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强
官渡区新加坡产业园内金诚信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50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采矿技术逐步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矿山作业的特殊性使矿工在工程面作业时面临安全问题,一旦发生重大矿山事故,将对矿工及周围居民、矿山经济和当地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指出了我国采矿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从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矿山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智能化矿山风险评价反应系统、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智能化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传统的经济观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此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也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坚持和维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这对中国传统采矿技术观念的转变有一定的影响。矿山建设由于地下建设和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具有能耗高、占地多的优点,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也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目前,国内大型非煤矿山公司的设施建设正朝着大规模、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开采过程中仍有可能存在建设风险。众所周知,矿业可以解决周边地区的问题,解决矿业问题,缓解矿工的经济压力,保证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矿山建设过程中开展矿山技术风险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是当前矿山行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保护矿山工人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的作用
随着浅层矿体的枯竭,矿山开采慢慢开始往深部发展,同时随着高品位矿体数量的越来越少,很多企业也在开始将眼光定位在中低品位矿体上。然而为了在开采中低品位的矿体过程中也能获得正常的经济效益,企业就必须加强管理,利用先进设备、或者采用更加经济的采矿方法。其中普朗铜矿就是典型的矿山开采案列。普朗铜矿采矿方法为自然崩落法采矿,该采矿方法目前主要用在矿体厚大,中低品位、同时要求岩体具有可崩性的矿山,目前自然崩落法在国内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座矿山再用,采矿工艺不够成熟。加之矿区地处高原,为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矿山从一开始就定位为打造国内智能化矿山。由于自然崩落法采矿工艺在国内不够成熟,同时矿山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较高,导致工作过程中安全管理难度大。一方面矿区地处高于,要求一线作业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适应高原环境。同时不断摸索和解决自然崩落法采矿过程中不同于其他采矿方法的安全隐患,比如:a、自然崩落法中矿体崩落不均匀导致地表不均匀沉降;b地表覆土层太厚,遇到雨季时形成突泥事故;c、崩落块体较大,导致出矿巷道或者穿脉地压突增,从而形成巷道冒顶坍塌等事故;d、智能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造成的人员或者设备伤害事故等。
为了避免以上事故的发生、减少以上事故发生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经济财产损失。针对以上问题,在具体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只有采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生产标准操作,才能有效地减少采矿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减少采矿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这对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人员的生命权益至关重要。同时,通过重视矿山安全管理,加强企业职工的管理,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预防意识,使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可以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范操作,提高矿山作业效益,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二、矿山采矿技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矿山日常生产中,加强矿山技术安全管理,可为矿山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保证矿山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矿工的人身安全提供借鉴。矿山企业加强矿山技术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矿山的日常工作效率,对施工人员作业过程进行管理和规范,防止差错和事故发生,有利于提高矿山企业的工作质量。同时,将安全管理纳入矿山的日常工作中,以提高整个矿山的安全水平。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使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让矿工坚持监督和自我管控,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建立矿山作业。矿山企业一直把矿山安全技术实践作为工作重点,以可持续发展为生产目标,确保矿山安全有序地进行整个生产,避免矿山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智能矿山开采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管理能力薄弱
采矿工作面环境相对较差,大多数一线工人文化素质较差,作业水平和熟练程度不同。随着智能矿山的发展,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一些员工虽然具有一定的安全开采操作能力,但他们对新型的机械设备认识不足,不能很快适应新的采矿工艺,就会对矿山安全生产造成重大影响,经常违反规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目前,基层作业管理人员大多来自普通职工,大多是基层管理人员,虽然他们在使用一些原有设备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但新型智能机械设备对他们来说仍然是陌生的,不熟悉新设备的构造性能。由于教育程度低,对高端智能设备、新的采矿工艺安全管理意识差,矿区现有智能设备和采矿技术管理水平低。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团队不足,行业对日新月异的设备操作规范不到位。
3.2 对智能化设备构造性能认识不足
