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钰静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12
摘 要: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社会保障中要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保障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应当首先注重公平性的均衡;但同时也应看到,公平的增进有赖于效率的支撑,效率的提升离不开公平的推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既坚持公平取向,又注重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促进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本文通过发掘影响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公平问题与效率问题,并且将高质量发展分解成体系、制度、运行和服务四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社会保障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公平、效率、社会保障发展质量;
1.公平与效率之争
1.1公平效率矛盾研究现状
近年来关于公平与效率的组合模式之争,没能结合具体的应用领域,也就没有就相应领域的公平与效率的内涵进行清楚的界定,从而使各方提出的主张过于笼统,观点缺乏说服力。[1]
1.2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点
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上讲,公平是道德哲学、政治哲学、法律哲学及社会哲学的核心,是一切法律制度的价值基础。失去公平的效率是难以持久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平是效率的源泉,公平的程度决定了效率的程度,任何不公平的社会机制和社会政策都会造成对效率的破坏。公平性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反对对一部分人在社会保障方面进行歧视。同时,在坚持公平性的同时,承认合理的差别对待,解决好普遍保障和区别对待之间的关系。[2]效率是市场机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市场公平化的检验标准之一。要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价值,必须以不断提高其效率为重要手段。
2.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中公平效率不均衡的问题及原因
2.1影响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公平问题
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保障领域的各项改革。目前已经构建起比较健全的制度体系,正逐步朝着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的方向发展。到2018年,已经有13.8亿人口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3]参保率达到98%。2018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超过9.4亿人,参保率达到86%左右;计划到2020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将达到90%。但是涉及到养老、医疗这两个主体制度之外的方面,我国社保的覆盖面还有待提高。
2.2阻碍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效率问题及原因
“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障公共投入规模急剧放大,年均增长在15%以上,有的项目投入增长在20%以上,直接带来了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待遇的显著提升,而城乡居民还在期盼着养老金继续提高、个人疾病医疗负担持续减轻、各项社会福利事业能够持续发展。[4]然而,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民经济增速已从上世纪的二位数下降到一位数,近年来更从8%以上降到7%左右,财政收入增幅也从曾经的20%以上降低到个位数。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增速减缓与国民福利快速增长已成为现实矛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优化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如何调动市场力量与社会力量参与,以便确保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不断得到壮大,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解决高质量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矛盾的建议
3.1完善社会救助与扶贫的衔接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年,扶贫脱贫的任务到了收尾的关键期。我国的社会保障要想高质量发展,必须从基础解决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统筹发展。要进一步巩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扶贫成果,稳定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有保障。
这就要重点关注社会救助与最低生活保障这一最基础层次的政策内容,要做好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这就需要国务院扶贫办与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和医保局等多部门出台相关的配合政策,加强贫困人口对象识别认定衔接配合,互相作为重点,确保“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应扶尽扶”。解决最低贫困问题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正义原则的最基础途径,解决了最底层的贫困问题也会让我国社保的制度效率更上一个台阶。
就具体措施而言,主要有四个方向: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资金保障;加强经办能力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加强宣传引导,凝聚社会力量。
3.2优化社会保险制度体系
社会保障层次结构优化的核心是基本保障待遇水平的适度性,要让基本保障回归保基本,关键词:兜底线、权责清晰、保障适度。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化是指整个制度体系的多层次化,其中的关键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骨干项目的多层次化。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经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属于十分清晰的既定改革目标,这使得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也日益明朗化。[5]
社会保障项目是指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要素和组成部分。我国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应包括四个方面: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其中,社会保险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项目,它涉及面广,覆盖对象多,处于社会保障的核心地位。针对社会保险项目这个核心内容的优化,可以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理清养老金、医疗保障和照护保障制度的职责,加快建设老年照护保障制度。二是将生育保障权益确认为国民权益,生育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生育津贴制度,其资金由国家财政承担。同时健全儿童福利制度,加强儿童照顾服务体系建设。三是恢复基本医疗保险以保障大病为主要职责,把医疗救助的职责扩展到全部医药费用。四是把高龄津贴纳入基本养老金制度。[6]
3.3完善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可以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转变政府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形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养老服务供给的优化。关于养老服务单一依赖政府出资在当前的需求情况下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联合社会机构与家庭小区构成由高到低三个层次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具体来说政府要起带头作用,可以适度提高财政投入水平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另外还要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法律法规的建设,这是建设系统的、完善的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后政府还应当建立健全监督评估体系,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监督与管理,从而切实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通过不定期对养老机构的考核与审查,从而达到保障养老服务质量的同时还进一步促进了其服务质量的提升。
从社会机构层面而言要支持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与发展,这是对于政府单一渠道的重要补充,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扩大社会养老机构的资金来源及管道;同时要规范好养老机构内部管理机制,要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打造民间养老机构品牌。此外,社会机构还可以培养更多的专业性养护人才,对于老年人的照顾不仅要从设施上提升,更要从服务人员素质抓起。
从家庭小区层面来看这是大多数老年人更偏向的一种养老方式,这一层次的养老服务规范与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规范家庭成员间的供养责任,提升小区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小区养老信息服务体系和完善小区养老功能。
参考文献
[1]薛诗尧. 论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关系及解决路径[D].外交学院,2018.
[2]郑岩. 社会保障与公平、效率相关性的理论分析[D].辽宁大学,2011.
[3]杨宜勇,韩鑫彤.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J].开放导报,2019(05):14-18.
[4]何文炯.中国社会保障:从快速扩展到高质量发展[J].中国人口科学,2019(01):2-15+126.
[5]李梦雅.社会保障中的平等公平效率[J].办公室业务,2019(06):42.
[6]张熙.我国社会保障法中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定位[J].纳税,2017(2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