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5
摘要:隧道工程项目在实际的施工作业过程中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为了满足我国交通要求,需要对隧道进行创新建设。文中分析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并指出了相关注意事项及对策。
关键词:隧道工程;工程施工;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引言
近年我国基础建设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大规模建设,结构更加复杂,断面与长度不断增加。隧道在运营期间与使用功能安全性方面有着更高标准,因此,隧道在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要求应当更加严格,技术水平也需更高。然而,隧道工程施工存在作业空间有限、环境恶劣、地质情况复杂、隐蔽性强等特点,增大了质量控制的难度。本文结合隧道工程的技术特点、施工特点,分析总结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针对性、科学性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减少质量隐患。
1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也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公路的高效运营,合理的建设有助于带动公路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公路建设施工中,常常涉及隧道施工,而隧道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为此必须加强对隧道施工的质量管控。隧道工程环境复杂,且由于施工内容和工序较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塌方等风险,这不仅不利于项目施工质量和效率,还会带来现场人员的伤亡,进而伤害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施工企业必须正确地认识隧道施工特点,了解隧道施工中需要应用到的技术,并采取有效地管控策略,提高隧道施工质量,保证隧道施工效果。
2隧道工程施工技术
2.1隧道支护施工技术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支护施工技术是隧道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隧道支护技术应用需要按照隧道周围的岩层类别和周围的地质变化情况来实施并进行调整和完善。对于隧道洞口位置的浅埋、软土处理,以及滑坡等问题要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如果隧道采用的是大管棚和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方式,或者是采用地面旋喷桩和地表注浆加固等支护方式的话,需要对隧道支护的安全问题进行思考和严密的设计。在隧道洞口地层比较软的位置必须要通过网和喷的方式来进行支护,必要的时候要对支护实施钢架或者是采取其他方式的加固处理,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少施工对岩体产生的影响,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2.2洞身施工技术
洞身是一个重要的作业部分,也是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在进行隧道洞身开挖作业的过程中务必要高度重视对各项客观因素的分析,例如:坡度条件、水质条件以及土壤条件等。另外,还需要高度重视围岩条件,在不同地区隧道项目中所呈现出的围岩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异,施工方法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地区的特殊性。围岩作业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后期隧道工程的通行安全,所以务必要高度重视围岩施工,为了能够有效规避山体滑坡的不良问题,那么要使用泥浆灌注凝固岩石的作业方式,从而保障隧道工程后期运营和施工的安全性。在隧道工程洞身施工时往往需要开展爆破工作,在爆破作业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应用到多种先进的施工技术,通常条件下,在隧道工程作业过程中常常会应用到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技术。
2.3隧道壁蜂窝及孔洞技术
在隧道项目的衬砌中,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等,一般是受到地表水、地下水的综合影响,导致隧道出现渗漏水。主要原因是在浇筑混凝土的整个过程中,有集中分布钢筋或存在预埋件的地方,极有可能会引起混凝土填满模板。此外,若没有根据规范标准漏振、振捣混凝土,或在整个拌合环节混凝土内部存在其他杂物,便会发生离析、分离粗细骨料,如果情况严重还会出现跑浆问题。
3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优化
3.1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开始隧道防水施工前,需要针对洞口部位,展开防水处理工作,认真检查实际的开挖边缘线,统一明确实际开凿线的区间。还需要合理设置必要的截水沟,和自然沟加强彼此连接,并在浇筑时确保沟内顺畅。在隧道洞内展开防水施工时,通过设置防水层,主要旨在组合防水板和土工布。在开始施工前,应认真挖掘,严格检查原材料质量,一经找到质量问题,科学地进行处理,以避免发生渗漏问题。在开始施工前,还需要认真检验各种材料的实际质量,充分明确建筑防水材料的基础性能、检验质量与标准相符的情况。如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就应更换材料,以控制质量与标准相符。
3.2加强各施工环节质量管理
加强对隧道建设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能提升隧道建设工程的质量。在隧道挖掘施工前,要做好地质调查工作,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测。首先,判断隧道施工区的围岩类别,选择与其对应的支护方式;其次,监测隧道围岩是否出现变形或沉降等问题,及时发现,有效处理;再次,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严格管控支护质量。管控环节包括锁脚锚杆、锚杆尺寸、注浆型钢间距、初喷混凝土的强度及厚度等;最后,应当系统地对防排水和混凝土浇筑进行管理,在提升项目技术施工水平的同时,保障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3.3隧道施工支护质量控制
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受到施工支护工作的影响,因此,为了保障隧道能够安全施工,企业应当将施工支护工作作为重点。施工支护工作依照作用与所在位置可分为三类,分别为超前支护、初期支护、二次支护。超前支护的作用是避免发生塌方事故,针对地质中超宽软弱带、褶皱、断层问题进行有效支撑管理。初期支护的作用是稳定性处理大型断层带。二次支护的作用是加强支护能力、预防渗漏,促使围岩稳定性有效提高。超前支护发挥作用主要是在隧洞在成型时。初期支护的坐在位置是隧道内部。对于二次支护,补充初期支护,将隧道中衬砌结构安全性作为重点。在隧道施工中,支护初期的支护工具包括锚杆、钢纤维混凝土喷射、工字钢架等。为了确保支护效果达到最佳状态,工具需采用最佳厚度或长度,一般情况下,工字钢架间距为0.5-0.8m,变形量需为8-18cm;钢纤维混凝土的钢纤维量为35kg/m3,喷射厚度为18-22cm;锚杆长度多为3.5-6cm,锚固作用良好。
3.4提高隧道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水平
在实施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是非常关键的,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隧道施工质量。所以,施工人员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是施工理念和施工技术,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学习,例如通过购买相关专业的书籍、借助于互联网学习平台等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施工技术水平,确保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另外,施工企业也要重视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
结束语
隧道工程建设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条件,促使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为切实保障隧道工程建设水平,那么务必要掌握洞口、浅埋段施工技术、洞身施工技术、特殊区域施工技术等。另外,还应加强对隧道质量的管控,在开挖工作开展时应制定完善的作业计划,重视对防坍塌技术的应用,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检测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国隧道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超.高速铁路隧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3):57-58.
[2]勒孚俊.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8(26):33-34.
[3]祝月猛.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技术与风险研究[J].河南科技,2020(29):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