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灯辉 袁丽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汉工程大学 430000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历来都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其对于工程成本、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均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贯穿整个工程的全过程,同时覆盖工程全方面。一直以来,如何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均是广受建筑企业高度关注、重视的问题。不过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由于人工处理、信息畅通性等因素的限制,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始终难以得到明显突破。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技术为工程造价管理的创新、优化、调整和完善注入了新的活力,值得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输变电工程;工程造价;指标预测
引言
近年来,在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工程造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在任何的工程项目实施中,都不可忽视工程造价管理。在当前,虽然很多工程业主都认识到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也开展了丰富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是存在诸多的不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工程领域的造价管理要改变传统的理念和模式,根据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足,开展相应的信息化创新,提升工程造价信息化的总体水平。
1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的方面的应用价值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使得其在各行各业均得到了普遍应用,并且为整个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必要支持。对工程造价管理而言,信息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具有多重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提高造价管理质量与效率。信息化技术对造价管理的创新是综合化的,不过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专业软件的合理应用。在传统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基本上是完全依靠少部分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经验积累,导致造价管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客观性与可靠性均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也极为费时费力。而在信息技术以及专业软件的支持下,借助软件代替人工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不仅能够提高效率,也能有效规避人为处理的主观性,进而增强造价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二,改善信息不畅通情况。工程造价管理覆盖整个工程的各方面以及全过程,需要海量数据作为基础支持,而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滞后的情况严重限制了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在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的当下,涉及的组织、部门、人员、数据越来越多,传统造价管理模式更是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而基于信息化技术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进而依靠全面、畅通的信息支持造价管理水平提升。其
2传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不足
任何一项工程项目,在施工全过程都会产生较多的与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息息相关的工程数据和资料信息,这些信息大部分包含价格、时间、空间定位或项目工程量等多种重要的信息变量。但在传统的工程项目造价管控实践中,由于缺少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手段,因此对于项目建设企业而言,往往不能凭借先进的造价管理信息,通过准确的数据分析结果,对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进行决策。比如,在传统工程造价时,企业一般通过预算软件、定额手册、信息调整等手段,借助相关的设计图纸和价格信息对工程量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项目招标代理、施工方、建设方、设计方都需要按照项目种类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因此很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的不良情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积累,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控质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3基于大数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策略
3.1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各个工程业主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大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通过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来为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提供基础保障。各个工程业主应分层次、阶段化地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根据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标准,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从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出发,使得软件和硬件设施尽可能先进和完善。
3.2助大数据准确收集前期造价信息
处于大数据时代,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阶段,要基于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尽可能结合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细节内容,对工程造价情况进行初步的可研估算和初设概算,同时,应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如土建工程项目可综合考虑征地面积、价格、地基处理方法和费用,以及土地清理费用等,更要客观收集工程项目所在地市场中建材的型号、单价、供应数量等相关信息,为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提供客观依据。
3.3健全工作机制
完善工作机制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工作,只有不断构建完善的工程造价工作机制,才能有利于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在工作机制中,应包含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方法与制度,并严格划分各部门的造价信息化管理责任,通过协调机制的构建,使得各部门、岗位人员都能够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做好各自的工作,通过造价信息的共享和集成,进一步提升造价管理信息化水平。
3.4依托大数据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预测
通过计算机进行大数据分析,依托“关系分析法”可对工程项目造价进行有效研究,结合以往工程项目的造价情况,利用数据进行误差控制和建模,就能够通过概算工程模型和标准的工程造价模型相比,寻找重复或相类似的单位工程,从而能够对项目造价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优化。此外,在项目造价概算中,还要基于“差错数据库”核实和减少造价概算错误,防止工程概算准确性和完整性受到影响。
3.5培训工程造价人员
当前工程造价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否则难以满足工作需求。工程造价人展的综含素质关系到工程遣价管理工作的水平,所以建筑企业需要:培训工程造价人员,培养更多的复合型造价人员,要求工程造价工作人员具备芊富的考业知识凋时还要具备大数据处理能力。建筑企业在培训工程造价工作人员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便其牟固地掌握专业知炽.,另一方面齊注重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工#,开展轮岗工作制度屬其综含能方因此提薄,满足工作需求。
结束语
新时代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为工程造价带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使用大数据技术服务工程造价工作时,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分析其所处的市场特性,认清研究对象,妥善处理标准制定和数据共享问题,深研数据模型和算法解决大数据噪声和大数据失败问题。利用大数据研究成果,转变政府职能,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得工程造价更合理,促进承包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应用先进技术,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大为.大数据时代工程造价咨询智库建设研究[J].招标采购管理,2019(12):27-29.
[2]孙金华.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分析[J].四川建材,2019,45(12):213-215.
[3]陈亚东.大数据时代下谈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共享[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4):55.
[4]张永成,郭帅,叶艳兵.工程造价合同备案数据采集质量管理研究[C].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学会工程总承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届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经验交流会暨2019中国建筑学会工程总承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学会工程总承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技术编辑部,2019:310-313.
[5]叶茂成,谢欣雨.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对策分析[J].居舍,2019(3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