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第9期   作者:王赫临 吴迪 杨杨 毛亚行
[导读]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在建筑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

        王赫临 吴迪 杨杨 毛亚行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在建筑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建筑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提升。建筑企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对自身的施工技术进行创新,通过提升施工效率与水平,降低施工成本,更好地应对行业竞争压力。本文对我国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问题;创新
引言
        近年来,建筑业的发展逐步稳定下来,施工企业对发展项目质量管理的关注也随着行业竞争压力的加大、市场需求的转移和企业自身需求的增加而增加。改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提高企业自我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指标,可提高项目管理总体质量,确保施工进度,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性和经济性。由于建设项目规模大、耗时长、劳动密集型,工程质量管理复杂,深入分析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实现创新管理至关重要。
1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1.1有利于现代建筑行业制度管理的发展
        经过长时间地发展,我国现代建筑行业在制度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家建筑企业都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制度,在实践中经受住了基本考验。但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我国建筑行业目前所实行的管理制度在某些方面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变化,所以,应对现代建筑工程的制度管理进行创新,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它有利于现代建筑行业制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1.2有利于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
        从建筑行业各项内容的实际发展来看,各个环节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项目招投标的过程中,很多项目都存在暗箱操作,招投标逐渐沦为了一种形式;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部分监理单位存在吃、拿、卡、要等一系列的违规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针对目前建筑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应对施工管理进行创新,进一步规范施工流程,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从而保证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缺乏有效机制
        在传统的建筑质量管理模式中,缺乏系统和有针对性的系统管理,不仅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而且还影响到建筑工程中不适当的竞争方法甚至非法做法的使用,对实际的开发项目和建筑企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灌溉管理机制往往导致建筑质量、工程质量和管理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发展的恶性循环,因此必须注重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模式的创新。
        2.2创新能力不足
        众所周知,创新是时代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对于建筑施工企业也不例外。然而,就目前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发展理念受到限制,缺乏创新思想、创新技术,严重阻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向前发展。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经营的利润,往往选择采用原先传统的“重技术,轻管理”的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模式,对于企业的各项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浪费企业大量资源的现象,对于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也缺乏创新性的管理,阻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进度,严重影响到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创新策略
        3.1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创新
        建筑项目施工规模较大,为使工程质量管理创新成为可能,必须对监制的诚信和创新进行监督。第一,工程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有足够的知识和管理能力。在实施建设项目时,监理主要负责各个阶段的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质量直接取决于施工的实施、施工资料的使用、施工安全、施工各个环节的配合等,因此,监督人员本身必须具备严格的运作和高度的管理能力。二、建立健全、相关的监督制度。各系统的廉正可为监管机构提供有效和高效的工作基础,以便利其管理职能的顺利运作,也可为监管机构自身的运作发挥适当作用,解决实施监督活动所必不可少的管理制约因素。在发展监督管理制度时,必须采取以发展为导向的联合监督措施,并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概念和技术手段。
        3.2加快经营管理体制变革和创新步伐
        在建筑市场上,占比较优势的是买方群体。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有效提升自身的竞争价值,就必须尽可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对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坚持创新理念,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的潜能。建筑施工企业在创新经营管理体制时,要与新形势下的经济体制改革相结合,只有完成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方面的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特点,其在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与其他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企业的管理经营体制一般会受到三个层次关系人的影响,即企业、项目管理者与劳务者这三层关系,这三个层次的关系人在管理要求方面是不一样,在管理对象、管理目标以及管理方式上存在着差异,唯一共同点就是要求这三层关系工作者必须要严格地遵循市场经济规则,这三个层次的关系人不同点,可以从管理方法、层次、主体、手段等方面进行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运行机制,确保建筑施工企业在各环节不会出现杂乱无序的现象;而项目管理者在进行管理过程中一般都比较直接,并且肩负着对生产要素管理分配的任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成为项目管理的主要手段。综合上述几种情况,要想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进行全方位的创新,那么就必须要完成对这三个层次关系的妥善处理。
        3.3创新传统的施工技术
        施工管理工作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施工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作,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需要。施工技术的创新指的是施工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对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行改进,采取全新的施工管理模式,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管理的质量,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对技术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不能盲目,要针对不同的建筑项目采取不同的技术。另外,在选用先进技术时,还要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确定是全部引进先进技术,还是在传统技术上进行改进。在建筑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大对施工技术的创新力度,只有企业掌握了自我研发的核心技术,才能保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现代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相应的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管理跟得上市场的发展需求,保证施工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从而保障建筑的整体质量,为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应有的帮助。
结束语
        从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来看,在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必须要加强研究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满足当前的行业发展需求,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施工思路,积极应用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引进先进施工设备,实现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营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杜欣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井矿盐,2019,50(05):35-36+39.
[2]郑志刚.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J].江西建材,2019(05):127-128.
[3]郭敏.关于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5):100+105.
[4]扈学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7.
[5]张春洪.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7(24):225-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