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贾森 张文涛 段会超
[导读] 以建设工地模板支撑体系中梁、板、墙柱等对象施工时各工序安全搭设思路,模板支撑体系本质安全管理,规避项目支模体系中的高危危险源,
        贾 森  张文涛  段会超
        中建八局西南建设有限公司,成都,610041
        [摘要] 以建设工地模板支撑体系中梁、板、墙柱等对象施工时各工序安全搭设思路,模板支撑体系本质安全管理,规避项目支模体系中的高危危险源,也为其他中小建筑住宅类项目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安全管理;本质安全;模板支撑体系;安全隐患规避;新技术 ;
引言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住宅类项目模板支撑体系基本成熟,但是近几年支撑体系安全事故频发,搭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不能有效消除,各种通病问题层出不穷,整个支撑体系安全技术管控中的什么因素致使安全质量事故发生,是人员的施工行为还是工艺技术的不安全状态,如何总结相关问题现象,沉思隐患问题的解决思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1 现状分析
        1.1 中小型住宅项目作业班组人员承包价格较低,落实方案及各项支模体系要求有一定难度。
        1.2 现目前房建项目设计较为复杂,降板、板标高不一设计较多,增加模板支撑体系难度。
        1.3管理体系建制不全,安全质量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各方责任主体、单位及各级管理人员都有相关管理责任,但模板支撑体系涉及各专业人员较多,验收项工序多,体量大,人员监管不到位。
        1.4 安全技术交底没有针对性,对现场施工指导性不强。
        1.5 施工工期安排不合理,各工序抢工意识重,细部措施优化多。
        1.6 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和教育,致使现场搭设的支模架体系标准不一。
        1.7 技术工艺有缺陷,导致异型、独立节点部位的搭设不能有效、稳固的连接在一起。
2管理思路
        本文从施工现场浅析局部的支撑体系思路,主要是以住宅类项目现场实际问题为主要剖析点,对象主要为轮扣式脚手架和钢管扣件式脚手架,作业人员行为、材料因素本文不做详细阐述。
        近几年事故频发的因素主要是平常忽略的安全隐患,所谓的施工经验,图省、快、简,整个支撑体系通病问题频发,现将主要问题及避免措施归纳如下:
        2.1 支模架钢木混用。木方龙骨无法与支模架体系中构件相连接,且木材抗弯强度低,多种材料弹性模量E不一样,临界力不一样,力学性质不明显、不稳定,无法预控,导致在浇筑混凝土时,整个支撑体系形变不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规避措施采用方钢或者钢楞代替模板、木方龙骨,使梁、板支撑架体的顶托有效、稳定、安全与混凝土结构面结合在一起。
        2.2 模板支撑体系与独立体系相连。因作业人员素质因素,内支模架边梁、挑梁、井道等位置经常与外脚手架、电梯井架、防护架相连,严重影响支模架体系稳定性,突发状况影响外架及电梯井,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2.3 模板支撑体系加设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十字交叉梁无回顶;轮扣立杆模数不对,拼搭多,存在偏心受压;大梁下方无顶托,部分回顶未使用双钢管;连接横杆缺少;板底顶撑必须使木方龙骨竖向放置,增强木方龙骨抗压、抗弯性能等隐患问题。这些通病类问题必须做好图纸方案策划,针对重点部位进行重点交底、过程控制,可针对一层进行样板引路,对特殊位置开展头脑风暴进行点评,在后面的施工搭设中规避。
        2.4 挑板、飘窗板、降板、井道过梁等特殊位置搭设安全隐患问题频发。

楼板模板木方间距≤300mm,立管顶托旋出长度≤200mm,不允许采用底托。外独立柱双向拉顶结合,楼面上预埋钢筋拉结点;外墙柱采用拉顶结合,楼面上预埋钢筋拉结点,斜拉间距≤2m ,距墙柱边≤50cm。边梁、挑板立杆不能搭设的位置,不允许横杆悬挑支设,必须额外加设斜立杆连接牢固;风井口、卫生间降板位置施工搭设必须选用合适的模数材料,实在没有相关模数的材料应设置工字钢悬挑,严禁立杆搭接横杆悬挑,或者加设多个套筒,以防止偏心受压或是荷载压力直接传递导致立杆受力致使扣件、轮盘受力导致破裂。
