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志清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危险系数比较大,同时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高空作业等工作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危险系数,加上天气、环境、工程质量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给受害人的家庭和生命安全带来巨大打击。基于此,以下对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预警管理探索
引言
现阶段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也正在逐步提高,尤其是机械化、自动化管理水平,操作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必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推广安全、规范的管理模式,使其能够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并且能够稳定地发展建筑业工作。另外,中国的建筑业也在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有必要采用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方法对建筑项目进行有效管理。
1建筑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的意义及概念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预警管理对已经发生的安全隐患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已经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供及时处理的决策依据,对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提供防范依据。安全预警管理的关键是提前预警,做到事前管理。从源头出发,及时发展隐藏的问题。预警管理系统能够对外部环境和内部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安全预警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能够对已经发生的安全隐患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对未来发生的安全隐患提供防范依据。安全管理人员通过安全预警管理平台及时获取建筑市场上的最新信息,为建筑施工的日常管理提供支持。安全预警管理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安全预警管理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预警,进而尽可能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将风险的管理效率最大的提升。(2)提升调度管理水平。调度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极其重要,是整个的信息集散中心,安全管理预警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安全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到安全管理人员手中。(3)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人员和部门领导能够通过安全预警管理平台及时获取工作态度和工作进度,相对传统的电话咨询和组织开会,大大节约了沟通的时间,既保证了工作质量又提升了工作效率。
2建筑安全事故成因
2.1人员流动性大,素质不高
建筑行业入职门槛相对较低,且相关施工企业的需求较大,因此从员工的文化素质、管理意识及能力上分析,因此造成整体素质不高。此外,从相关部门的统计分析看,我国建筑领域的相关资质证书较多,且对于技术人员的学历要求并不高,加上建筑市场对于人才的大量需求,相关技术人员的资格证书的下发都是在建筑市场对于人才大量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忽略了对技术人员基本能力及基本素质的考核。
2.2不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目前,许多工程企业在管理工作中不重视对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导致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从而只注重项目施工中的便利性,而忽视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了施工安全。另外,农民工在建筑队伍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建筑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总体素质相对较低,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仅会降低其专业水平,而且会影响施工质量,薄弱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往往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3安全责任不明确,缺乏安全管理投入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建筑项目都会涉及到外界主体,而且都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此部分的外界主体所涉及到的安全责任体系的确定却不明确,有些建筑企业却利用分包的形式,将不确定的安全因素转嫁给别的企业,导致施工项目中的安全风险存在转移,严重威胁到其他企业或者个人的利益。此外,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对于造价控制过程中,往往会减低安全管理方面的造价,导致整体造价压低现象严重,导致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资金短缺,对于建筑项目的整体建设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3建筑工程中预警管理的应用分析
3.1强化风险预控管理
任何工程项目都具备一定的风险,尽管工程项目本身做了很多的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安全设备以及员工的培养都进行了有效的资金投入,但是因为建筑项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上施工范围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安全事故的管理工作可能没有办法做到更加全面,还是可能会发生一些意外的安全事故。对于这种情况,施工单位要做好对风险的预控管理,重点对容易发生危险的施工场地进行着重监督,同时还要加强安全区域意识,对于不是施工区域的工作人员要及时阻止进入施工场地,确保人员安全。
3.2建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有关单位、组织部门和管理人员必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全面重视施工安全,并以借助有关法律和政府法规进行施工安全管理为管理目标。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其工作职责和权限范围,必须积极履行安全监督管理任务和职责,对如何进行安全施工有清晰的认识,采取安全、科学的监督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公司的安全监督管理理念是把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项目施工中监理的监督工作也尤为重要,其不仅要实时监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还要及时发现并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提出及时纠正错误的施工工序,调整施工作业规划工作。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技术和施工特点,拟定出相应的安全监督管理措施,从而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效率,确保施工质量。
3.3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目前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要求,对于工程项目而言一直以来遵循的原则就是安全第一,这种施工理念完全符合我国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战略眼光,因此,除了对施工安全事故的管理工作而言还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建设。施工单位需要将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将整个施工过程变得更加标准化,将工作内容细化成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工作任务点,保证在工作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这种生产标准化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帮助工程安全制度的实施,保证整个工作过程可以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是提高工程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3.4智能化安全管理的推广及运用
当人为的安全管理存在一定局限性时,可以采用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实施建筑工程的安全检查和管理。例如采用人脸识别登记系统,便于施工人员进出场考勤管理和施工现场的封闭管理;智能定位安全帽使用,用于施工人员现场实时定位,发现异常情况,便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塔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不但有效预防塔吊超重超载、碰撞、倾覆等安全事故隐患,更让危险完全看得见,事故可留痕、可溯源,控防“物的不安全状态”。
结束语
安全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其能够将建筑工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提前预测出来,能够给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其能够及时发布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重点工程以及重要环节中的重要变更,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督和处理,进而实现超前预控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鑫鑫.建筑安全事故与时间关系探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1):209-211.
[2]高勇.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J].居舍,2019,{4}(28):10+18.
[3]邸超,赵薇.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4}(09):226.
[4]李崇.建筑安全生产事故成因关联分析及趋势预判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
[5]杨芳.民用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探讨[J].四川水泥,2016,{4}(1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