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怀潮
天津市亿嘉合置业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各领域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传统建筑行业中的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和现阶段建筑工程的需求,逐渐导致很多建筑工程在项目中出现一些棘手的问题,不仅会使建筑企业损失巨大的经济效益,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做好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引言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每一道施工步骤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应做好每道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工程的总体质量。而施工技术对工程总体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分配施工现场的人力资源,还要正确运用专业的机械设备,从而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1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策略
1.1完善管理制度
对于管理工作来说,要想构建完善高效的管理机制,就应形成和设立规范化的管理机构,且应根据现实工作的所需配置专业的工作人员,这样管理工作即能稳定高效地推进下去。而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应充分地认识到各自职责,且应加强各个环节的联合和协调。与此同时,还应制订规范高效的制度,以为相关管理工作科学高效地推进提供基础的保障,如此相关的工作也就有了规范化的约束和控制,但凡出现不良的情况即能照章处理。另外,还应加强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的精细管理,且应加强各个环节的合作,如此工程施工也就有了强有力的切实保障。
1.2对管理体系与管理形式进行完善
建筑施工期间,需要具备健全的管理体系,这样才可保证内外工作可以协调进行,同时可以在实际工作期间发挥出管理体系的具体作用,促使施工水平不断提高。由于现阶段建筑工程涉及很多参与团队,健全的管理体系与管理形式发挥出重要作用,保证各个团队之间可以在实际工作当中协调配合,让自身职责以及责任变得更加明确清晰,能够有效规避由于管理体系缺少完善性引发的安全以及质量问题,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避免发生互相推卸责任这种现象。此外,在科学合理的管理形式与体系之下,保证施工工序可以得到高效管理,有效控制所有工序,进而降低各类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给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1.3开展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当前,为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工程必须选择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模式,推动工程发展的良性进行。工程精细化发展需要将重点放到有效的管理体系上来,建立合适的精细化管理制度,让施工人员按照制度进行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会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使得工程实现良性发展。虽然我国的施工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当前的精细化管理依旧没有落实到位,让工程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工程管理者建立现代化的精细化管理制度非常重要,这将会帮助工程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精细化管理制度,规范工程各个区域的工作流程,构建有自身特色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改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提高工程管理的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加强施工材料的监管
建筑企业在选择施工材料上,必须要结合施工的地点以及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建筑施工材料。选择材料也是材料监管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造价和施工质量。要对各种工艺的材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最需要注意的是材料质量,只有在保证施工材料能够符合施工标准以后,才能按照性价比来选择施工材料。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后,建筑企业要安排专业技术过硬的材料检测人员对入场的材料进行二次检测,主要检查的是入场材料的质量以及性能是否切实际满足施工标准。待材料的检测环节都显示合格之后,才能正式使用。材料二次检测能直接从根源上避免因施工材料不合格而造成的后续质量、安全事故等问题。
另外,施工材料的存放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规模的施工可能天数较长,为了避免施工材料因保存不当受到环境侵害的威胁,就要保证施工材料的存放环境和存放时间是否符合材料本身的存放标准。做好材料的保存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减少工程成本,节约一些不必要的建设成本。相关的工程管理人员也要在材料入库后,收集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保证建筑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有序进行。
2.2优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属于其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因此,要想实现对工程质量以及进度的有效控制,一定要全面落实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工作,还需要引进新的技术。在施工操作开展之前,应该完成对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即在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充分披露技术的规范操作和检验标准,保证施工人员在正式操作前掌握技术知识和要求,这也是工程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信息时代我们需要运用更多的新兴技术,比如在建筑工程中运用BIM技术进行建模就便捷得多。
2.3加大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措施
一是不断完善我国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现阶段,我国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造成一些问题始终无法解决。比如,由于国家还未出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导致各检测机构的检测标准不统一,检测结果各不相同,从而体现出质量检测市场的混乱现象。因此,需要国家不断的完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更好的敦促检测机构健康的发展。同时,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现场检测实际情况,优化建筑工程的检测流程,健全相关的检测标准。另外,还应确保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并为其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二是优化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考核制度。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要不断强化质量检测人员的业务培养工作,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优化相应的检测考核制度,定期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进行检验,核实检测人员的工作落实情况。优化检测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依据员工的工作成绩确定薪资,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公平、公正。
2.4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安全意识
在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首要问题。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一定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通过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让他们意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意义。在安全意识的引导下,让相应的管理人员在实际的项目施工环节中,能够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此外,应该严格把控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水平,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适当地组织施工工作人员开展一系列专业知识、施工技术和综合素质教育培训活动[2]。尤其是在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换代的背景下,管理人员更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专业性进行监控管理,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在施工环节中出现相关的技术问题。在整个项目进展过程中都必须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作业。其中,项目负责人作为施工人员群体的主心骨,应该对项目的应用技术和整体进度进行严格的把控。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工程项目管理效果难以发挥。故而在管理阶段中做,需要按照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工程管理需求,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进行控制,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可以按照计划要求进行,以提升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伟峰.解析房屋建筑施工管理控制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4):2074.
[2]聂爱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和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1):2809.
[3]易永海.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29):152-153.
[4]张彦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加强措施[J].城市住宅,2019(6):146-147.
[5]孙云龙.建筑施工管理安全问题分析及管理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0):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