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运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第9期   作者:赵强 唐明
[导读] 伴随着我国铁路运输工作高速发展

        赵强 唐明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车务段 山东济南 250001
        摘要:伴随着我国铁路运输工作高速发展,铁路货运运输工作对安全管理的需求越来越高,作业人员面临的自身劳动人身安全问题的隐患和风险也越来越大。为保障铁路货运运输工作继续安全、平稳发展和畅通运输,保护铁路各岗位从业人员自身劳动人身安全,规避安全风险、减少各类隐患,远离各类违章违规行为的出现,需要制定出符合现时代铁路运输改革现状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风险预控等一系列防范措施才能更有效地控制住问题的发生或最大程度的降低事态的恶化。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货运管理体制
1发生安全风险问题的主要因素
        1.1人员因素
        铁路货运运输过程中所指的“人员”主要是指在各岗位上工作的人,他是此工作过程中的主要主体。“人员”中有各岗位上具体参与操作作业的人员、各岗位中指挥的人员以及管理决策的人员,各岗位都有相应的安全责任。他们在上级的各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约束下在不同岗位上参与安全作业、安全管理工作,他们是铁路货运系统完成安全运输任务各环节中起着主导作用。这些“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直接影响铁路货运运输过程中绝大部分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1.2人员培训因素
        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一般包括人员入职前的个人的学历、入职后的通过单位各种形式培训及随着工作年限个人的业务知识掌握程度等。入职后无论是新入职到定职定岗、转岗、返岗等各阶段,都会有定期的适应性培训和针对性的岗位专业培训来完成。在铁路运输系统中,此类技能素质培训和岗位安全教育是不可缺少,也是不可替代的,是为人员后期参与工作中安全完成各项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但恰恰这个问题从最初的新员工定职前的培训到后期常态化的周期性的适应性培训的完成质量、人员的吸收掌握程度均参差不齐,容易导致后来参与作业过程中,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欠缺而发生不应该发生的严重后果,这也是人员劳动人生安全问题发生的根本的原因之一。
        1.3设备质量因素
        随着铁路货运量的日益增加和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铁路货运系统快速进入机械化、智能化阶段,每批作业都离不开设备的辅助完成。这些设备作为货运系统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作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在参与货运运输作业工程中同样存在着安全隐患。设备存在隐患问题有多种,例如使用年限的增加出现的老化问题、不按规定时间进行保养所导致的问题、设备操作人员未按要求及时排除故障导致带病使用问题、未按要求正确选择设备问题、不按操作规程规范操作问题等。这些问题往往会对直接操作设备人员、周围参与作业的附属人员、指挥人员、管理人员甚至误闯入作业区域的其他人员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人身安全隐患,同时也可能给铁路货运运输安全带来严重后果。
        1.4管理因素
        铁路货运系统的安全运作管理需要较好的人员结构、高科技先进的设备以及高效率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来控制。安全运作管理指通过“人”、“设备”、“环境”等要素的合理组织、计划、决策与控制,把“安全”作为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因此,管理因素连接了其他三个要素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了每一个阶段,起到了各环节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体现了“管理”在整个货运安全工作中的重要性。好的管理,需要有适合本系统的职业纪律。铁路货运系统在各领域、岗位、作业流程上都有各自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了各作业环节中的安全关键点、规范行为,禁止了不安全行为因素。但“人员”有时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或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触犯这些规定和要求,导致不同程度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发生事故。


2降低铁路货运系统发生事故的建议
        2.1根据岗位特性选用适宜的人员
        每个岗位具有不同的岗位特性,有不同的合适人群。因此岗位选用人员前做好充分的岗前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不符合、不能胜任人员决不能盲目安排在关键的重要岗位上。各国事故的主要责任人统计研究表明,绝大数事故中主要参与者都是圈定在固定的少数人群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关键少数”。安全生产也符合“关键少数”这一规律,即少数的生产作业参与者发生了大部分的事故。少部分不具有良好心理特征的人员,往往是在作业过程中很容易犯下错误的人员。一旦发现有类似人员要重点对他们加强相应教育培训,甚至可以筛选出来,调整岗位,不能让他们在主要的岗位上继续从事作业,从而降低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2.2优化“设备”和“环境”的优化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造成有时就因为使用不适合或者不安全的“设备”,也有可能人处在不安全的“环境”或者不够理想的“环境”里继续作业。在发现性能状态不良的设备及时排除设备安全隐患,决不能“带病作业”;选用适合作业特性的附属科技设备,保证良好设备操控性和提高作业安全性;有效控制设备、作业环境的噪音,选用适当光线亮度和周边环境色彩,避免和降低视觉、听觉疲劳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作业环境中安装必要的空气质量、温度控制设备,避免不良的空气和不适合的作业环境温度带来的安全隐患;选用适合各岗位作业安全的必要性的劳动防护用品来最大程度保护作业参与者。
        2.3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货运运输安全
        将现有的各类系统数据共享,利用更适合货运运输安全的冗余系统,最大限度的在作业第一现场提前发现或降低不安全因素;个别岗位,可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代替人的作业,减少由“人”的因素导致的不安全行为。
        2.4优化作业流程,推行作业标准化
        标准化作业是货运系统,乃至整个铁路系统重要的标准之一。首先对货运作业的具体标准和作业流程进行明确规划。每个岗位、每个作业环节都有自己作业方式、作业流程、设备操作规程、作业完成时间和质量的规定以及完成作业所要遵守的行业规定。因此,要想提高作业安全性、作业完成效果,必须要按照统一规定的安全、准确、协调、合理的标准化作业要求。推行标准化,还得有配套的管理机制。推行、保持和优化作业过程,还需要有符合行业的各项规定、要求及合理化的管理制度来保持作业标准化落实的始终如一。要坚持“标准化”,就应当做到认识上明确、思想上重视、业务上熟练、行动上习惯、方法得当、措施得力。
结语
        综上所述,引起货运系统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和“管理”因素,而“管理”因素是所有引起铁路货运事故因素中的重中之重。控制住“管理”机制的不合理或不完善,控制住由“人”因素所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就能控制住事故的发生。铁路货运系统随着货运改革和整个铁路系统快速发展,要及时有效地改善铁路货运作业场所基础设施,升级相关设备,合理应用科技手段,优化管理机制,加大激励约束力度,降低设备、环境和人为安全影响因素“缺陷”,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制度来全面提高铁路货运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政.铁路货物运输安全分析与风险防范探讨[J].中国市场,2021(13):152-153+158.
[2]伍忠国,于雪峤,刘伟斌.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铁路货运场站安全风险评价研究[J].铁道货运,2021,39(04):33-40.
[3]安然.铁路货运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08):30-31.
[4]张铁钢.铁路货运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优化探讨[J].铁道货运,2021,39(03):1-5.
[5]张亚飞.铁路货运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筑,2020,17(20):187-188.
[6]刘明玮.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铁路货运安全研究——以成都北站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0):146-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