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鹏
44142719921001****
摘要: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以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占据了经济市场的较大份额,如何防范建筑工程项目中恶意低价中标问题,成为了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针对建筑工程的不同需求开展的招标投标项目,是为推动建筑工程顺利开展所提出的优化策略,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的管理策略,使得建筑工程项目中恶意低价中标现象逐年加增。为提升建筑工程中标质量,应对投标人进行合理选择,投标文件的报价要求以及后期的合同细则、评标方法设置等多方面进行合理防范,以避免建筑工程中恶意低价中标为基础进行科学防范。
关键词:建筑工程;恶意中标;低价中标;评标方法;招标文件
引言:近年来恶意中标现象频发,结合不同建筑单位的建设需求面对中标单位的不满做法对其采取推迟发放中标通知书、推迟签订合同或拒签合同等措施进行警告防范,但中标单位则以拖延工期或停工方式要挟建设单位为其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此类现象发生对建设单位建设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不仅损害了建设单位的企业形象,更是为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了诸多的安全隐患,为有效遏制恶意中标现象的发生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1.建设工程低价中标概念简述
建筑工程施工前期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合作单位进行建筑项目的施工,但近年来恶意低价中标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恶意低价中标是指在招标过程中诸多实力相对较为薄弱的皮包公司,运用诸多不合法的违规操作获得建筑项目的中标名额。导致后期的工程建筑时,运用质量较差的材料进行施工,为建筑工程留下了诸多安全隐患[1]。
除此之外,恶意低价中标还会对建筑单位的经济收益带来较大的影响,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为增加中标几率恶意降低评标价格,或串通其他投标人共同采用低价成本的价格投标方式,以实现降低评标基准价数值的目的,相关部门应对此类现象进行重点关注并采取科学的解决措施,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2.建筑工程恶意中标的危害
建设工程建筑发展过程中,由于工程管理存在着较大的缺失而出现恶意低价中标现象,为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低中标法是我国所提出的合理中标方法,但由于相关管理政策的缺失而出现恶意低价中标,导致豆腐渣工程屡禁不止。诸多恶意中标单位为节省工程成本,表面采取最低价中标法实际以恶意中标形式将目光定睛于经济利益之上,忽略工程的建筑质量,进而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问题,为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2]。
其中半路抬价的工程屡见不鲜,恶意低价中标的单位并未按照工程所规定的内容进行顺利施工,本应在工程验收合格后招标人向发标单位发放最终工程款,但由于过程中的恶意低价中标现象导致工程利润缩减,进而为工程造成了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问题。除此之外,恶意低价中标为工程造成的安全隐患相对较大,虽可增加中标几率,但对实际工程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严重违反了招投标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尤其是对小型工程的影响较为严重,加大了工程的管理难度。
3.建设工程恶意低价中标防范措施
3.1加强工程招投标初期对恶意中标单位的监察力度
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投标单位在参与投标履行合同等阶段时,各单位应加强对其恶意低价中标单位的监察力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应到管理政策对其进行科学管理。
选择信誉良好的合作单位参与建设工程的招投标活动,建设单位应建立相应的招投标单位信息资料库并对其进行及时定期的筛选审核,将信誉较为良好、履行状况符合国家既定标准的优秀单位进行重点标注,对出现履约差、恶意中标、信誉较差的潜在投标人进行及时的淘汰出局,并送检相关部门对其行为进行深度调查,情节严重者予以通报批评,减少此等中标单位在市场中的活跃度。
3.2投标环节增加投标保证金
在我国所提出的招标投标法规实施条例中明确规定,招标人不得规定最低投标限价,目的是为引入竞争机制,因此在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为防止恶意低价中标现象,可采取增加投标保证金的手段,使得一些实力不足的皮包公司在此过程中显露出来,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高质量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保证金设置过程中,可将保证金增加到项目总额的50%,减少了恶意中标的发生几率,也是间接的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有效推进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文明建设[3]。
3.3加强投标文件评审监管力度
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应加强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力度,有效防范恶意低价竞争。面对不同建筑工程的建筑需求,评标专家需在短时间内对招标项目所提出的招标文件进行细化审核,面对如此强大的工作难度建议在评标前组织清标工作。清标人员可由建设工程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造价咨询人员组成,对工程项目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技术标以及工程的工程量、分项报价、市场需求等多项环节进行合理审核,提升工程项目审核质量,减少恶意低价中标现象的不良竞争。在主材、机械以及人工费用报价审核过程中,应由相关的质检部门探访当地材料市场充分掌握市场价格,确保所上报的报价符合当地市场信息,要求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进行合理标注,并附带主材价格证明、相关器械的租赁说明、租赁公司的证明以及人工的劳务承包合同公司等各项价格说明,若不提供此项说明则作为废标处理。
3.4运用综合评分法提升评标工作质量
评标办法是评标人报价策略的风向标,合理运用科学的评标方法可为评标工作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综合评分法是以科学标准选定评标价的基准值,并有效防止恶意低价中标的综合性评分办法[4]。为提升评标单位的评标份额对其进行科学的报价审核,建筑单位选取性价比相对较高、质量符合国家既定标准、实力较强的施工单位。以投标单位的平均值作为基础数值,合理分析投标单位的基础值报价,并在此过程中为其平均值进行科学测算。以投标单位的有效报价为平均报价,按照标底价格的双重核算基础值在最终标价中设置合理标价,在开标时公布标底价,其中所占比重多少取决于招投标单位自身的基准值,为其提供良好的评标环境。
3.5在合同中设立履约保证金条款,防止恶意低价中标
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标活动中,为减少恶意低价中标现象可在合同中设立履约保证金条款,加强履约保证金的管理力度。与此同时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前由投标单位向招标单位递交相应的保证金,确保投标单位所提供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等约定可以按照合同基准进行如约完成,为此减少恶意低价中标单位的合同签订违约等现象[5]。与此同时,加强合同中的未知问题细化说明,明确合同细则并对其进行综合的管理,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运行。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出现的恶意低价中标现象应得到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通过所构建的科学管理制度明确说明恶意低价中标问题对建设工程造成的严重影响。不断细化各项招标文件以及管理制度,建立投标单位信息资料库并做好相应的招标文件、评标办法的编制工作,避免恶意低价中标现象对建设工程造成的严重影响,为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推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燕.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8):210.
[2]文艳芳,任涛,王婷. 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最低价中标法[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8,35(2):72-77.?
[3]罗映娴. 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量清单招投标运用研究[J]. 区域治理,2018(19):45-46.?
[4]叶鹏.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改革中的合理低价中标研究[J]. 中国高新科技,2019(23):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