目前,大型机械设备的智能化使得机械的操作、管理和维护越来越困难,使用越来越方便。然而,在一些大型矿山,盲目追求效益,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大型凿岩设备,列如:282双臂凿岩台车、中深孔凿岩台车、无人驾驶铲运机、无人驾驶电机车、锚杆锚索台车、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等先进的智能设备。但是这些设备往往体积庞大,需要的操作空间很大,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困难,不容易发现设备所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对操作和使用产生了很大的安全影响。
3.3 采矿人员专业素质不强。
采矿人员职业素质不强是智能采矿技术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这一问题的存在也会对安全管理造成一定的制约,影响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在实践中,由于矿工职业素质不强,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为家庭制定的安全管理措施也在矿工中实施,部分矿工没有按照规定穿戴安全防护服,导致采矿过程中的风险系数急剧增加,不利于安全生产,高质量地完成全面管理工作也将对采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对矿山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
四、智能化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的措施
4.1加强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智能化采矿技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改善采矿阶段安全状况,首要任务是在实际采矿过程中强化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实施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对安全管理的有效约束。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矿山企业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宣传活动,促进矿山企业各岗位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作业阶段能够全面开展工作,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有意识地防范风险的发生。
4.2 实行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智能化开采技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有必要实行安全管理的责任机制,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实现高质量的目标。在实践中,矿山企业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注重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探讨了对员工的有效约束和管理。同时,对于每个岗位所面临的不同安全风险,也应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并对每个岗位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使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进行自己的安全风险管理,并在风险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4.3加强矿山职工的业务素质
矿山人员素质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矿山安全管理的质量,其主要表现是矿山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强,能够对所有安全管道实施管理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实施管理措施,否则可能会阻碍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使矿山生产过程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在矿山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发展阶段,需要注意加强矿山工人的职业技能。如定期召开安全管理总结会,系统总结各采矿周期的安全管理工作,认真分析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实现高质量的目标。
4.4加强对智能设备的学习与掌握
随着矿山智能设备以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相关设备构造性能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迫切的,通过学习智能设备的构造,第一能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第二还能减少设备故障率,最重要的是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自身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设备在维修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五、针对自然崩落法采矿工艺中几项重大危险源的应对措施
5.1矿体崩落不均匀导致地表不均匀沉降
a、在地质勘探过程中严格分析区域地质条件、形成机理,充分掌握岩体的可崩性,为后期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b、控制底部放矿速度,采取匀速放矿措施,使整个矿体崩落高度基本保持一致,不出现严重的高差导致受力不均匀;
c、控制拉底巷道的爆破速度与爆破深度,使出矿量与松动出矿速度相匹配,不出现明显的台阶。
5.2地表覆土层太厚,雨季时形成突泥事故
a、在矿山开采前期对地表覆土采取剥离措施,减少覆土厚度,从而减少地表覆土量;
b、在矿区塌陷区域周边修建截洪沟或者排洪设施;
c、加大对井下排水泄洪设施设备的投入;
d、采用智能化无人设备代替人工在巷道内作业,减少下井作业人员数量;
e、加强地表降雨量的数据收集,制定相关应对措施;
5.3崩落块体较大,导致出矿巷道或者穿脉地压突增,从而形成巷道冒顶坍塌等事故
a、根据工程地质勘探资料,提前对大块进行中深孔爆破处理;
b、加强巷道的支护强度,变柔性支护为刚性支护;
c、严格控制出矿速度,以确保巷道顶部受力均匀;
d、加强巷道变形检测和地质因素分析,掌握变形特征以及受力特征,为支护提供依据;
e、加强底部中深孔装药的质量,控制矿体大块率;
5.4智能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造成的人员或者设备伤害事故等
a、加强人机隔离管控措施的制定与执行;
b、提高智能设备识别功能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主要为加强传感信号的强度,目前国内的矿山井下也在开始推广5G信号,借助于该优势去推广和发展智能化设备的应用。
结语
总结了采矿技术在安全管理水平中的重要性,明确了采矿技术与智能采矿的重要性,不仅保证了采矿效率,而且保护了非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指出了我国矿山开采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安全问题,应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和矿山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建立智能化矿山风险评价和应对体系,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矿山安全管理体系的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希望这些措施对促进我国矿山安全生产智能化管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杰明.智能化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21,{4}(0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