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山东忠才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主要材料,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是衡量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标准,不但影响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还关系着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应加强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对其应用要点进行深入分析。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不断提高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良性发展。本文对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钢筋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质量、进度与安全,钢筋检测技术适用于钢筋性能检测与评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强度、延性、保护层厚度等指标,合理运用多种探测技术、测定设备与检测方法进行钢筋试样质量及施工质量的控制。本项目中聚焦钢筋入场检测、焊接施工、绑扎作业与连接处理等环节进行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致力于为同类型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1建筑工程采用钢筋施工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中采用钢筋施工可适当配套新技术工艺,以解决传统板梁建筑结构中所存在的梁体严重外漏、需要加以吊顶掩盖的技术问题。建筑工程结构在举架高度上如无法保证,可能会导致生活空间压抑感过大等问题。如果采用钢筋结构进行建筑空间处理,其优势巨大,可保证结构布局合理宽敞,就建筑墙体结构所能承受的横、纵荷载力而言,钢筋结构从整体上提高了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且优化了建筑结构稳定性,降低了坍塌发生的可能性。在建筑工程开挖施工中需要重点结合结构稳定性、沉降性及设计难度优化钢筋结构,即突破建筑空间施工局限性的问题。
2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2.1优化施工方案
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中要加强各个环节的管控。首先,重点管理好钢筋结构制作环节,严格控制施工环境,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全面检测电气装置的应用和操作机构内容。技术人员要重点关注混凝土搅拌作业,严格控制好原材料配比,同时加强现场作业控制,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完成各项操作。其次,在安装模板时要注意避免在料斗下方作业,以确保施工安全。在浇筑深基坑时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及时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在完成所有环节的施工后,应全面检查整个施工阶段,尤其是重点区域,并加强质量问题的整改。
2.2建设完善的管理体系
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和管理责任制度,并加强工程监管工作,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流程及施工工序进行严格的规范。在管理过程中,应对各个岗位的职责、权力及工作内容进行明确,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常进行施工作业。当出现施工问题时,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从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效率。
3建筑工程采用钢筋施工的技术要点
3.1钢筋入场检测
在检测项目划分上,首先采用拉伸试验进行检测,以拉伸速率作为衡量指标,通过控制应力速率开展检测作业,获取钢筋的强度、屈服、强屈比、超屈比等参数,由此掌握钢筋的拉伸性能。其中在性能测试环节,应将应力速率变化范围控制在0.00025~0.0025范围内,保持该应力速率执行后续操作;待度过屈服阶段,进入强化与颈缩阶段后,再次将应力速率调节至0.008左右,保障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获取到精确的屈服点力值和最大力值。
其次在弯曲检测上,基于《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对钢筋材料进行弯曲试验,结合不同钢筋产品类型进行弯芯直径、弯曲角度等指标的判断,以此合理控制弯曲压头和调节支辊间的距离,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在完成弯曲试验后进行钢筋样品质量的检查,确认无裂缝或断裂等质量问题。最后在重量偏差检测上,以热轧带肋钢筋为例,应选取来自不同批次、至少5根以上的钢筋作为待测样本,确保单根钢筋长度为5m以上,针对钢筋进行逐根测量,将测量精度控制在1mm左右,保证样本重量偏差不超过总重量的1%,提高最终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3.2做好钢筋连接施工技术
专门针对钢筋条接头、坡口接头及搭接位置进行全面焊接。一般来说应选择电弧焊技术完成,气压焊、电渣压力焊等施工技术也是可行的。要保证焊接施工到位。如在焊缝形成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看是否要选择单面或双面焊接技术,不断丰富焊缝施工种类。通常情况下某些大型工程项目领域会采用上述钢筋连接施工技术,一方面确保钢筋接头的完整融合,另一方面也对钢筋接头中的特殊区域位置进行了充分的加热处理,用乙炔作为主要介质完成施工处理过程,保证钢筋变形弯曲到位,同时消除了偏斜安全隐患问题。
3.3钢筋焊接
要避免在主筋位置焊接钢筋,保证焊接工作在电板、帮条或焊缝等区域内完成,实现钢筋连接稳固性的优化。工作人员在选择钢筋焊接方式前要明确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焊接方式,做好焊接重点控制。比如使用搭接焊或者帮条焊时为了稳定钢筋材料,避免损伤钢筋,则可以选用单面或者双面焊接。当前建筑工程钢筋焊接使用频率较高的焊接方法为双面焊,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使用单面焊,且要注意控制好焊接质量。在使用帮条焊方法时重点做好以下关键点的控制:(1)帮条直径、牌号要随着主筋直径增加而适当增加,两者呈现正相关系,且帮条直径不能超过主筋直径。如果帮条和主筋直径相同,那么就要将牌号降低一档。(2)按照2mm~5mm标准控制帮条焊和主筋间距。(3)开始焊接前先预弯主筋以保证主筋轴线平直。(4)焊接人员在焊接过程中可以用引弧处理焊缝,在端头收弧之前填满弧坑,以保证紧密连接主焊缝和定位焊缝。
3.4做好钢筋绑扎安全施工技术
在施工前需先清除表层部位的大量钢筋锈迹,降低钢筋结构的腐蚀风险。绑扎过程中会应用到各种铁丝绑扎各种规格建筑钢筋材料,同时避免出现铁丝与钢筋匹配不当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对铁丝的长度规格进行限定(一般选择20号、25号钢筋),且不同长度规格所对应的钢筋直径也不同,如20号、25号钢筋所对应的钢筋直径应在15mm范围内。总体来讲,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应围绕钢筋施工技术的各种技术应用事项展开分析,采用电弧焊技术搭接钢筋接头,完善钢筋连接。然后进行钢筋加工,在加工过程中要确保钢筋切口形状完整,获得符合钢筋直径、强度等级与钢筋切割长度标准的钢筋材料。最后对钢筋进行绑扎安装,牢固绑扎钢筋接头位置,保证钢筋绑扎部位绝对清洁。
结束语
总体来看,该项目在完成钢筋抗拉强度、重量偏差、弯曲性能等指标检测的基础上,根据质保书、委托书等文件的参数设计要求,将钢筋重量偏差控制在±5%以内,下屈服强度≥400MPa,抗拉强度≥540MPa,强屈比≥1.25,超屈比≥1.3,最大力总延伸率≥9%。依据上述参数进行钢筋产品质量检测,证实钢筋产品质量符合施工要求,为之后的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借此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并且配合钢筋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能够为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益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蕊.房屋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在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19,{4}(29):95.
[2]龙俊良.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4}(27):10-11.
[3]王元平.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建材,2019,{4}(03):187-188.
[4]王瑞娟.住宅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管理问题研究[J].江西建材,2017,{4}(23):95-96.
[5]庞玉栋.Z建筑公司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