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第4月第11期   作者:徐玉鹏
[导读] 近几年,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崛起背景下,也给建筑工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发展空间。
        徐玉鹏
        37078119860813****
        摘要:近几年,在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崛起背景下,也给建筑工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发展空间。然而,现有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再加上土地的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既能节约土地资源、又能体现城市形象的现代高层建筑逐渐成为了建筑工程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现代高层建筑工程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么施工企业如何做到对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我们今天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引言
        我国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无论是管理体制方面还是在具体的施工实施过程中,都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保证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做到科学严谨,从而使得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的质量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1桩基工程施工技术以及常见问题分析
1.1桩基工程施工技术
        常见的有灌浆技术、静力压桩技术、灌注桩技术。灌浆技术是采用钻机对建筑工程基础上预先选好的位置进行打孔,并确保钻机深入到地基土层的内部,再借助高压灌浆设备将水泥浆液缓缓注入土层里面,使土层很快和水泥浆液凝结在一起,从而满足工程地基的结构和性能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灌浆时高压设备必须调试到所需的设计压力,水泥浆液应根据工程地基要求预先足量配置,保证桩基土层的强度符合施工要求。静力压桩技术是将预制桩体通过承受重力的作用,将桩体压入地基土层的施工技术。这种技术能有效防止噪声与污染,对于改善建筑工程周边环境有良好的作用,但是由于它采用分段预制,压入后需逐段接长的施工方法,使得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在软土地基中应用较多,对于其他特殊地质环境方面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灌注桩技术又分为钻孔灌注和挖孔灌注两种。进行桩基施工作业时,无论是哪种桩基灌注施工方式,都需要将桩孔位置的土排出地面,并且将桩孔周围清除干净后才能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钻孔灌注时需要注意对孔壁进行保护,通常桩直径在800~1200mm之间。挖孔灌注时有人工挖孔和机械挖孔,人工挖孔在孔深达到一米左右时就需要对混凝土护壁进行浇灌,当孔深达到规定标准时要进行扩孔,最后施工人员将钢筋笼安装到护壁里,再进行浇灌。挖孔桩的直径需控制在1m以内,深度控制在15m以内。
1.2桩基施工技术常见问题分析
        按桩基部位分,可分为桩基顶部问题、桩基中部问题和桩基底部问题。混凝土浇筑时会出现泥浆沉淀现象,桩顶混凝土浇灌不达标时就会出现夹泥问题,在浇筑完毕拆拔预埋钢护筒时,容易因用力过猛使桩顶的混凝土受到损害。当建筑工程桩基施工地质条件较差时,灌注混凝土时容易出现局部塌孔问题,使桩基中部出现缺陷。在水下灌注时,由于导管的气密性较差,泥浆进入导管后,导管内外压强差使混凝土自身质量受到影响,严重的还会出现断桩问题。地基沉降造成桩基底部位置发生偏差,使桩位发生偏移,桩基本身的承载力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2建筑工程中桩基施工的技术要点
2.1施工顺序要合理
        桩基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其包含的工序很多,而施工的顺序对施工质量有很大影响,所以,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也可以降低施工的难度,保证施工的质量。为了使施工顺序更加合理,施工设计人员要对施工方案进行统筹规划,比如外围桩孔工作中,要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预留一部门桩孔不被浇筑,使其作为排水井,这样也可以为桩基工程的后续工作提供更大的方便,提高桩基工程的质量与效率。
2.2桩基施工的技术细节
        (1)施工时,如果桩身内部的混凝土强度与预先设计的强度相符时,应该将桩静置,而且经过蒸汽的养护之后方可施工;在进行沉桩的施工时,利用经纬仪严格的测量,使桩应该保持垂直,误差不超过0.5%,因为偏差较大时,会导致桩身容易开裂。


        (2)在桩冒和送桩器的选择上,要保持外形上的相互匹配,而且在强度和刚度等的选取上也一定要合格,桩冒和送桩器的下端应该采用开孔的方式来加强桩内部同外界的互通性能,尽量使得每次沉桩的操作都一次到底,避免中间的出现的短暂性停歇。
        (3)对于空心桩一般不进行截桩的操作,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必须要截桩时,应该采用机械分割的方法将无需截掉的那部分桩身加以固定,然后再沿着钢箍的上边缘进行切割,钢箍绝对不可以利用人力进行强行的截除,可以利用气割法进行切割。
3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3.1对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要点进行控制
        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准备阶段主要以下包括三个环节:对建筑工程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结合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方案合理的进行施工组织。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桩基工程施工过程的主要依据,所以勘察报告必须具体、详细、真实、全面地体现场地的地质情况。因为地质报告的准确性,对桩的选型、直径、深底、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的组织都会直接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地勘报告越详细,制定的施工方案就越完善,施工组织就会越科学。施工企业编制的施工方案要包含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设备、施工进度,施工方案的制定既要保证企业利润又要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设备要根据施工图纸的来选择,要合理、高效。
3.2对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阶段的技术要点进行控制
        桩基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主要控制桩倾斜过大、断桩、桩身砼离析、桩位偏差过大等。因为这是桩基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处理不仅会加大成本,还会延误工期,如果处理不当还有可能会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针对不同的桩基类型,必须分别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同时,施工技术控制点的设置也要结合桩基结构与施工工艺要求进行科学进行。如:对于湿作业成孔灌注桩,如果是水下浇筑砼,一定要注意使用导管,同时要注意导管的拔管,要随着砼顶面的上升掌握导管的进入深度,避免导管埋入过深或导管脱离砼面而造成桩身砼离析和断桩。桩在成孔过程当中,如果遇到较大孤石或探头石,桩(钻)机底座安置不平或产生不均匀深陷等,就有可能造成桩孔偏斜。因此,质量技术控制要点不仅是有效的对施工工程中工艺条件及技术参数的控制,也应加强对桩基施工质量有影响的各项外界因素的控制。现代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致力于采取科学的分析与论证,合理准确的对技术控制点进行把握,进而有效的使桩基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3.3处理桩基质量问题时的技术要点控制
        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需及时处理,并要保证处理方案的科学合理性,还要对没有完成的施工部分进行改造和预防,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处理桩基质量问题的技术方法主要有:首先,补沉法。在预制桩入土深度不够或者打入的桩由于土体隆起使桩抬起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其次,补桩法。要考虑到不会破坏到混凝土强度以及周围桩时才能采用这种方法,补桩施工成本较大,工期也较长。再次,补送结合法。打入的桩要分节连接,当质量较差的桩出现节点脱开的情况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最后,纠偏法。当桩身出现倾斜但没有发生断裂,桩长较短时,可以选择对局部进行开挖,然后用千斤顶进行纠偏处理。
4结束语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现代建筑工程中高层建筑数量逐渐的增多,建筑工程的质量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因此桩基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广泛的应用。桩基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桩基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缺少的步骤,施工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需要充分的认识到桩基技术的重要性,不断的对其进行改进和创新,进一步的推广桩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健.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房地产世界,2021(05):66-68.
[2]徐帅军.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智能城市,2019,3(12):152.
[3]王舒静.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J].福建建材,2017(03):72-73+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