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模式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10期   作者:刘影
[导读] 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企业管理模式的科学性深刻影响着企业发展的有序性和规范性,更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质量产生深刻影响。
        刘影
        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130000
        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企业管理模式的科学性深刻影响着企业发展的有序性和规范性,更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质量产生深刻影响。一直以来,我国都位列制造大国梯队,制造行业发展势头良好而制造业企业的内部竞争十分激烈。为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综合发展潜力与市场竞争力,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十分必要。为此,企业管理人员可适度融入精益生产理念。
        关键词:精益生产;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模式
        引言
        面对市场竞争日益剧烈,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做好精益生产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精益生产视角切入,以制造企业管理为研究对象,详实阐述精益生产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深刻论述精益生产对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入剖析制造企业精益生产改善的实施流程,并尝试从不同层面提出提高企业精益生产水平的发展策略,以期可以为制造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些许有益思考。
        1制造业企业品牌创新的现实意义
        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已经跨越了产品竞争阶段,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已成为企业工作的重点。品牌代表时代潮流,无论是品牌名称,徽标,品牌定位内涵,品牌形象等,都是在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形成的产品。随着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不断创新与优化,在2011年我国制造业份额远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2015年份额更是上升到了25%。对比研究国内外制造业企业发展趋势可知,虽然现如今整体呈现出稳步上升状态,不管是产品产量还是出口量都在持续增加,整体发展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其中也涌现出了大量问题。由此可知,品牌创新作为增强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做好相关工作对促进我国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具有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知名品牌是保障制造业企业稳步发展的刚需。了解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可知,其是以品牌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一体化工作,原因在于其可以凝聚企业的创新力、研发力及管理能力等。换句话说,品牌尤其是知名品牌展现了制造业企业发展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形象,属于社会各界了解企业的基础内容,因此要想让制造业企业稳步发展下去,最关键的就是在掌握核心技术理念的同时创造知名企业品牌。第二,制造品牌是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了解各国企业品牌塑造情况可知,各国制造业企业在塑造品牌时不仅融合了自身发展优势,而且有效体现了国家形象,长此以往下去,不仅能让其他国家产生固定认知,而且可以全面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企业品牌是实施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在信息时代,世界逐渐向着扁平化发展,从一定意义上分析,消费者购买产品也属于品牌消费。因此,要想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发展水平,加快国际贸易合作速度,企业不仅要重视品牌创新工作,而且要结合国际贸易发展趋势进行持续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快速发展制造业的基础上,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
        2精益生产与制造企业的管理创新
        制造业企业的管理创新,将进一步优化和整合企业资源,形成一种更具高质高效性的企业管理方法,从而为达成企业发展目标提供保障。开展企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生产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基于企业管理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组织和利用。在企业管理创新工作中,融入新的管理思维、理念、方法和文化都十分必要,它们将为打造新型企业管理模式提供“养分”。精益生产理论源自于制造业企业,所以将其融入制造业企业的管理创新研究十分可行。
        2.1提高企业竞争力
        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已呈现出“不进则退”的态势。若企业无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则终归难逃被淘汰出局的命运。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与效率将成为影响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基于低成本完成高质高效生产才能让企业竞争力远超同行,这一目标也是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工作的最终目的。借助于精益生产,可以优化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提高产量与质量,降低浪费与残次品数量,更能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获取越来越多的产出。

所以在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中融入精益生产,有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2.2夯实管理创新基础
        如前文所言,全员积极参与改善是精益生产的一大特征,所以基于精益生产可为企业夯实管理创新基础。精益生产理念的应用,可最大限度地整合与优化企业现有资源,为实现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更能有效引导企业员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个人能力,还能激发员工创新意识,从而为实现管理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制造业企业管理创新不可一蹴而就,需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与修正,这种长期性工作的质量深受企业人力、物力资源配置影响。基于精益生产,可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利益最大化,为有效实现管理创新奠定基础。
        2.3增强管理创新能力
        精益生产理念的应用,还将会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让其引导、鼓励和约束等多种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实际上,精益生产并不仅仅是工作方式,更属于管理思想,它的存在可以对企业生产现场的管理模式、人员组织方式产生正向影响;更能为完善生产管理评估体系提供辅助。所以,依托于精益生产,制造业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3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3.1强化精益生产理念
        为了更好地实施精益生产模式,亟需在企业内部树立精益生产的基本理念,可以采用培训的方式逐渐转变员工陈旧的生产和管理观念。企业应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将培训工作纳入精益生产管理体系中,将其作为重点内容加以推进,在定期的培训中促使员工形成精益思维。就培训方式而言,可以采用三级培训的方式,这种分级培训方式更有利于提升培训成效,不仅可以实现逐级宣传,而且能够有效落实培训责任。培训内容应具有针对性,依据培训对象进行确定,利用理论培训增强管理层的重视程度,利用务实培训提升一线员工业务素养,由此全面强化企业员工的精益生产理念。
        3.2 构建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架构
        构建和完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架构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应坚持“三化”标准,围绕准时化、自动化、平衡化三方面展开,基于“三化”标准构建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围绕硬件平台和软件资源建设两大层面具体开展。
        3.3完善精益生产管理体系考核机制
        就精益生产模式实施初期而言,应做好行为管理工作,加强对不同层级员工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为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实施打下良好基础。以生产工厂为考核对象,着重考核精益生产管理培训成效,重点在于对执行效果进行考核;以企业员工为考核对象,主要考核员工对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落实情况,一方面考核参与培训的情况,另一方面考核参与管理体系建设的行为。当正式实施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时,需要兼顾两方面考核内容,其一,围绕活动效果组织考核;其二,围绕数据的可靠性组织考核。对于上述两个方面,可以采取月考核的方式,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由此推动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落实和可持续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制造业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环节融入精益生产理念,十分有助于借鉴优秀管理经验和思维,能有效夯实创新基础、提高创新能力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制造业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明确精益生产目标、打造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并丰富精益生产管理文化,让精益生产理念彻底扎根于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
        参考文献
        [1]毛浩然.“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品牌创新策略研究[J].纳税,2019,13(17):242.
        [2]宋喜林.新形势下企业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33):19-20+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