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第4月第11期   作者:查明虎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也随即产生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
        查明虎
        安徽省马鞍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243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也随即产生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是个严峻的问题,深刻影响人类日常生活。要想将大气污染问题控制住甚至解决,有关部门需要切实落实环境监测,采取有效措施。本文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的大气污染的问题为例,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治理;作用
引言
        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存在超标的有害物质,从而导致空气污染。一般情况,多方面共同作用导致大气污染问题,包括自然、人为原因,具体因素如工业废气排放、燃烧煤炭、汽车尾气排放等。大气污染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同时也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加强大气污染治理、监测工作。
1环境监测在大气治理中的作用
        (1)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环境监测是前提和基础。环境监测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手段,对现存的大气问题进行长期监测和实时反应,并且对过去环境问题所在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进行分析对比,预测未来环境状况发展趋势。有关部门以环境监测的结果为标准和重要参考,提出科学的治理方案。(2)在现阶段,执法部门根据环境监测的数据和未来环境发展趋势,及时了解大气污染问题,依法实施措施,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打击工厂的过度排放,推行低碳出行等。有关部门会根据地方的环境状况,例如,某地二氧化硫超标,也就意味着相关部门将寻找污染源因子,并进行处理。在必要情况下,地方会将环境监测数据上报并反馈给执法部门,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方法。(3)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保护单位提供各项空气指标,确定不同污染源的占比,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污染源的防控措施。环境保护单位对各项指标和往期处理方法行整合借鉴,为环境治理方案提供第一手方案,并积极配合执法部门治理大气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开创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新时代。
2大气污染危害性
        大气污染种类繁多,而且危害性极大。其中最为主要的污染物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固体颗粒物等。这些危害物不仅对环境造成威胁,破坏生态平衡,而且还危害生物的生命健康安全。例如,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容易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不仅对人类的呼吸道造成伤害,而且还会对水资源以及土壤资源造成污染;粉尘引起雾霾天气;颗粒物对人类肺部健康造成危害等。因此要强化对大气环境监测,掌握污染源的具体信息数据,从而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全面科学的依据,提升治理效率。造成大气污染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工业生产废气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升,工业生产企业逐渐增多,尤其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对大气污染物治理不重视,导致工业企在没有对废气进行合理治理的情况下随意排放,严重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而且缺乏完善的大气监测机制,技术设备水平较为落后,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迅速扩散,造成更大范围的空气污染;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私家车的数量逐渐增多,委派排放量增加,而且缺乏相关的管理政策,导致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对能源的利用率低,不完全燃烧产生大量的污染排放到空气中,造成严重的气污染。
3提高有效路径
        3.1促进技术改良和新能源开发
        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应减少对能源消耗的过度依赖,减少资源、能源浪费现象的出现,促进新型能源的使用、推广,对污染源、碳排放量有效减少,强化废气排放处理整治工作。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内容,生产企业需要获得经济效率的同时,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明确大气环境污染造成的重要影响,优化企业生产环节,促进新型产业结构建立,对产业方向有效调整,优化生产技术,促进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注重细节,对大气环境污染、破坏问题有效降低。
        3.2促进对遥感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
        对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应用,促进突发环境监测网站监测数据的建立,自动监测多环境参数,明确不同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使得一些指标在接近警戒线后预报,从而减少危机的出现,明确环境污染的实际位置,为突发性事故管理决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连续监测、自动监测以及总量控制工作,促进城市环境质量预测预报系统,预报大气环境质量情况,及时预警可能出现的大气污染事件。同时,还要注意强化污染源和应急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污染源常规监测能力,并对污染物排放的视频、图像实时跟踪监控,实现有效的控制工作,促进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的建立,平台包括的功能如信息管理、查询、发布,数据采集、分析等。
        3.3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针对性
        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环境监测工作是否到位也决定了环境治理效果的有效基础。当前我国环境情况复杂,不同地区的污染状况也都大不相同,这给环境监测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扰。而之所以提出要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针对性,其主要关键就是“因地制宜”,即结合实际环境问题来制定环境监测的有效方案,工作者也不应过度执着于对环境案例的相似性探讨,这只会对现有的目标环境监测带来困扰,而是应提炼已有的监测经验,将经验应用到监测工作中,这样才能够让环境监测更贴合实际情况,保障监测工作的针对性。
        3.4重点监测人为污染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部分人缺乏一定的环保意识,导致在生活中存在乱排乱放行为,其中主要以工业、生活废物为主,这些废物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甚至会影响生态平衡。部分企业受到经济利益、资金以及污水处理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乱排乱放行为,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不仅如此,在农业发展中,很多农户过度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给水源及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环境监测部门要重点做好对人为污染行为的监测工作,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有效控制人为污染。通过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对所发现的乱排乱放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使更多企业及个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升环保水平。
        3.5持续完善监测技术
        我国地方政府在开展大气环境治理时,需以地区当地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完善和优化当前环境检测系数,保障环境检测技术能够满足环境治理工作的要求。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优化,环保部门不仅掌握了大气环境污染准确数据,并为后续环境治理方案的建立以及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只有不断持续完善监测技术,才能够从根源上保障大气环境治理工作质量,应予以重视。
结束语
        在新时期,随着大气污染现象日益严重,提升大气治理效果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要强化对大气环境监测的深度研究,形成科学的环境监测意识,提升大气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提升监测成效,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数据信息,促进治理效果,为人们创建更加优质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于道哲.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环境与发展,2019,31(11):133-134.
[2]王标.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31(11):147+149.
[3]程建美.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价值工程,2019,38(32):10-11.
[4]宁斌,刘伟天.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科技风,2019,{4}(26):155.
[5]雷彩霞.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4}(21):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