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光雷
黑龙江省建筑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6
摘要: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有所好转,城市化进程加快。高层、超高层建筑物数量不断增多,建筑物质量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生命财产安全等,后浇带作为建筑结构中关键组成部分,能够避免建筑由于自身收缩、沉降导致的裂缝,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基于此,加强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作用及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
引言
建筑的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修筑房屋时,要对地基的沉降问题进行分析,由于地基沉降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对地基的结构进行设计时,要考虑沉降差异的现象。设置沉降后浇带可以有效地预防地基沉降情况的出现,但是,目前,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中应用时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传统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对建筑物的质量会产生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1概述后浇带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温度变化和收缩力度不均匀等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问题,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避免产生裂缝。施工单位可以将后浇带作为临时施工缝,主要是在建筑工程基础底板和墙体等部分中利用。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阶段,很容易发生裂缝问题,因此施工单位需要设置缝隙,划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不同的小部分,稳定各个部分之后再浇筑缝隙,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功能。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要利用水泥材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掺加铝粉,使后浇带强度得到提高。通常来说,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温度控制较低范围,在浇筑材料中应该适当加入微量铝粉材料,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选择模板材料。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
2.1对建筑结构问题加以优化
后浇带作为建筑结构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优点体现在完善建筑基础设计、优化建筑结构等方面。建筑整体施工过程中,受到上层建筑结构影响,地基承重能力下降,容易导致不均匀地基沉降,严重威胁建筑结构安全。而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对建筑结构强度、浇筑时间等进行核对,还能够实现对建筑内部应力的模拟计算工作,尤其是对于建筑裙房结构问题来说是一个良好解决途径,实现了对建筑基础设计的进一步优化。
2.2处理裙房结构的问题
裙房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楼群,不断增加楼层之后,也会随之减少楼层单层建筑面积。连接裙房和高层建筑,通常是在城市中心地带建设。裙房是高层建筑的附属部分,施工单位需要协调处理裙房区和高层区的结构关系,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施工单位利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优化裙房结构,合理划分整体建筑物,施工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计算地基沉降量,合理选择后浇带浇筑的时间。结合建筑后期结构,有效检测混凝土内部应力。
2.3混凝土水化热问题的解决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材料在施工时受到化学反应的影响,导致水热化问题加剧,由于混凝土自身的导热性能不高,导热系数相对缓慢。如果热量在短时间内不挥发,则混凝土结构在硬化后会破裂,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特别是在大型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应用过程中,这种现象的后果将更加严重。实际上,处于混凝土初凝阶段,需要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工程进行跟踪,按照实际情况要求,采取有效的方式将温差开裂问题改善。
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3.1后浇带的支撑体系
在设计后浇带的支撑体系之前,要对工程项目进行计算,目前,后浇带的支撑体系一般以上下可调节支撑为主。
在设计后浇带支撑体系时要特别注意下列几点:(1)在后浇带的两侧要设计受力支撑,一般情况下,两侧的受力支撑要大于两排,除此之外,还要对排距进行合理化的控制,一般来说,排距要在一米以内;(2)后浇带的支撑体系要在水平方面设计拉结,拉结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证后浇带结构的稳定性;(3)对模板进行安装时,要保证模板的尺寸符合图纸的要求。
3.2对后浇带垂直缝的有效控制
对于后浇带垂直缝施工,需要利用钢钎振捣提升混凝土紧实度。实际施工中,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质量检验,严格按照施工检验标准,保证垂直缝施工质量。在后浇带温度控制方面,需要结合后浇带和原混凝土结构实际情况,理清混凝土浇筑工序。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在10℃左右,对混凝土收缩、膨胀加以控制。科学控制后浇带施工时间,避免后浇带混凝土发生干裂等质量问题。
3.3施工宽度和间距的把控
在施工操作时,应该合理把控后浇带施工流程,提升施工的整体效果。在选择钢筋时,应该时刻关注其质量和硬度大小,确保钢筋在分割的过程中能够符合施工规范。等到钢筋分割结束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所有的钢筋进行连接。在确保稳定性不会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将后浇带宽度控制在700mm左右。如果后浇带的长度过长或过短,可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做出间距的调整,从源头上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3.4完善技术规范和工艺流程
在后浇带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有效指导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严格控制每个施工工序,加大力度控制容易发生问题的施工环节,有序落实整个施工工序。施工单位在施工操作阶段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工艺流程,加大力度监督很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施工部位,同时需要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保障后浇带施工质量。建立技术责任制,落实事前控制和施工控制,全方位地监管工程质量。在雨季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尤其要合理保管后浇带型钢和钢筋等材料,否则将会引发质量问题。
3.5做好后浇带养护工作
在后浇带施工完成后,需要相关养护工作,对成品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为了避免后浇带受到雨水影响,一般需要在其两侧设置挡水砖,或者在后浇带两侧直接利用防水砂浆,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对后浇带表面也需要进行覆盖保护,一般用铁皮覆盖,养护期间需要定期检查,控制养护时间,保证后浇带整体质量。
4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对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非常多,需要全面把控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的同时,对施工中的细节部分加以重视。譬如,在建筑基础底板施工环节中,后浇带位置偏低,容易产生积水现象。这就需要在后浇带设置相应的集水坑,一般情况下,基坑长度应保持50cm,设置在纵横后浇带相互交汇的部位即可。又例如,在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应该将后浇带杂物清理工作做好,规避方木、钢筋头、石子、浮浆等杂物影响后浇带浇筑效果。对于不同施工环节,后浇带施工技术应全面把控不同的施工要点,才能提高后浇带施工效果,结合施工情况,注重监管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提高建筑工程技术水平是现阶段有关的施工人员主要研究的内容。后浇带施工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建筑工程技术,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十分重要。有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后浇质量进行关注,不断地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优化,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华甫,罗富贵,张睿鹏.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3):39-40.
[2]聂长顺.建筑工程混凝土及后浇带工程施工技术讨论[J].居舍,2020(9):48-49.
[3]韩志德.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思考[J].四川水泥,2019(3):137-138.
[4]徐炜亮.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3):94-95.
[5]廉永丰.浅析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8):61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