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工程造价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第9期   作者:花 奇
[导读] 现时期我国已处于大数据时代当中

        花 奇
        南京安厦危旧房改造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10002

        摘要:现时期我国已处于大数据时代当中,为此促使各行各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对于建筑业来说也是如此,在建筑工程中的工程造价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为此本文首先对大数据在工程造价中应用作用进行了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工程造价中大数据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深入地探究,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为工程造价效果的不断提升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工程造价;应用问题;解决对策
        在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建筑行业竞争越来越严峻,为此对工程造价有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在大数据时代下,工程造价数据的有效积累与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结合当前工程造价行业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在工程造价中,大数据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1.受“干多少拿多少”计价思想观影响较觉及解决对策
        问题:现时期计价思路是计算工程量,套用相应概预算定额或是估算指标,调整信息价格。实际招投标价格同样都是按以上规律来乘以相应折扣而求得最后结果。
        从清单计价推出至今,我国相关部门始终坚持运行工程造价市场化竞争模式,然而项目管理人员对此计价模式并未透彻的理解,所以实施时难名会存在一定难度。在此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土方工程计量与计价。按照2008年计价清单规范,土方工程清单计价规则仅计算设计图净量,却不包括由工作面及放坡所增大的数量。在清单规范执行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及建设单位都未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此规范,施工企业将放坡增加数量同时计入其中,在被审减后确定无法接受,而且建设单位本身也存在问题[1]。因为推进困难大,在2013年清单规范中,便对此做了相应的调整,在此当中增加基坑、挖沟槽、普通土方因工作面及放坡所增大的工程量,是不是一同计算在土方工程量当中,需按当地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规定进行附注说明。最后一些地区则选择列入各土方工程量当中。
        解决对策:建筑工程市场与普通贸易存在很大区别,属于买方单一,而卖方多,并具有较突出的行业特色与区域特点,各地政府的相关政策与决定都会对建筑工程市场发展方向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进入新时代下,通过对体制机制的创新,建设工程市场应发展成由政府来定标准,企业来做承诺,加强过程监督的一个产品市场。
        针对工程项目而言,可结合所收集的大数据信息来分析获得相应指标,例如:费用指标、人材机械消耗量、功能指标、分项指标、总指标、详细指标等。针对与功能、国家强性要求相关的指标来说,可编制在标准当中,建设企业结合这些指标规定通过分析大数据来明确上限价格。承包企业可结合强制标准与标的物规定来实施针对性设计施工,优化和完善次要指标,通过这样结合本身策略与大数据信息库,来对成本进行准确分析,并同时明确具体报价。
2.数据复杂零散共享困难及解决对策
        问题:现时期,造价数据在收集与处理中都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数据收集存在行业局限性、区域阻碍性、数据垄断性、制度阻碍等问题。从我国现时期的造价管理制度来看,信息价格、定额、相关部门文件等都会对工程造价形成决定性影响,建设单位缺乏收集和整理过去造价数据的积极性。而且很多工程承包企业也都未事先预算定额下浮实施报价。

除此之外,很多项目管理人员的数据收集意识也较薄弱[2]。
        作为造价制定参考资料,很多城市的政府相关部门都会把价格信息公布于网站当中,然而也有一些地区未公布或是没有全部公布,又或设置门槛标准。造价行业所用工具和软件都存在较突出的行业特点及地域阻碍。工程造价工作对工具软件依赖逐渐增大,各地区尽管未对所用软件类型进行明确规定,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接口和数据格式等问题,所以被迫使用某种软件的情况经常出现。
        解决对策:如想解决数据垄断问题,需构建公共造价大数据库。针对承包企业成本与资源等数据应给予相应的保护,切记不可强制性共享。对于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对于代表政府的建设企业来说,一定要采用适合的对策来促进大数据实现共享。试着调整政府职能,对能够由市场来解决的一些问题,可不再发布数据;针对必须由政府干预的一些规定和政策,那么相关文件及价格便需以共享的方式来发布。需解决工具软件垄断及数据格式问题,可借鉴信息行业相关做法。大数据发展是基于信息化网络实现的,如人们所熟知的5G信息技术,在推广应用前,先要研究设置相应的参数,之后大家按这些规定来进行研究、开发、制造生产和应用。针对建设工程市场来说,专业性工作应交于专业人才来完成,并同时强化行业协会作用,在此过程中,政府也需科学设计战略发展方向,对于其他的工作应交于市场来解决。
3.大数据存在噪声问题及解决对策
        问题:在信息化、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时代下,借助大数据技术,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时,无需实施抽样,只需对整体数据进行研究便可,如此致使形成大数据噪音。如Google流感趋势是以前影响性较大的大数据应用案例,Google程序的设计者为分析系统编制了流感搜索关键词,其中主要包含温度计、流感症状等与流感相关的各种名词[3]。用户在搜索这些关键名词时,系统便会做出跟踪分析举动,预测并同时创建流感图表及地图。最后此项目以失败告终,Google程序设计员在程序设计与模型研究上都具有非常高的水平,对大数据噪音并未及时清除的主要原因是将搜索流感与流感疫情相混淆。尽管项目名是流感趋势,然而数据分析对象则是以用户搜索行为为标准,并不是流感疫情,因此便造成研究对象识别出现错误;除此之外,确定研究的是流感疫情以后,会发现大数据预测系统,只是数据大,但不全,除用户搜索行为,还存在社交媒体及医院药店等相关数据,项目出现严重的以偏概全问题。
        解决对策:可通过深入的研究模型与算法来解决大数据噪声问题,然而需先明确研究对象。建设企业是建设市场中的买方,为此可以确定研究对象是卖方,及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承包单位报价与履约。通过整理和挖掘以入数据,构建标准数据库,这样能够清晰了解和掌握最高限价,同时为造价管控及合同管理提供保障。工程承包方是市场卖方,为此研究对象并不是买方,是竞争对手、材料供应商、分包企业。
4.结语
        总体来说,新时代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为建筑行业工程造价发展带来了发展契机,同时也将面临全新的挑战。在工程造价中使用大数据,可结合工程特点来对其市场特性进行充分分析,并同时确定研究对象,以此科学的实施标准的制定与数据的共享,深入的研究数据模型与算法来有效解决大数据的噪音问题。借助大数据最终研究成果,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科学处理政府同市场间关系,以此促进工程造价向着合理规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诚仁.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 v.23;No.418(04):66-67.
[2]张庆琳.关于大数据分析在工程造价及其咨询业中应用的探讨[J].建筑与装饰,2018,(017):79.
[3]杨督章.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造价管理对策分析[J].城镇建设,2020,(004):282-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