        2.5 高支模搭设问题。主要体现在支撑体系刚性连接件缺少;水平剪刀撑缺少;大体积混凝土梁支撑立杆需加密布置。梁侧上下口采用收口木方,卡箍加固,间距≤500mm;当梁≥550mm时,与墙柱交接处须另设对拉螺杆,梁中设置3道,间距500mm。基础阶段及搭设时洞口、临边防护缺失、难以搭设,导致出现严重的高坠安全隐患。
3新技术推广
        通过采用支撑体系中的新技术应用,本质上规避搭设过程中的通病问题和安全风险,做到本质安全。
        3.1 盘扣式钢管支撑体系。立杆的原材料升级,材质为Q345,表面作热浸镀锌处理,承载能力高;节点连接可靠,立杆与水平杆为轴心连接,配套斜杆连接,提高了架体的抗侧向力稳定性;杆件的系列化、标准化设计,适应各种结构和空间的组架,搭配灵活,由于有斜杆的连接,还可搭设悬挑结构、跨空结构等;与其他支撑系统相比,在同等荷载情况下,材料寿命长达15年,可规避减少材料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
        3.2 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承插型键槽式钢管支架其节点有800mm2的面接触,上部没有自由端,属于中心传力,具有较强的垂直受力性能,且具有防崩脱的功能,安全可靠。其支撑架体系由立杆、水平杆及可调托座等构配件构成。立杆采用套管承插连接,水平杆采用杆端键式插头卡入键槽式插座快速连接,形成结构几何不变体系的钢管支架,支模架上部荷载由可调托座传力,立杆与立杆的连接为同轴心承插,各杆件轴心交于一点,架体受力以轴心受压为主,受力稳定、安全可靠。
        3.3 台模。台模又称飞模,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一种大型工具式模板。一般是一个房间一个台模。台模是一种由平台板、梁、支架、支撑和调节支腿等组成的大型工具式模板,可以整体脱模和转运,借助吊车从浇完的楼板下飞出转移至上层重复使用。适用于高层建筑大开间、大进深的现浇混凝土楼盖施工,也适用于冷库、仓库等建筑的无柱帽的现浇无梁楼盖施工。
        3.4 铝合金模板。铝合金模板全称为混凝土工程铝合金模板,是继胶合板模板、组合钢模板体系、钢框木胶合板体系、大模板体系、早拆模板体系后新一代模板系统。铝合金模板以铝合金型材为主要材料,经过机械加工和焊接等工艺制成的适用于混凝土工程的模板,并按照50mm模数设计由面板、肋、主体型材、平面模板、转角模板、早拆装置组合而成。铝合金模板设计和施工应用是混凝土工程模板技术上的革新,也是装配式混凝土技术的推动,更是建造技术工业化的体现。
        3.5 方柱扣、方柱卡箍。方柱扣产品是用于加固方柱模板的新型加固件。新型方柱扣一套由四片钢制卡板及四片楔形铁组成,新型方柱模板加固件可调节尺寸紧固不同直径的方柱柱体,将四片楔形铁依次均力切入卡板端头的方孔进行紧固模板,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定制模板、普通模板拼接支模后都可以使用此卡件进行紧固,每片卡板一端为U型弯头,另一端头布满两排尺寸的方孔。卡件为标准钢制材料,采用Q345钢材制作,强度高,四片钢制卡板经弯头处交互链接固定在方柱模板四周。
4 结语
        模板及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从目前住宅类项目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管理应加强搭设标准提升和落地,开展作业人员的搭设素质提升,构建施工安全质量责任追究体系,全力推进项目支撑架体系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探究支撑架体系安全技术管理的新理念,减少过程管理精力,提前策划,规避隐患,预防为主,安全保障模板支撑体系稳固的承接建筑结构层。
参考文献
[1]吴贵龙.高支撑模板体系的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6):611.
[2]陈志钦.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技术及安全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20):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