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宝
37078119880122****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成果,拥有着长远的前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科研人员致力于研究砌墙材料以及墙体建筑技术,传统的墙体建筑已经不能够满足于现代化的墙体建筑需要的要求和标准。因此,不断有新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就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作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施工技术
引言
填充墙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墙体,已经越来越多地投入到建筑行业的应用中,与传统的砌墙技术相比较,填充墙具有非常多的优势和光明的发展前景。然而填充墙的技术要求也非常高,在应用填充墙操作的过程中,有专业的标准需要遵循。因此,填充墙的工程设计尤为重要。
1填充墙
1.1概念简介
填充墙是建筑材料中一种新兴的具有特点的墙体。建筑中的墙体有众多类型,但每种墙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支撑结构和能力,按照墙体能够承受住的重量来进行区分,将墙体可分为承重墙体和非承重墙体两大类别。而填充墙则属于非承重墙体类别下的一个,因为填充墙属于非承重墙,而框架墙体的全结构墙是不承重的,因此也可以将填充墙理解为不承重的全框架墙。全框架墙在建筑中需要有柱子作为框架中间的支撑,除了柱子和框架作为能够支撑整个建筑的中心力量外,填充墙需要填充在这个支撑框架的其余部分作为这个建筑的墙体,填充墙使用的材料多为空心墙以及轻质墙等一些不能够承担起承重的重任的砖块,所以填充墙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一个建筑进行填充。
1.2实用价值
填充墙虽然不拥有承重的能力,但它在实际的建筑应用中却发挥着自己独特的功能。填充墙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对建筑进行包围保护以及将建筑内部各个区域分开来。填充墙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填充工作,建筑整体的支撑由承重支柱完成。除了这个最主要的作用之外,填充墙还拥有着防震的结构特点,填充墙因其自身的材料轻,结构紧密,拥有很好的刚性等特点,能够在抗震上发挥明显的作用,防止在墙体受到外界的压力时而产生形状的变化。填充墙已经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它与建筑的框架和支柱结合起来,达到建筑结构的稳固性,同时它的施工过程简单易操作,能够大力减少工作强度,使工程速度提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1.3墙体特点
填充墙能够大力应用在建筑行业中,是因为其有不同于其他墙体建筑的独特方面。首先,填充墙是非承重墙,它不同于承重墙需要使用硬砖等能够承重的墙体材料,它通常使用一些轻型材料进行建筑的施工,使建筑能够将框架、支柱与填充材料进行区分,各司其职,促进了工作效率。由于填充墙是框架结构,因此在进行施工时,需要先做好框架,再进行砌砖填充,分工明确,提高速度。除此以外,填充墙还拥有常规墙体所没有的优势,填充墙是对已经做好框架和支柱的建筑进行填充,而常规墙体是整体进行修筑,因此,可以将填充墙看作两个部分,在拆除建筑时,可以将填充墙拆走,对框架和支柱不会产生影响,在需要重新修筑时,再进行填充即可。而常规墙体是一个整体,一旦拆除,则需要全部进行重新修筑,付出了更多的工作力。
2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2.1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分析
在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做好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由于填充墙体的材料较多,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用最佳的填充墙体的材料,并及时优化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保证施工图纸的设计内容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在具体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前期,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对填充材料进行保管,防止因为环境的因素对填充墙体的材料造成影响,不利于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负责运送填充墙砌体的工作人员在运输的环节中,应该合理优化填充墙砌体的运送高度,并根据施工图纸的实际情况安排填充墙砌体的位置,为施工人员施工工作带来便利。在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前期准备阶段,按照施工图纸的施工需要合理优化填充墙砌体的大小,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施工流程,为建筑工程施工奠定基础。例如:北京部分小区框架结构高层住宅楼二次结构施工方在填充墙砌筑工作环节中,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逐步优化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图纸进行规划,选用最佳的填充墙体材料,合理优化填充墙砌体与门窗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2.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填充墙砌体工程打破了传统承重墙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填充墙砌体工程已经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填充墙砌体工程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要时刻关注填充墙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逐步优化填充墙的整体构造,以此来提升填充墙的隔音效果。在填充墙材料的选择上,应该选用没有异味的节能型环保材料,体现节能环保的原则。在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的环节中,应该加强相关施工人员对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中选用施工材料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合理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针对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存在与施工图纸不相符的地方进行的纠正,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例如:某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具体的填充墙砌体施工环节中,实时的监测填充墙砌体的外部施工环境,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逐步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在铺灰工作的环节中,选择优质的铺灰砂浆,并根据施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铺灰的长度,在砌块吊装的环节中,严格规范吊装砌块的顺序,合理优化吊装的就位位置,在砂浆缝隙的浇筑环节中,使用相关的辅助设备将砂浆完全的深入到缝隙中,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2.3验收阶段的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中的施工检查验收技术是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建筑施工单位的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做好施工的检查验收工作,应该保证填充墙体的效果。在实际的填充墙砌体工程中,填充墙的功能具有多样性。填充墙检查验收环节对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较高,在实际的检查验收过程中,相关的检查验收环节较为复杂,对填充墙进行打洞处理,并调整好与水管之间的距离,保证施工安全。在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检查验收环节中,应该保证填充墙的大小符合施工图纸的实际情况,并依托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填充墙的水平或垂直位置进行测量,从而有效保证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当填充墙砌体工程中的施工检查验收结束之后,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填充墙中梁的位置进行优化,可以有效的提升填充墙的称重能力,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施工质量。在进行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中,施工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优化洞口的位置,并保证填充墙洞眼的准确性,并针对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优化,保证建筑工程墙体的稳定性。例如:某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重视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中的施工检查验收环节,加大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为了有效的保证建筑工程墙体的美观,根据房屋内部构造的实际情况,合理优化填充墙中梁的位置,防止出现墙体变形的情况,从而有效保证整体建筑施工的稳定性。
3结论
填充墙砌体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填充墙砌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验收阶段的技术工作,以此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柳建华.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与预算,2021(04):95-97.
[2]官同高.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20(12):251-252.
[3]段道增.浅析建筑工程中的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20(18):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