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兴1 李凌超2
1.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生产服务中心 017209
2.2.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安全监察局 017209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构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内容,最后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流程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标准;管理措施?
引言: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前身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本质安全来源于煤矿的防爆电器,通常本质安全型防爆电路在本质上面是安全的,即电路不论出于何种状态都不会引爆混合物。当前由于煤矿安全事故的问题,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促使本质安全概念得到不断的拓展。当前相关专家学者逐渐将本质安全的理念引入公司的安全管理中。通常情况下,本质安全型企业主要是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借助相应的系统与组织实现企业的长效安全发展。经过统计发现在2004年煤矿频繁发生重特大事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已经达到历史新高。基于此我国相关单位开始探究适合我国发展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从而为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发展注入活力。2011年发布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11)后,开始用更准确、更突出特点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取代原来称谓。
1构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在煤矿构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首先可以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并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这主要由于煤矿安全管理的参与主体和对象都是员工,通过此体系的构建可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其次可以全面管控危险源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由于煤矿生产各个环节中存在大量的危险因素,而基于完善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则可以辨识和排查生产环节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的类型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通过分级管控来确保生产安全,最后有利于安全企业的构建。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安全生产都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完善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下,对安全管理工作流程提出明确要求,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中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并加快企业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建设的进程。
2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内容
2.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想要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首先应该全面辨识煤矿生产各个环节中的安全风险,将这些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划分。在分类划分之后,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来确定相关责任人,并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在辨识所有安全风险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梳理所有工作任务,针对不同工序采取相应的工作任务分析法。或者将煤矿划分为不同单元并采取系统评估的方法开展风险辨识工作,具体地说就是1次年度辨识和各类专项辨识。通过上述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结合评估结果显示的风险特点,制定针对性的管控对策,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分级、分层、分类和分专业管控。如果经过风险评估后的结果显示为重大安全风险,则需要通过制定专门的管控方案,明确具体的管控责任内容和责任人,还要保证资金足够。通过以上几点针对性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对发现的各类风险及时开展整改工作。以煤矿生产中的煤矿掘锚机更换截齿的作业风险为例,在辨识和评估安全风险时,应在具体的准备工具、退机、更换截齿等作业环节中总结具体的危险源,将准备工具阶段中的工具和截齿不完好作为一般风险,将退机环节中的顶板和两帮不完好作为中等风险,将更换截齿中的截齿安装不牢固或齿套手段作为一般风险加以分类辨识和控制。针对上述不同类型的风险,不仅要做好对工具和劳保用品的定期检查、职工的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做好现场监管工作,处理违反规定的司机和生产人员,定期对职工培训的结果开展考核。
2.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如果上述制定和实施的风险管控措施失效,则会导致上述风险转化为隐患。通过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则有助于提升企业防范事故能力,具体地排查治理工作内容就是排查、登记和治理事故隐患,并对上述整个过程开展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具体地说,就是在辨识和评估各个煤矿生产环节中的风险之后列出隐患排查清单,结合现场情况开展具体的隐患排查工作。在上述工作开展时,需要调动煤矿生产中的所有系统和岗位,并创建事故隐患排查台账及信息档案。结合上述排查之后得出的隐患等级的不同,组织相关单位开展排查工作。针对所确定的等级为一般事故的隐患,则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治理工作。而针对结果为重大事故的隐患类型,则需要在矿长的带头作用下组织制定治理方案,通过严格执行与落实此方案,有效治理各类事故隐患。
2.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正是由于企业安全生产对于企业发展的至关重要,企业安全文化成为企业软实力的象征。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有安全承诺、行为规范、操作和管理程序、安全行为、员工学习等。想要构建企业安全文化,需要建立矿长安全承诺机制,明确企业生产中具体的安全生产红线,在整个企业中明确具体的年度安全计划和指标,员工则需要结合上述内容作出具体的安全承诺。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应制定完善的行为规范和程序性文件,作为构建安全文化的依据。而安全行为的激励机制则主要起到鼓励员工全员参与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和管理习惯,积极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并自觉学习、执行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逐渐改进自身行为。
3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流程
3.1准备工作
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前的准备阶段,企业的领导层要明白构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明确体系构建的最终目的和目标,做到全体领导干部的观念和认识一致,提出全体领导认可的决策。基于上述领导决策,还要成立本质安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风险分级管控小组、隐患排查治理小组、安全文化建设小组、体系文件编写小组、信息管理小组和保障管理小组等。体系建设领导组直接领导上述各个小组开展具体工作,还要聘请相关专家来开展对各级员工的专业培训工作。
3.2策划
策划工作作为体系建设的基础,直接决定此体系构建能否成功。在此过程中要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总体方案,在此方案中应明确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总体架构,还要有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大体上的技术路线,保证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3.3实施
基于上述策划出的具体方案进行细化并逐步推进此安全体系的构建工作,具体的安全体系建设内容则主要有构建双重预防体系,制定和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并进行评级申报,制定安全管理标准和措施,控制和管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等。在实施阶段,所依据的内容主要有各类体系文件以及管理制度的汇编文件等内容。
3.4评审改进
在采用PDCA的循环模式构建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其中比较关键的内容就是评审的改进工作。通过此工作对体系建设进行改进,进而实现对整个建设过程的动态闭环管理。基于上述管理模式、采取内部审核与外部评价的方式,可以对比安全管理现状与计划,针对其中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结束语:
由于煤矿开采属于高危行业,每年安全事故频发。鉴于此大量的学者在安全管理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探究煤矿安全事故发生机理的情况下,构建行之有效的风险预控安全管理机制。构建属于企业发展的双重预防机制,可以有效地推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而能够在源头方面预防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安全文化建设需要从文化的层面塑造安全生产的理念,从而不断向员工注入安全文化素养,最大程度的让员工具有主动预防安全事故的意识。同时,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煤矿各级领导以及员工必须高度重视以及积极参与,从而可以更好地构建风险预控防范机制。
参考文献:
[1]探索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中系统论的运用[J].冯慧.西部皮革.2017(02)
[2]煤矿本质安全特征及管理方法研究[J].许建军.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6)
[3]煤矿本质安全特征及管理方法分析[J].郭百顺.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