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中行
45262319800509****
摘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对公路桥梁项目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公路桥梁项目建设之前,人们必须对施工地段进行实地勘察,以实际数据为基础,合理选择公路桥梁项目施工环境。同时,要不断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以增加公路桥梁的使用期限与应用舒适度,有效保障人们出行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处理。
关键词: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处理
引言
由于路桥工程建设数量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路桥工程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路桥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土地基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如强夯法、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等,为确保这些技术的有效落实,提高路基的加固效果,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场地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分析,从而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保证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
1软土地基
通过对软土地基分析,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1压缩能力强
我国地质环境比较复杂,不同地区情况不同,很多公路桥梁施工所处地质环境以软土地基为主,对工程质量会产生影响,为了满足施工需求,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渗透能力差
黏土中包含大量沙土,所以固化成块效率比较高。如果其中存在有机物,就会造成排水通道被有机物形成的气泡堵塞,渗透能力也就会有所下降,水分无法及时排出,固化时间会变长[1]。
1.3抗剪能力低
这是软土地基的特点之一,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公路桥梁施工中要做到规范施工,有利于提升软土地基抗剪能力,确保达到质量标准。软土地基特点决定了施工难度比较大,所以要创新施工工艺,保证满足实际需求。
2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处理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2.1表层排水施工技术处理
由于软土地基中的含水量较大,影响着道路桥梁基础结构的稳固性,难以满足其建设质量可靠性要求。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通过对地势较低或路基结构位置偏高的道路桥梁工程实际情况及软基处理要求的综合考虑,加强表层排水施工技术处理方法使用,并从增设防渗层、重视吸水性良好的回填材料使用及排水明渠高效利用等方面入手,提高软土地基中的排水效率,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好道路桥梁施工作业,避免其结构应用质量、施工效果等受到不利影响。
2.2强夯处理方法
强夯法作为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常见的形式,要想能够确保该种施工手段应用价值有效发挥,那么施工人员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先完成轻夯处理后在进行重夯,施工人员必须结合现场环境,保持适度的原则,合理的调节落锤的高度值。同时,严禁夯击坑较大以及较深现象的出现,更不能深坑周边出现严重的凸起问题。最后,为了能够确保土壤能够实现顺利的排水,在施工人员完成夯击处理之后,必须先静置一段时间,当可以顺利进行排水时才能够开展接下来的施工操作,保证土壤结构当中的裂缝能够有效的弥合。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处理中所应用的强夯法,大多数的施工单位会借助25t的轮胎吊车,控制夯击的高度在0.8m,融合自动脱钩设置形式,确保施工设备自行进行夯击[2]。
2.3粉喷桩加固处理法
正式施工之前要对现场进行清理,创建出良好环境,保证施工活动正常开展。
运用粉喷桩加固处理方法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地质情况开展检测,根据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方案,为施工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工作人员是施工主体,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求具备专业水平,对粉喷桩加固处理法非常熟悉并可以有效使用。随着建筑技术发展,将会出现新的软土地基施工方法,所以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理念,进一步优化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2.4砂垫层技术
在当前软土地基施工的过程中,对于部分土层土壤厚度较小、排水性相对较好的地段,施工人员一般可以采用砂垫层技术对地基进行处理。施工人员要尽量将砂垫层的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在抬高排水面高度、加快地基排水速度的同时,可以为后续地基形态固定以及后续施工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砂垫层技术开展软土地基施工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严格控制垫层材料的质量。一般情况下,为提升砂垫层的固结效果,砂垫层中粗砂的含沙量要小于5%,以便提升后续地基施工的效果。
2.5预应力管桩技术
预应力管桩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比较常见。通过预应力管桩技术可以有效改变土壤的内部结构,通过管桩进行承力,达到支撑和挤密土层的作用。基本原理是在软土地基中埋设预应力管桩。首先,由技术人员确定地基位置,之后开展测量工作,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打桩位置的精准,为后续的地基处理效果提供保障。最后,基于测量数据进行管桩埋设。在此过程中,管桩的选择不但要考虑到周边环境,还要对地基特点进行分析。完成打桩操作后,要在打桩位置设立标志牌,防止遭到破坏[3]。
2.6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如果地基为饱和软土地基,可以选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技术进行处理。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水泥的固化作用,使水泥搅拌桩与土层成为整体,提高土层的密实度与强度。具体操作为:首先,进行水泥的搅拌,保证搅拌均匀、充分,并在搅拌过程中添加固化剂与软土地基产生化学反应,使其吸收软土中大量的水分,减小土颗粒之间的孔隙,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7排水固结施工技术处理
对于含水量丰富的软土地基,在加强其排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道路桥梁施工单位及人员重视排水固结施工技术处理的科学应用。在此期间,需要做到:(1)设置好性能可靠的排水系统及加压系统,采用塑料排水带或砂井排水方式,及时排出路桥软土地基施工区域土层中的水,满足其应用中的结构稳定性要求。(2)施工单位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排水固结施工技术的功能特性、利用价值等有着更多的了解,制定并实施好相应的处理计划,促使道路桥梁基础结构施工中能够得到更多的专业支持,从而为其性能可靠性增强及车辆的安全行驶等打下基础,实现对排水固结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高效地完成软土地基施工处理计划。
2.8加载技术
加载技术因其具备有效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地基沉降系数、提高地基荷载、保证道路桥梁稳定性等方面的优点,在当前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被广泛应用。现阶段,在道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预压加载与填土加载作为加载技术的两种应用方式适用于不同的软土地基施工情况。具体来说,相较于填土加载适用范围相对较广的情况,预压加载主要被应用于深度小于0.5m的软土地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是,受不同地区软土地基土质不同的影响,在开展预压加载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预压时间也存在差别。为进一步提高地基的质量,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依照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预压时间[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就如今情况来说,我国经济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时期,路桥建筑也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展中,所以路基处理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定要真正注重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建设出高质量、高性能的路桥工程,切实保障人们通行的安全以及运输发展的实际需求,真正增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鹏飞.公路路桥施工中有关软土地基处理策略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7):101-102.
[2]赵立伟.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22.
[3]邹会宗.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6):203.
[4]汤智力.路桥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