].低碳世界,2017(35):18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