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第4月第11期   作者:徐鲁勇 郭景辉
[导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道路建设不断由中心位置向四周扩展,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经济发展越迅速,城市道路建设与规划将更完善,
        徐鲁勇 郭景辉
        37091119890726****
        12022419900825****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道路建设不断由中心位置向四周扩展,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经济发展越迅速,城市道路建设与规划将更完善,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市政道路施工易受土质、地形的影响,尤其是遇到软土地基,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改变软土土质的特性,稳固地基,不断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为城市后期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字: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措施;探讨
        1软土地基的特点
        在当前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基类型,土壤含水量高、渗透性差以及抗剪性弱等是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第一,含水量高。软土地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其土壤含水量高,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中土壤含水量超过20%,并且一些地区的软土地基含水量还有超过70%的情况。第二,渗透性差。与其他类型的土壤相比,软土凝聚速度较慢,渗透性较差,并且大部分软土土壤中包含了大量的有机质,软土地基在受到扰动时极易产生气泡,在降低地基渗透性的同时强度也会相应降低。第三,抗剪性弱。一般情况下,黏土较其他土质的抗剪性弱,并且存在不均匀的情况,不同部位软土地基抗剪差异较大。
        2软土地基技术应用的重要价值
        我国经济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引入了大量新兴技术,保证了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品质,提升了道路使用寿命。市政道路作为最基础的交通设施,在运输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市政道路建设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发挥了重大作用,它在强化地基稳定性紧密性的同时,减少了市政道路断裂沉降等问题,有效保证人们出行安全与交通行车安全,实现了市政道路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衔接,建立了交通运输体系,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加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加强技术创新优化,结合加固技术操作流程,展开具体施工,充分发挥软土地基加固技术的重要作用,有效延长市政道路使用寿命,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为提升我国综合实力、促进交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软土路基常见处理技术
        3.1加固土桩法
        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中采用土桩加固法,其运用深层搅拌法,添加水泥固化剂,利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基于水泥饱和状态发挥加固作用,结合粉喷法与浆喷法搅拌成桩,最终形成复合地基。为保证土桩法加固强度到位,应适当减少水泥用量,有效处理含水量较大、塑性指数较高等问题,在改进计量基础上,优化监理工作与工程质量,使加固法操作简单便捷,强化加固土桩复合地基技术应用,但是加固土桩法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大,施工成本偏高。
        3.2深层搅拌桩支护法
        深层搅拌桩支护法主要是通过固化成桩的操作过程,可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原始土壤的作用,可以大大节约能源,实现自然资源的再利用。在相应的搅拌过程中,其对地基周围的土壤没有影响,对周围的交通影响也很小。混凝土的浇筑过程,由于桩的形成过程与混凝土的浇筑密不可分,因此,相关操作人员有必要在最合适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技术准备并进行灌注操作。
        3.3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称为预压法,主要应用于淤泥性质的黏性土壤,黏性土壤的触变性、压缩性较强,含水量较大,在受外在压力的同时,土壤中的空隙会被挤压,排出其中的水分,增大土壤压力,使土质条件更稳定。排水固结法的真实效果并未得到建筑学界的认可,针对不同的土壤条件,其预压的深度是否有效,应进行进一步证实。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技术不断成熟,相关人员应不断完善预压法的理论研究,并在软土地基中广泛应用。


        3.4碎石和粉煤灰加固
        碎石和粉煤灰加固技术是常见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之一,施工技术人员结合公路特点,确定粉煤灰和碎石的配合比,然后将其与水泥充分混合均匀,形成强度和黏度较高的石桩,然后在软土地基内填入一定数量石桩,形成一个整体的复合地基。碎石和粉煤灰加固技术操作简单,施工工艺简便,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强度,适用性强,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会出现混凝土堵塞现象,增加了施工成本。
        3.5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其主要作用于地势结构较低的情况,选择专业的建筑机械进行地基打孔,将按照比例配的固化剂添加到机械的钻孔中,通过钻孔使固化剂到达软土地基的底层,并发生相关化学反应,蒸发固化剂中水分,缩小软土地基的空隙,以加强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常见固化剂的材料主要为石灰、水泥,其成本较低,施工效果较好。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固化剂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不发生结块,需要添加适量的外在液体。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地形、地基进行勘探,收集相关数据、信息,结合当前施工位置的实际情况,确定粉喷桩的具体位置,且应严格控制粉喷桩钻孔的范围。在施工过程中,应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同时工作人员应明确工程进度,以便后期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效率。
        3.6强夯法加固技术
        强夯法加固技术是现阶段软土地基加固施工中最常用的方法,其加固效果好,适用于工期短、软土地基薄的工程。相对于复合型地基加固具有显著的优势。强夯法加固过程中需要使用砂井,施工前应根据施工环境和气候特征,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尽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强夯法加固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施加冲击力来破坏原土层结构,包括动力固结、动力密实以及动力密实置换三部分。强夯法夯击功的大小决定了工程土体的沉降情况,夯击力越大,则土体沉降量增多,成正比关系。
        4软土路基处理注意事项
        在道路工程施工阶段,软土路基较常见,由于低压实度和高施工难度的双重影响,往往会导致路基变形、错位和沉降。通常,软土地基的形成是由施工过程中压实度和土体质量的变化引起的。软土层内部结构的发展变化会对正常的施工顺序和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压实难以完成,影响施工安全与稳定。在道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软土路基处理。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
        (1)加强软土路基施工现场土体结构的安全稳定,防止坍塌的发生;
        (2)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水质和土壤不受影响,将渗透作用降到最低;
        (3)提高软土路基的整体性能,采用加固技术来保证其抗压能力,使路基始终处于稳定状态,避免沉降现象的产生。
        结束语:软土在道路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大多数道路工程都涉及软土路基施工。因此,软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的施工应按相关要求进行,避免过多的随机性对工程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应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采取合适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以提高软土路基的施工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斌.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12):189-190.
        [2]赵立伟.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22.
        [3]张超.道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72-73.
        [4]杨道德.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11-14.
        [5]韩涛.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及应用[D].河北工程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建设...
•   ...
•   ...
•   建...
•   ...
•   ...
•   ...
•   ...
•   建筑...
•   精...
•   电气...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