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
安徽建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
摘要:在国家不断加强土建行业发展的形势下,不同形式的建筑井喷式逐渐涌现,在各大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作为重要的必备材料,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对于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具有直接影响。无论是结构的安全,还是使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混凝土质量受到了限制,所以,对于混凝土质量的严格检测逐渐成为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工作,同时对各种不同的检测方法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了。在具体施工检测期间,通过严格检测混凝土项目的外观以及强度等,能够实现混凝土施工质量有效控制的目的。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对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并深入探究了混凝土质量检测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与分析
引言
对混凝土质量提供保障的重要因素是科学有效的检测手段。现阶段,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构件耐久性以及结构质量等方面的测定给予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尤其是混凝土强度方面的检测,在主体结构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完成混凝土强度的严格检测,不仅有助于对数据时效性给予保障,而且能够促进结构实现完整性,同时实施破损检测,实现混凝土强度的深层次检测。
一、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存在控制问题
在混凝土项目建设过程中,砂子、水泥、石子以及外加剂等多种材料都是十分重要的构成成分,其是对混凝土质量形成影响的一项关键因素,在混凝土实际配制过程中,无论是其中哪一项施工原材料未严格根据相关标准和根本要求实施配置作业,不仅会导致混凝土质量难以达到具体的施工要求,而且会严重降低混凝土原有的耐久性和强度,所以,在混凝土的具体配制期间,必须根据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首先,准确把握混凝土的强度,其次,需要反复落实合理的试验检测工作,最后,严格控制混凝土所需原材料的实际配合比,确保其均在适宜范围内,以此实现混凝土强度有效提高的目的。
(2)混凝土浇筑作业期间出现的问题
在混凝土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和探索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如此才能避免施工单位因为混凝土存在供应不及时因素而导致出现严重问题,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混凝土施工能够在预定时间内竣工,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基于此,施工单位必须注重对混凝土运输和搅拌等作业的严格管控。但是大部分建筑项目施工单位往往会因为施工进度的加快,在实际施工期间将浇筑以及钢筋捆绑作业同步进行,为此,就导致了浇筑期间难以达到钢筋紧密结合的现象,进而导致与板材之间出现分离问题,没有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实施混凝土浇筑作业,为后期施工造成了不利影响。[1]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检测方法
(1)科学设计混凝土质量的检测方案
建筑施工单位在针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方案设计时,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以及气候完成设计。
质量检测工作人员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必须结合混凝土的实际配合比以及所运用的施工技术等科学选择最佳的检测方法,促进施工计划具有较强的完善性。此外,必须确保混凝土的最后确定的质检方案满足混凝土的每一项性能。在混凝土质量的实际检测期间,必须对其制作条件满足质检要求提供保障,可以根据施工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评判,进而在混凝土多样性的检测项目中科学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象征性的一项或者多项检测,作为关键项目实施检测作业。除此之外,混凝土倘若浇筑质量不理想,则会对其结构的密实度造成影响,促使混凝土出现碳化现象的速度加快。在混凝土施工的养护环节,若表面存在过度的失水问题,则会导致混凝土结构浅表出现疏松现象,同时会促使同一构件的各个部位出现碳化差异现象。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可以发现,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测项目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将考虑重点倾向于气候特点以及具体的施工环境方面。同时,质量检测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收集混凝土材料的相关数据,进而准确把握其中的关键数据资料,为后期检测作业创造有利条件,进而总结出正确的检测数据。
(2)超声波法
在混凝土检测技术体系中,超声波法属于其中一种重要的检测技术,超声波的实际传播速度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密实度,两者之间存在正比关系,具体而言,超声波的传播具有较强声速时,则表示混凝土具备较强的密实度,超声波检测技术的根本原理在于借助脉冲的合理运用在技术条件一致的混凝土中进行传播,通过传播的速度、振幅和频率等数据来准确把握混凝土的不足,这种现代化检测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不会形成任何损害,对混凝土结构提供了完整性的有效保障,其不足之处是极易因为各种因素受到影响,对检测结构的稳定性带来影响,同时在后期的维护以及养护中具有较高的成本。[2]
(3)钻芯法
在混凝土质量的时间检测中运用钻芯法时,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完成混凝土取样作业,进一步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通过取样混凝土实际强度的清晰确定,能够对混凝土结构整体强度做到更加直观的判断,不必对各项数据进行转化计算,以最后的检测结果为标准,准确把握混凝土结构强度,可以促进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精准度,大大减少检测时间。但是通过钻芯法检测极易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破坏,提高检测成本,所以,在规模较大的检测工程应当主动避免采取钻芯法。在钻芯法技术的实际运用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科学选取芯样,根据结构钢筋的铺设率以及粗骨料来准确把握钻芯尺寸,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钻心样直径相比于骨料粒径必须大2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主体在于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高的钢筋配比率,并且钢筋间距通常控制在100mm以内,施工企业运用的内径钻取芯样必须控制在75mm以内。施工企业应当科学保管芯样,力争在第一时间内清理残留的钻取芯样,准确画出钻取的部位,通过芯样的科学保管,促进碳化检测工作具备较高的准确度,在碳化试验期间需要实施酚酞的喷洒作业,这样有助于混凝土碳化现象更好地呈现出来,施工企业在针对芯样进行运输过程中,需要对芯样加以保护,在运输期间尽可能落实好防震作业。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实施混凝土作业时,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工程混凝土质量实施检测作业,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国家建筑标准要求。此外,施工人员需要不断学习现代化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混凝土质量方面的检测方法,进而促进建筑工程实现施工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伟.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检测与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1,{4}(17):141-142.
[2]王东.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4}(2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