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旭龙
乌恰县就业创业市政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阿图什市乌恰县 845450
摘要:21世纪的到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工程造价的预算、计算和管理。项目成本是形成项目建设固定资金的关键因素,项目成本的合理性是通过成本管理来核算的。在建筑工程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发展,首先要处理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建筑成本之间的重要关系。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建筑施工;成本管理
引言
工程造价应由建筑安装费用、机械设备购置费用、管理费用、利润、规费、税金等构成,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为此,必须提高工程预算与成本核算的效率,控制存量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强化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使施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1造价预结算和施工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
1.1通过预结算工作合理降低成本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相对较为科学和完善的预结算方案,所以在进行预结算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定额套用审核的作用。以及在针对工程量进行审核的过程中,提高对整个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效率。在进行实际的施工之前进行造价预结算工作,可以保证针对每一个施工流程制定更加详细的资金使用方式,所以在后期实际的施工环节和施工流程中,能够让每一位管理人员更加明确成本的使用方向,从而增强对成本管理的效率。同时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应的工程量和工程环节进行成本和资金的计算,以保证在后期实际的施工环节中能够按照事先预结算工作中所列出的资金的使用方向进行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从而保障在后期每一个施工环节中对成本和资金有更加明确的数据记录。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使其创造更多的收益,不仅要确保质量,而且要使资金和成本能够达到优化的配置。通过预结算工作,可以明确每一个施工环节中具体使用的资金数额以及每一个施工过程中资金的具体流向,通过预结算工作能够使建筑工程的成本更加节约。
1.2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监督
对工程项目的预算和成本核算要在适当的阶段进行审核,确保预算和会计账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提高对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通过对施工工艺的预测,实现成本管理的有效监控。对项目建设的监督过程、预算监督制度的监督过程以及资金的建立和使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控制必要的费用。建设单位的预算是根据预算来预测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施工过程来调整,以避免浪费资金。
2当前造价预结算成本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企业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建筑行业在整体发展进程中,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是企业管理制度中的通病。建筑成本管理体制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者对成本管理制度认识不够全面,缺乏正确的成本管理观念,忽视了成本管理在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方面的关键作用。但是就实际的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各行各业都需要健全的管理体制作为规范发展手段,以成本管理为例,其能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管理人员在经济管理意识方面的欠缺
全行业的大力发展,使施工单位逐步建立了相应的管理部门,并不断完善。尽管各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比较完备,分工明确,但其中包含了具体的工作内容,主体责任没有明确界定和落实,相互回避责任,主人翁意识淡薄等问题普遍存在,管理和操作成本过高,是一种不恰当、不科学的管理方式,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改进。
3改善造价工程预决算和成本管理效率的措施
3.1完善预结算责任制与成本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首先,贯彻和落实成本管理制度。立足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企业要建立规范的成本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想要使企业获得可持续的利润,就要明确发展目标,建立适应当前发展形势的管理制度,保证施工成本管理体制的完整性与合理性,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使经营管理利润最大化。此外,成本管理制度要为施工管理提供参考。其次,完善企业预结算责任制。预结算责任制度的逐步完善能够给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助力,预结算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具体结合工程建设需求,责任落实过程中要保证每一项工作都纳入管理体系中。
3.2强化预结算人员的业务能力
工程项目预结算管理对承包单位的成本管理、进度款支付、施工计划安排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而工程项目预结算报告编制的水平主要取决于预结算管理人员对定额套取、工程量核算以及各种费用计取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一旦预结算管理人员存在业务能力不足、责任心不强或者经验欠缺等方面的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预结算报告编制的水平。因此,相关单位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来不断提高预结算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在组织预结算管理的人员体系时应该优先考虑那些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技术骨干。同时,为了更好地锻炼新人,还需要预结算管理的骨干人才对新人进行细心的指导并使其快速形成经验和能力。
3.3材料成本管理
材料成本是建筑工程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材料成本可占工程施工预算成本的60%左右。所以材料成本的管控工作对工程总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应明确材料成本管理的工作任务。对材料的取用时间、材料的规格、材料的数量以及材料库存余量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同时严格控制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量,减少工程材料的浪费。制定完善的材料库存检验制度,掌握材料的库存情况。制定科学的材料管控流程,提升材料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其次,制定科学的材料采购规划。建筑施工材料价格会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发生波动变化,制定科学的材料采购规划,可以有效节约建筑成本费用,提高材料采购的工作效率。避免材料积压增加施工企业的仓储压力,保证工程建设的材料供应。既能节约成本费用,也能保证工程进度的正常推进。工程材料采购人员应时刻关注材料价格的波动情况,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可适当选择价格更低廉的工程材料,有效降低材料成本费用。对采购量大的工程材料,可以通过招标形式采购,有效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时,也能保证工程材料的足量供应。
3.4落实施工细节审核,促进建筑工程企业发展
企业将成本管理工作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之中,因此,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要对项目中的各种成本投资进行严格的审核,同时还要保证工程质量合格。为防止市场多变性对施工成本的影响,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购时,要确保每一种材料的价格都不超过预算标准,并且还要保证材料数量足够且材料质量合格。
结束语
工程项目预结算可以让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前后通过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核算来了解其施工成本。预结算管理中可以通过核算项目工程量、套取定额等综合性的手段来计算出施工过程中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以及机械费用等。施工企业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掌握其各项成本支出并优化其施工管理过程。从预结算管理的角度来看,需要施工企业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重视审计和责任落实,然后借此来直接或者间接地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谭菊香.探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低碳世界,2020,10(7):200-201.
[2]郑秋芳.探析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造价预结算审核[J].四川水泥,2020(7):240-241.
[3]侯章魁.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编制与审核及与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