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先杰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60
摘要: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住房需求的大量增加,紧接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住房问题,还能减少建筑面积,尽可能不占用绿地,实现环保的新理念。所以在高层建筑发展过程中,强化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尤为必要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技术;质量控制
一、高层建筑土木工程施工难点
1.1 地基要求高,设计难度大
通常情况下,建筑地基的建设深度会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加深。一般情况下,在设计高楼层的地基建设时,通常会选用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等较为稳固保守的设计类型,从而保证高层建筑地基设计的稳固性及建筑后期使用的质量安全。此外,将单独的桩基与条形的基础安装在未受到风雨侵蚀的岩石上,也是一种增加地基稳定性的保守方案。现代化的建筑趋势发展要求设计师在保证高层建筑后期运营质量的前提下,对于建筑内部的设计同样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要求,需要设计施工人员全面且深刻地掌握并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随机应变。
1.2 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高层建筑是一个整体的存在,施工人员若想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首先要确定高层建筑整体的设计方案与设计体系。此外,基于高层建筑自身的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建筑材料较为复杂,不同施工阶段的具体任务也各不相同,因此,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很难统一,其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也决定了施工设计难度的高要求。不同楼层之间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可能会存在部分差别,因此,在整栋高层建筑的从设计到竣工的过程,对于施工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是一种严峻考验。此外,后期的维修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资金支出,为了确保居民入住的安全性,高层建筑楼层的衔接部分同样是施工人员需要注意的重点,要求在建筑竣工后达到不漏水、不透风、保温效果好、墙体不开裂等目标,从而减少后期建筑维修成本。
1.3 建设成本大,设备要求高
虽然高层建筑设备的使用成本不高,但由于多种组合造成高层设备维护成本高,对施工质量要求的提高意味着需要更先进、性能更好的设备,所以施工成本很难降低。为了减轻高层建筑施工的经济负担,提高建筑施工设计的操作效率,操作人员应合理使用操作机械,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支出。施工作业的机械优化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在建筑施工前,需要以建筑的布局及设计排列为基础进行作业机械的合理布置,尤其是运输机械与起重机械的合理安排可减少后期机械安装、拆卸所浪费的资金与时间成本,从而达到控制资金支出的目的。
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施工技术
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周期长、天气、时间等因素可被视为影响高层建筑物质量的阻碍因素。所以,混凝土施工单位需在开展高层建筑施工工作之前,根据不同建筑物自身的特点与优势,选择、配置与之对应的混凝土等级,并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高层建筑物混凝土强度试验。该项工作的开展目标为,通过合理配置、调节混凝土比例,保障达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求。另外,在混凝土施工环节,工作人员需注重有效控制含水量、水混、沙石等,严格按照要求对其进行配置,从而切实确保高层建筑物的施工效果与水平。同时,针对混凝土施工中的泵送技术,在具体的施工操作环节,施工队伍需充分发挥泵送流程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对于高层建筑物而言,只有提高混凝土的综合质量,完成泵送工作,才能完善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2.2 钢筋结构施工技术
在具体的施工环节,施工单位应严格要求各个程序施工工作的开展,此施工程序涵盖拆除、安装、焊接、测控、吊装等。
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角度进行分析,认识到钢筋结构技术包括:在开展相应的施工工作之前,施工队伍综合了解了建筑物关键部位所在位置与要求,抽样检验钢筋的规格、质量与数量,从而提升钢筋结构质量控制水平。
2.3 地基与测量技术
受不同地区自身地基复杂程度的影响,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其地基持力层较深、土质相对复杂,且地下室埋置深度较小,则施工单位需及时采用桩基础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建筑预制桩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普及,且在较长时间的发展进程中,该种技术的质量已有所保证。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水平较低,且不易确保施工安全的施工场地,施工队伍应采用沉箱法或沉井法完成施工任务。
2.4电气工程施工技术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施工:①要做好对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工作。其中包括对高层建筑的照明系统、通信系统以及防雷系统等的设计工作。②要加强对照明系统的施工控制。在施工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操作,保障照明系统施工质量。③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防雷系统的建设。
三、高层建筑质量控制措施
3.1 应用先进的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质量,还应通过管理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一些设备和技术进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做好材料和人员的管理,保证施工阶段部分设备的供应。在施工过程中,要提高管理技术,保证施工阶段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实行动态管理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必须对施工阶段的各项工作进行动态管理。管理人员要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实现全方位监控。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 应该转变传统的静态管理模式, 通过创新管理形式, 对管理内容进行改进, 从而使这项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进行, 并且通过这些管理工作, 真正的解决施工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而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
3.3提高重视程度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和管理者应更加重视质量控制工作,针对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质量控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控制工作,通过质量管理工作,对施工阶段的工作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的提高。
3.4人力管理
在施工作业中,人员是施工的血肉,若无人员,则施工属于“无稽之谈”。人员队伍对施工效率及质量有直接影响,关系着施工成果。为确保施工质量稳定,应从人员招聘开始,做好人力全面管理。考虑到不同岗位人员素质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按照规章制度落实人事管理制度,把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确保每个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得到明确的体现,避免出现问题后出现责任人和责任冲突,鼓励人员以责任的态度重视自己的工作。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实行实时监控和综合监控,确保人员的每一次操作都在计划之内,所有的变化都要用镜头记录下来,便于以后及时核实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的技术主要集中在建筑过程,而质量控制时就需要首先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严格按照施工标准与规范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有效提高施工工程质量,增强高层建筑整体质量的安全性、稳固性与功能性。
参考文献:
[1]程涵钦,李晓君.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7,0(3):167-167.
[2]钱泓阳.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研究[J].砖瓦,2020(06):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