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第9期   作者:张磊
[导读] 结合历年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的实际
        张磊
        辽阳石化公司 生产监测部  辽宁 辽阳 111003
        摘要:结合历年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的实际,对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定义和作用、条件和要求、内容和效果几方面进行了阐述;阐明了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确保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关键词: 比对    能力验证    
1、前言
        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时代发展的需要,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适时出台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它是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评价和承认评审时所依据的规范文件。自2016年1月1开始实施以来,对实验室的资质认定评审工作进行了统一规范和指导,其中技术要求部分要求实验室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有合理的质量控制手段,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而实验室间的比对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之一。
2、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
        2.1定义和作用
        实验室能力,是指实验室运用基本条件以保证其出具的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的相关经验和水平;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来确定实验室的检测/校准能力的活动;实际上它是为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监测和校准水平而对其能力进行考核、监督和确认的一种验证活动;而实验室间比对是指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有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和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定期考核和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对检测/校准实验室的认可,其目的都是引进质量管理思想和程序运用,规范实验室质量体系和技术能力。而要考核和监督其持续有效运行,参加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第一、可为实验室提供评价其出具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客观证据,以评价其是否胜任所从事的检测/校准工作的能力;
        第二、通过外部措施可以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来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
        第三、可增强客户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度,对实验室的生存与发展必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2条件和要求
   一般参加比对的实验室应满足以下三条基本条件和要求:
        1、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职责以确保参加能力验证;                      
        2、制定完善的参加能力验证的文件化程序;
        3、应执行上述程序,并能够提供证明参加了能力验证活动的记录,以及对结果的有效利用。必要时,还应提供出现不满意结果(离群)时所采取的纠正活动的证明资料。
        2.3内容和效果
          目前的实验室间比对主要是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最高的行业检验机构、及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实验室间比对计划安排的比对。参加由认可机构或授权/认可的机构组织和运作的能力验证的机会较少。
         中心自1994年开展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以来,共参加各类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20余次,进行了30多个检验项目的测试,覆盖了中心纤维检验、纤维原料分析两个专业。其中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CNAS组织的能力验证4次;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中国标准化协会纤维分会组织的全国大区及检验机构的能力验证5次;参加同行业的实验室间比对6次;中石油集团公司系统内的实验室间比对6次。
   在参加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中,中心从最高管理者到普通检验员对此项工作都能高度重视,在指导思想上,抱着认真、求实、从严和协作的态度,把“比对”过程看作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是技术交流的好机会。因此,在工作中要求大家互相学习,交流技术,切磋技艺,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取长补短,改进工作,共同提高。


        通过“比对”,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出各实验室量值传递的现状;比较准确地了解各实验室的环境条件及仪器设备准确度;实际考察了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测定结果的正确程度;确保了各实验室的测定结果均能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从而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一致,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客户的需要。
        通过“比对”、交流和总结,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队伍都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实验室检测技术水平,增进了同行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了各实验室之间的沟通,同时也促进了业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对”也是对执行程序和规程中某些条件的考核和验证。通过“比对”,促使各实验室加大了设备的更新投入,改善了环境条件,减少了修正误差,保证了量值传递的准确度。这里还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对于出现不满意结果的实验室,须依照能力验证纠正活动的要求,开展有效的整改活动,应包含对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要素的控制、技术能力等方面的分析,以及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有效的利用反馈信息等全面的活动。只有这样能力验证的纠正活动才能得以有效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也是通过实验室检测/检准能力的外部措施,来补充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最能真实地反映一个检验机构的实际能力,它可以为实验室提供一个评价和证明其出具数据可靠性的客观手段,为此,必须加强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以确保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分析“比对”结果,可以看出中心在全国纤维产品及原料检测机构各实验室之间的“比对”中,总的情况是比较好的,比对数据和结果都符合有关程序和规程对技术指标或不确定度的要求,这主要是领导指导思想端正,和对“比对”工作的重视。首先,千方百计努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保证各计量标准的仪器设备按要求配置,通过对空调机组的更新,满足了实验室的环境条件;检验人员经培训严格考核,持证上岗;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新标准及时组织宣贯。其次,比对过程中涉及的相关业务部门—综合管理及纤维检验室、原料分析室,及参加比对人员对每次实验室间比对工作细则都能深刻领会,并按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参加比对人员在比试验中认真、细心、严谨。这些都为“比对”工作取得满意结果提供了保证。对于这些好的做法,我们要坚持和发扬。
3.存在问题与建议
        通过“比对”,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有些参加比对的人员对规程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原始记录的信息量不足,特别是对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还不够规范,有些环境条件尚有不满足之处,个别设备老化等,因此,我认为定期开展全国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级领导机构应积极倡导和统筹组织,各相关部门应认真配合,协调好各方面工作,使这项工作得到坚持并加强。同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国家认监委应对《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的实施情况进行审查,加大对能力验证活动的监管力度和综合协调,进一步规范我国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并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应进一步加强产品检验标准的组织宣贯工作,尤其是对新颁布和新修订的标准、规程或规范,应及时组织宣贯,以便尽快统一对标准和规程的理解和贯彻实施。
        (3)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经常举办检验人员学习班或专题讨论会,加强人员素质和技术业务水平的培训,畅通信息咨询和沟通渠道,同行经常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更新知识,提升检验技能,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
        (4)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各检测机构或其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更新、技术改造和环境条件改善的投入,满足标准或规程的要求。
4.参考文献
〔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作者简介:张磊(1971 - ),女,满族,辽宁本溪人,2011年7月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工程师,从事石油化工节能监测、纤维分析检验及质量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