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海华
广西金格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绿色生态等理念的推广,工业化生产技术逐渐在建筑行业推广开来。目前,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增大、人口的剧增,住宅类建筑需求持续增加,装配式结构凭借着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以及功能高度集成等优势,成为现代住宅的主要建造模式之一。基于此,本文就绿色建筑理念在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绿色建筑理念;装配式建筑;住宅建筑;设计;应用
1 引言
近年来,全球化的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筑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之一,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逐渐被业内推广和运用,建筑如何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同时又能保障舒适性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目前,以预制件为基础的装配式建筑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更高效的生产模式、更少的污染等优势,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因此装配式建筑如何运用绿色建筑的理念,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是未来建筑行业里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2 装配式建筑结构概述
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墙板、主体等构件提前进行加工与统一处理,然后再将加工好的构件统一送到施工现场,通过施工将不同构件进行连接,得到完整的构件,在这种方式下组成的建筑结构就是装配式建筑结构。由于能够对各种构件进行统一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程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精细化与标准化管理。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3 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意义
绿色建筑理念在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意义,它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以及使用性能会产生有力的影响。第一,实现自我调节。在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中,合理的应用绿色理念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气候、温度、自然光的合理应用,保证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性能。通过在建筑工程的使用期间,提高工程的自我调节能力,保证建筑发挥更高的使用价值,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第二,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针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的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建筑结构空间的科学性,同时使用节能环保的施工材料,减少对施工材料的浪费。另外,还可以有效地节约工程的施工成本。同时,通过严格的建筑材料控制,降低有毒气体的排放,减少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第三,促使建筑物与自然环境更融合。在传统的建筑工程中,空气以及自然风都被现代化的照明、空调系统所取代。因此会导致人们出现亚健康的情况。通过使用绿色设计理念,采取合理的施工结构设计方法,保证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以及能源的节约,为城市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建设基础,确保建筑物与自然之间的有效结合。
4 绿色建筑理念在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1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同样是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点之一,施工图的质量对后期实际施工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要重视施工图的设计。为便于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的预制构件安装与连接,设计人员须充分掌握各个施工环节的具体数据信息,如各个型号预制构件的尺寸、安装位置及相连接的构件信息等,以保证施工图的真实有效性。另外,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施工中的要求较多,且不是来自单一的方面,其与室内设计、装饰装修等方面都有一定联系,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要将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在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质量的基础上为其他工程实施提供便利。
4.2 构件类型
装配式建筑结构主要是各种构件进行运用,为此,要想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保证构件类型的标准化,保证构件的质量。首先,为保证整体性与统一性,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众多的标准单元,将所有标准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形成一个标准层平面。再者,设计人员在对空间结构进行规范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建筑的户型以及周边的交通体系,在对户型模块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客厅以及卧室等空间布局进行设计,同时也要考虑到电梯以及楼梯等交通方面的问题,以实用性为主,观赏性为辅,切实从住户的自身体验着手进行设计。此外,为更好地保证建筑质量,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考虑,为用户的再创造提供一定的发挥空间,保证不同平面组合类型的结合能够满足业主多样化的需求。
4.3 主体设计
装配式深化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 结构深化设计。施工时严格把控施工工序及质量,注重小型构件的安放、安装的过程,如主体结构、附属加强结构,这两部分在结构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对预制构件进行抗震检测,检验是否具备符合要求的抗震能力,确保构件符合工程建设需求。其次,梁、柱节点也要进行优化,其设计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为此必要加强设计管理使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楼板、 墙板与主体连接节点也需要重视。
4.4 通风设计
通风设计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和热湿环境的重要因素。在方案设计时,考虑当地的气候、季节特征等因素,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融合到通风设计中来,可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并且在后期也能控制建筑运营能耗。该项目住宅在户型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室内的通风,南北通透。并合理设置各个朝向的开窗面积,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达到 12% 以上,尽可能地依靠室内外风压差,促进室内外的空气流动,保证室内舒适度,同时又节省能源。卫生间和厨房的外窗可开启面积均满足相关规范,有利于室内外空气的交换,提升室内空气品质。
4.5 防水密封设计
装配式建筑的防水设计不仅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在后期投入使用后对其使用寿命及使用效果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装配式建筑本质上是根据规定的流程与标准将预制建筑结构构件合理拼接组装在一起的一种建筑类型。但在拼接组装的过程中无法保证节点的严密性,因此,各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点可能会出现漏水现象,由于后期修复漏水问题的难度较大,设计人员需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考虑到建筑防水问题,以尽量减少建筑漏水现象的发生。现阶段,我国在建筑行业中使用最多的是防水密封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原理比较简单,其主要是对构件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将构件接缝填补上,以达到防水的目的。另外,影响建筑漏水的因素还有建筑的抗震性和建筑外墙的稳定性,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在保证成本的前提下,应选择抗震性与稳定性较好的施工原材料,以此来加强建筑整体性能,从而保障建筑良好的防水效果。此外,设计人员对建筑外侧防水层的设计也要加以重视,并设计合理的排水管道和路径,这样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可有效引导水流排出,保障室内墙壁、地面等方面不受影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大城市内装配式建筑物的持续增加,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建筑品质的追求也在持续提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建筑物的使用性能需求,需要持续实施建筑物主体结构规划设计的优化及升级改造。一般来说需要由规划设计过程、校核模式及规划设计系统等等层面实施优化设计,经过行之有效的监控和及管控工作保证规划设计优化工作的时效性,进而加速装配式建筑项目工程经济效益的全方位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彩霞 .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深化设计 [J]. 建材与装饰, 2019(30): 103-104.
[2] 郭思壮、梁华站、董欢、等,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深化设计探讨[J]. 城市住宅, 2019, 26(9): 129,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