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梦蛟
河北大学,071000
摘要:工程管理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学科。在过去几十年里,各大高校为我国工程项目行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以房地产为例的工程项目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转型期,从单纯的大幅增长向质量和数量保障类转型,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的技能培养也在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转变。针对当前工程管理学科在各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注重培养学生技术技能,而缺少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系统知识培养的问题,本文从管理学的历史发展、在工程项目中的具体运用等方面,论述管理学对新时代工程管理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管理学;工程管理;教学实践
1引言
工程管理学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工程管理最初是运用到对工程项目进行预算评估上,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许多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运用到工程项目之上,形成了工程管理学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教育是在管理工程专业、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专业、国际工程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形成的。在我国,工程管理的学科建设体系至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各高校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教育方向的差异,本文在整合国内工程管理学科发展史的基础上,分析得到以下几点原因:
(1)工程管理专业背景复杂。该专业形成于具体的工程项目上,教育方向侧重于理论与实践运用的结合。在工程管理专业形成之前,在管理理论方面,许多国外高校已经开设许多专业教授公司管理、企业团队管理的课程。在实践上,也已经有了诸如土木工程等类似的教授技术的专业。故在工程管理形成初期,许多国际高校并未直接开设工程管理专业,而是将工程管理的课程融入到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科体系构建上。
(2)工程管理专业涉及领域过多。该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既具备理论知识能力、又有实践工程项目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培养要求上,工程管理的学科建设既需要涉及管理知识、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等理论性知识;也需要涉及土木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实践性知识。学科涉及领域的复杂性,使得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难以顺利开展,往往不能做到面面皆到。
(3)工程管理形成时期较晚。相比于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学而言,工程管理形成相对较晚。国外工程管理学科大多形成于上世纪初期,而我国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工程管理才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目录里。几十年的学科建设时间里,大部分属于探索阶段,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学校定位和学科建设战略,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发展史较短的专业,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完备的学科建设体系。学科形成较晚是学科体系建设不完善的重要原因。
随时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建设也在逐渐转型,类似于工程管理的专业在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中愈发重要,我国需要大量的工程管理复合型人才。这对工程管理专业科目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如果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高水平、具有综合统筹能力、有进行行业升级和保障行业适应新时代能力的高校人才,成为国内各大高校热议的话题之一。
本文从国内现有工程管理学科建设缺少系统的管理学知识培养问题出发,着重论述了管理学对新时代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2管理学对工程管理的指导意义
管理学的发展由来已久,国内外均已形成了完善的管理学教学体系。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各种现象及规律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中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坚持质量优先,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我国的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有完备的社会市场知识、国际商务知识、视觉转换能力等更高层次的综合职业素质。故我国在培养工程管理专业类的学生时,要加强管理学知识体系的培养。
管理学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学生的管理能力。管理学经历了从管理活动、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不断演变,到今天为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理论体系。管理学基本上涵盖了所有行业,任何一个行业都离不开管理。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而言,更加离不开管理学相关知识的指导。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关于工程项目的基本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应该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管理学中的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和权变管理理论都是在不断的工程实践中提出的,其中数量管理理论就涵盖了大量的工程管理技术方面的知识;系统管理理论可以帮助学生以更科学、系统的角度看待问题;权变管理理论旨在教育学生需结合特定工作情境,不断调整管理的方式和方法。管理学相关知识的加持可以提升工程管理教学的效率。
管理学有助于提高工程项目团队的工作效率。工程管理专业旨在培养能够承担大型工程项目的复合型人才,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对一个工程项目团队的组织效率。在管理学发展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学派着重研究的就是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对于一个项目而言,效率不仅决定了该工程能否按期交工,还决定了一个项目团队的盈利和外界评价。在行为管理理论阶段,梅奥及其领导的霍桑实验证明了工人不是经济人,而是一个社会人,这表明了影响工人生产效率最主要的因素是工作过程中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工程管理人员一个项目团队的组织和控制,有助于一个工程项目团队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以更科学的方法保证工程项目的良好运行。
管理学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视觉转换能力和创新能力。拥有较高水平的市场探索能力是工程管理人员的必备素质,管理学的组织理论和控制理论从科学的角度帮助工程管理人员梳理行业的构成要素,有助于其以更合理的视角评估和实施工程项目。创新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新时代我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涉及到工程行业领域此类大型项目,耗费着高额的人力成本和现金成本,失败成本过高,一个优秀的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提高核心竞争力。
3 小结
随着工程管理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在大部分高校中,工程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类或者是工学类。所属学院设置的不同,导致不同高校的工程管理毕业生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有所区别。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应侧重于掌握管理技能还是技术技能的讨论,在我国教育界已经讨论了许久。但不可否认的是,管理学的知识体系对于新时代形势下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至关重要。在工程管理的未来学科建设中,各高校在加强技术和实践教育培养的同时,应重视工程管理学生管理学知识体系的培养,合理安排所设课程,逐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适应新时代工程项目的要求,提高我国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