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威
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 100083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城市管理水平的关键。本文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概述出发,分析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探讨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希望对促进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原则措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道路工程作为市政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建设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进行把控,应该针对性地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管理,不断改进施工管理方法,提高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性,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然而,在项目施工的实际过程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文章针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实际情况,对项目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分析探究,不断改进和细化施工技术,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保证项目利益最大化,满足城市建设和人们的社会生活需求。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1.1概念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是根据所签订合同款项中规定的技术规格,实施正确的管理措施,按要求执行程序,使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实现预期的目标,满足市政道路设计施工的基本要求,实现对市政道路设计建设的最终目标。在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其中有技术文件、技术资料和技术保护,关系到施工技术、日常管理、施工图、施工测量管理、工程变更管理。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市政道路施工企业的热门话题。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施工企业应该对市政道路施工管理加强重视,市政道路是公共组织的科学实施,经济效益和项目质量之间的关系要协调,以确保建设施工质量按照其标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
1.2管理的内容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交底工作,在这过程中,需要制定和完善施工计划和施工规范,对不同部门的工作量给予一定的限量,并且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制定出标准要求,并辅之以控制和监督的相应措施;应该对工程的阶段完成量给予规定,合理控制工程项目的进度,建立健全施工技术档案,对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要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相关的问题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二是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信息技术系统要完善,并要掌握一定的情报信息,同时合理改进施工技术,开展施工技能培训,使新的施工技术的开发成为可能,从而保证市政道路项目的顺利施工。
2.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
2.1施工项目人员管理机制不全
在我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问题中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管理机制不全。人力成本作为市政项目中的重要成本因素,施工现场的从业技术人员常常是无证上岗,现场道路施工养护人员普遍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无法达到要求。项目班组人手不全,管理部门施工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或是不在现场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样的做法使得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精力分散,使得工作效率不高,项目管理无法得到落实,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上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成了虚设,造成了一定的工程隐患。
2.2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不彻底
施工准备阶段,在工程技术交底时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缺乏沟通。对于项目有关图纸信息和项目特点、技术要点要求,所知不全,且沟通缺失,甚至出现图纸缺失的问题,施工管理计划制定不完善,施工现场也缺乏专业技术知识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按图纸施工,对于施工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不彻底,对于施工交底、图纸会审、施工日记、施工记录的不重视。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压实度不够,压实不均匀等造成了路基不均匀或是沉降量过大的现象。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常常遇到沟槽回填的施工情况,在回填复土的过程中,由于管理不严,出现沟槽内水未处理干净就回填土,造成槽内回填土方的含水量过高;或回填时将混凝土或其他大块旧料填入沟槽内,造成大块间空隙;或对于沟槽根基土方,未经压实处理或夯实处理不合格就进行回填等施工现象。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沥青的摊铺和碾压速度过快,混合料温度控制不严谨等。还有很多项目验收时资料不齐全。这些问题都会造成一定的质量隐患,不利于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2.3施工材料的管理不到位
施工材料的选择不合理,对于进场材料未及时进行试验,施工现场材料的乱摆、乱放现象严重,材料的保管、分配协调工作安排不合理,项目人员对于材料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全面等,这些都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并给施工安全造成隐患。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
3.1加强完成施工的技术资料工作
施工前,确保施工人员具有相应要求的专业技能,且必须是持证上岗。项目施工前项目管理人员、技术监管人员需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完成设计图纸的分析与探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并通过各参建方人员进行核定,确保准备工作完整无误后再开始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在做好过施工技术管理的同时建立相关项目工程档案,整理并完善包括工程的各项纸质报告、来往函件、各项检测报告、评定资料以及工程相关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案等资料。同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有针对地的开展施工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对项目图纸答疑、图纸会审、安全交底、施工日志、工程项目自查等设置相关项目管理制度,更好地完成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审查,保证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3.2堤高专业项目人员的综合素质
针对市政道路工程的专业性,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项目经验,相关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并执证上岗。编排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定期组织相关专业培训,使得他们能及时掌握新技术、熟悉新材料,了解新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将项目技术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完善施工项目人员管理机制,并对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增强员工责任感。
3.3完善施工人员管理责任制度
对于施工项目的参建人员进行合理地分配与安排,建设完善的等级管理制度,对工程项目的专业施工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以及采购人员、技术监督人员等其他相关参建人员的权责进行分配,对于市政的道路工程项目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统筹各项施工技术并作出合理的施工计划。
3.4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管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使用不当是造成施工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技术施工的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现场监管,做到勤跑工地、勤观察、勤检测,在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尽可能地消除施工隐患,减少因质量问题引起的施工事故现象,避免因此而引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施工项目的技术监管人员应督促专业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遵守相关施工规范,并按照规定对混合料的含水泥量等项目是否达到设计标准要求随时进行抽查。针对现场施工技术重点部分,施工技术监管人员可在现场给施工工人作出正确的示范操作,遇到技术质量难点问题,可以集思广益,同专业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方案,而不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将责任推卸给施工人员。在项目施工完成后,确保各个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实施的准确性,保证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技术监管小组、专业施工人员之间的协同合作,及时、高效地解决施工现场的难点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安全。
3.5加强施工材料机械管理
针对施工项目的材料进行严格管理,项目材料的种类、型号大小、质量等级等相关信息情况应做好记录检查,确保其数据要求达到施工计划要求,及时合理有效地对材料进行成本控制。针对施工所需机械设备根据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合理地分配安排机械设备,对其进行定期检测、维护和保养,保证施工进度。
3.6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针对施工路基的技术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要求专业施工人员掌握路基施工技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保清除路表层的腐殖土等土壤杂物厚度超过0.3m;提前安排设置排水和截水位置,确保排水沟的坡度大于5%;对于不同的土壤针对性地选择压实器具,保证填土路基进行分层压实的工作质量,两侧分别超过20~30cm。根据相应各层的密实度标准进行密实度检测验收工作,对于路基的平整度施工,采用机械压平配合人工整修的施工方法,使用3m直尺对平整度进行检测。
结语
总体而言,市政道路关系到我国政府的形象以及城市的容貌,各政府部门和施工单位都要高度重视。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应按照相关道路施工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并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才能更好地推动市政道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顾云星.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
[2]张军.当代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3]唐坤.关于市政道路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探究[J].居舍,2019 (30):52-53.
[4]郭乾坤.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探析[J]. 居舍, 2019(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