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下的工程造价领域的发展

发表时间:2021/8/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费志超
[导读] 近年来,我国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建设工程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
        费志超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建设工程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在一大批大型工程项目中,建筑工程信息化技术实现良好的集成和成功的落地。这一步步的进步,也在不断地推动着工程造价领域在建筑工程技术数字化潮流中的推进、也催促着相关企业的转型、改革。
        关键词:数字化;工程造价;信息化;
        1 引言
        工程建设行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支柱型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中工程造价是其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由于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数字化”成为世界文明必然的发展方向,工程建设行业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
        2 数字化的定义
        2.1 建设工程数字化的定义
        党的十九大会议提出了:“要通过推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可以说“数字化”已然成为国家经济及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旋律。工程建设的数字化一般指的是将许多复杂动态的工程信息转化为可以被引入计算机内部的一系列二进制代码,之后进行信息的统一处理,这个处理是指工程信息数据的集成、数据模拟、数据优化、数据监控、数据控制。
        建设工程数字化一直以来被使用最为广泛、常态的就是CAD这一设计工具软件,全称为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将建筑设计转化成计算机中的电子图纸。近年来,BIM这一技术,全称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也不断地在全国进行推广和普及,BIM技术是将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转化成计算机中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数据模型。除了这两大被熟知的数字化技术之外,已发展的建筑数字化的关键技术主要还有: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5G技术、人工智能以及“云大物移智+BIM”等。通过建筑业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可以将建筑施工的各参与方、各要素及全过程管理都在一个“模型化、透明化”的信息上进行相互协同,在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通过线上平台可以实现有效的整合、应用,项目数据和工程管理信息互通互联,用数字智能化的建造方式和技术来做工程。
        2.2 造价领域的数字化
        在工程建设数字化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数据处理与管理过程当中,至关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关于工程造价的数据把控。从建设项目前期决策阶段直至项目完成后期的运行维护阶段,以完成的工程信息集成的项目模型为基础,加上项目的成本维度以及时间维度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这就是工程建设信息数字化中常介绍到的工程建设全过程的5D项目管理的造价管理。再将每个建设项目的成本造价信息进行线上平台数据的录入,让每个项目的成本数据内容成为具有参考意义的基础案例,之后通过数据库中的项目分析,来提高后续类似项目对标。
        3 工程造价数字化的意义
        3.1 决策阶段的意义
        在项目最初的决策阶段,数字化技术成为项目整体进行的基础性的全面控制。数字化技术可将以往完成的相似的项目进行数据平台的储存和调取,之后以平台历史数据当中的项目信息来建立项目初始数字模型,通过模型进行不同的可行性方案的分析,充分判断项目在实施之前经济成本对项目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优方案,完成一个有具体可查询相似案例作为参考的项目估算。
        3.2 设计阶段的意义
        在估算经批复之后,进入到项目的设计阶段,数字化技术为该阶段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的优化,从而促使项目概算更为准确。

在设计阶段,通过数字化的建筑信息模拟技术,完成整个项目多专业的设计建模,之后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各专业的碰撞检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碰撞点并将其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设计图纸的合理性。与此同时,通过数字化的碰撞模拟技术还能减少设计当中的可能性,由于设计碰撞而带来的后期图纸变更、成本浪费的情况,大大提高了设计图纸的经济性,加强了该阶段工程概算的准确性,使其对于后期的工程造价管理更加具有控制性。
        3.3 招投标阶段的意义
        根据清华大学的马智亮在《中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20):行业监管与服务的数字化应用与发展》中的有效调查,目前数字化技术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应用是最高的,达到受访对象的50%。这说明在该阶段数字化技术能够为工作平台带来更多的便利性和管理性,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招标单位确定项目的最高限价和帮助施工单位完善自身的投标价格。数字化技术在招标阶段,能够使用数字化的平台进行信息的收集以及数字及企业的统计,并且控制招标过程管理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将造价成本数据与招标管理技术进行结合,更好的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的项目管理平台体系。
        4 工程造价数字化的发展
        4.1 发展现状
        目前在工程造价行业中,数字化应用主要的体现方式是企业简单的办公系统加上工具类型的造价软件应用,比如一系列的建模计量软件、表格计量软件以及计价软件。在本次疫情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一些其他的线上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许多企业也加强了数字化基础建设。虽然仍有部分造价人员使用传统手算模式进行,但是工程造价的初步数字化的发展已经逐步在造价领域应用广泛。
        将工程造价工具化形式的数字化发展就好比在建筑设计阶段CAD软件的普及一样,只是更多的沦为方便造价人员算量计价的工具软件,而非上文所介绍到的“造价领域的数字化”概念。根据笔者对某省10家工程造价咨询单位问卷调查的统计,对于企业所涉及的业务领域,使用工具化软件进行算量计价的造价咨询企业达到100%,都有使用到广联达软件进行具体建设项目土建、钢筋工程量的抽取计算,使用晨曦及海迈软件进行计价的使用。
        4.2 数字化改革需求
        根据工程造价的行业发展现状,若需要加强工程造价的数字化发展,需要以下四大部分需求。
        (1)硬件需求。造价领域需要做好数字化,首先需完善一系列工具型的工程造价软件,如上文提到的,几个相对成熟、完善的算量、计价和表格的工具型软件,并且在行业内广泛使用。但大部分软件的开发应用水平存在重复性、局限性,仅仅针对单一功能、单一阶段应用或是软件进行重复开发造成资源的浪费问题。在目前市场上,有存在几款可以对项目全寿命周期进行造价数据控制的软件,但也存在着些许问题,如:(1)适应性差,仅能满足个别企业软件的数据格式互通共享;(2)可操作性差,在软件落地应用的过程中,一旦企业改变项目管理模式,原有的软件数据模式无法进行相应的改动适应。
        (2)人才需求。尽管大部分的造价企业都在进行相关“数字化”概念的宣传,但是对于行业中有足够深专业化知识的人员,大部分缺少对新技术、创新意识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那些对数字化概念有一定了解并且想要改革创新的人员,大部分又缺少工程造价实践的专业知识或者缺少在企业的改革能力。发展工程造价数字化需要一批既具有经验、实践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对数字化技术落地的一定了解的复合型人才。企业需要通过重视相关数字化岗位,同时培养具有数字化技术人员的方式积极培养综合素质、能力较强复合型人才。
        5 结束语
        在国内建筑数字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潮流下,数字化应用和发展是在新时期工程造价行业的必经之路。目前越来越多企业引入数字化技术,通过提高公司内部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率,提升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1]王业志,李盘龙.解读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趋势[J].居业,2020(10):169~170.
        [2]徐静.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8(19):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