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宇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建筑工程数量明显变多,在房建施工中,有效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有助于确保房建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结构失稳的情况。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应当充分结合工程结构特征,对后浇带进行合理设置,确保能提高房建施工质量,并能提高工程使用年限。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施工;应用
1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和类型
根据后浇带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温度后浇带,这种后浇带可以在预防温度变化引起混凝土内部结构出现拉应力方面起作用;第二类是收缩后浇带,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受到很多外因影响,温度就是其中之一,温度的变化能够让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变形,而收缩后浇带可以使这种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第三类是沉降后浇带,这种后浇带通常需要设置在高层主楼和低层裙楼的特定位置,以此来杜绝因建筑出现结构变化和温度变化而导致沉降差问题的出现。
2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
2.1合理释放应力
在房建施工过程中,为能充分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针对混凝土结构,应第一时间释放其内部应力,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来对后浇带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针对房建整体结构,在断面或者平面突变处,需对后浇带进行设置,并第一时间释放应力。此外,在具体施工时,要有效掌控材料质量,确保房建结构有着较好的稳固性。比如,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搅拌时,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对材料配合比进行控制,同时充分依据力学性能,加入适量的填充料,在减小水泥水化热的同时,降低房建结构内部应力。此外,针对模板,需有效掌控其侧向压力,避免结构发生较为严重的裂缝,确保能有效释放结构内部应力。
2.2后浇带的设置与构造
由于不同建筑工程外形、结构均不同,因此在施工建设中,应当按照工程施工情况,合理地设置后浇带,同时做好科学化分析,保证施工要求和位置符合后,进行施工建设与处理。在应用后浇带技术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实施,合理控制模板的侧向压力,避免影响后浇带施工质量和结构强度。在此期间,施工人员需要注意混凝土材料配比度,注重振捣和搅拌,加强浇筑施工质量。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在矩形建筑物后浇带中间设置高度为30m~40m。在设置宽度时,还应当分析建筑物结构与施工条件,确保宽度设置在800mm~1000mm。接缝的断面形式常见的类型有,阶梯型、凹凸形、平直形等,后浇带宜设置在结构受力最小处,一般为梁、板跨中1/3处,且上下对齐,后浇带内的钢筋贯通,并每30m~40m设置一道。在后浇带设置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直缝,以防出现变形而产生裂缝。
在结构差异比较明显的区域,集中设置后浇带。例如主体与裙房位置,由于受到内外部温度差,混凝土结构极易出现裂缝。建筑主体施工后,主体1/2位置出现沉降量后,再浇筑裙房结构。后浇温度带可以提升混凝土伸缩自由度,防止产生混凝土裂缝。
2.3清理后浇带
混凝土施工的第一步就是清理浇筑平面,对后浇带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浇筑面干净,避免受到细小砂石颗粒以及顽固锈迹等影响,并且保证混凝土层硬度。在清理过程中,必要时可以使用清洁剂,还要清洗后浇带侧面的混凝土凿毛,保证这些凿毛水分充足,为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结构保持湿度,持续时间需要在一天(24小时)以上。在对后浇带进行浇筑时,混凝土的强度要高于需要连接的两部分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还需要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膨胀剂,保证浇筑后可以将后浇带两侧结构连成一片。为了减少温度对于后浇带施工的影响,在浇筑过程中,要控制好后浇带周边以及两侧温度。在完成浇筑后,与一般的混凝土结构相同,需要进行养护工作,后浇带的养护最后交由专门的技术人员,从而确保后浇带后期维护,减少后期问题的出现。
2.4根据要求安装临时支护体系
建筑施工规范中明确规定,建筑设计图、施工图中不包含摆放施工设备。在后浇带施工之前,就需要对工地现场考察,结合施工规范与设计要求,安装临时的支护体系。根据施工准则中对混凝土浇筑的要求,迅速拆除在浇筑过程中使用的模板,后浇带浇筑后也同样适用这条规范,为了拆除模板后还有一定的支撑,就需要在后浇带附近建立起临时支护体系,并且保证这些结构牢固,确保后浇带周围的扣板完整。
2.5钢筋和钢板网的安装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的钢筋和钢筋板网安装之前,需要先进行预加宽度的设定,使其和楼板的宽度一样,木条下口切出的间距与楼板配筋相同的切口,并保证其大小和加强筋间距一样,这样可以为该结构在后续过程中的稳定性提供保障;其次,由于钢筋和钢筋板网在安装过程中存在许多纵筋,因此小木条的作用得以体现,利用小木条来进行加固可以为钢筋的顺利安装提供帮助,在浇筑工作完成后可以将小木条进行拆除,对整个工程不产生影响。
2.6混凝土的处理
首先,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有效计算,通过三掺的手段来保证后浇带混凝土与之前的混凝土得到有效结合,三掺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膨胀剂和粉煤灰的作用来降低水化热峰值,使其在性能上得到显著提升,在利用减水剂对水量蒸发进行有效控制,使其紧实性得到有效增强。
其次,需要对钢筋表面进行一定的清理,从而为提高其混凝土浇筑效果提供保障。另外,需对浇筑的厚度进行科学计算,并保证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将模板充分浸湿以后,按照施工顺序来进行依次的施工,在振捣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坍落度进行及时测试,还要对振捣后的混凝体进行表面浮浆处理以及刮平处理。
最后,当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以后,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养护处理,采取喷洒养护剂以及管理工作来实现养护的目的,另外,浇筑工作采用的是自上而下、逐层操作的方式,因此,后续模板的拆除工作中也要逐层来进行操作。
2.7质量控制对策
钢筋质量控制:对于施工人员而言,要充分依据房建结构特征,选用高质量的钢筋,同时利用较为先进的搭接方式,确保后浇带结构有着较好的稳固性;在正式绑扎钢筋前,需彻底清除杂物,保证钢筋绑扎质量;对于钢筋网及钢板的安装,充分结合极容易发生的问题,事先制定有效的处理策略。浇筑质量控制:充分结合房建结构特征,对后浇带施工位置进行明确,有效连接房建结构;在结束浇筑施工之后,需第一时间进行覆盖,同时落实好养护工作;针对混凝土施工强度,开展防水强度试验,以此保障施工质量。
结论
总的来说,在房建工程建设期间,开始广泛地应用后浇带技术,不仅可以处理建筑物差异沉降问题,还可以防止在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裂缝变形问题,减少温度应力变形情况。施工企业必须高度关注后浇带施工养护与建设,提升监督与管理力度,以此维护工程建设质量,延长建筑工程施工周期,维护后浇带施工的顺利性。合理设置后浇带位置,按照实际工程情况,掌握工程施工难点与重点,及时分析和处理施工存在问题,控制好后浇带工程建设标准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欢.对房建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
[2]黄加增.房建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实践探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
[3]郑时春.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研究[J].信息周刊,2020(4).
[4]辛海.关于房建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